
Beyond Vibe Coding的拥抱氛围编程"道法术"🧣
在过去八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深入研究"氛围编程"。今天,我想和大家系统地分享我对氛围编程在"道、法、术"三个层面的理解。
一、氛围编程的理念与哲学("道"层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道"的层面,也就是氛围编程的核心理念和哲学。我个人认为,Beyond vibe coding本书在这方面写得最好,它从理论角度深入探讨了这一概念。
氛围编程,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编程哲学。
- 它的核心思想是: 始终接受全部信息,而非只看差异;通过描述期望的结果来引导代码生成;以及重点关注"我们要做什么",而非"我们不做"。
- 氛围编程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 能够快速制作原型,生成基本实现,支持替代性探索,实现自动化价值,并帮助项目从零到一。
- 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其潜在风险: "编写代码如同积木,看似稳固,但在压力下可能会崩溃" 。
在AI与编程结合的背景下,我发现,人工智能(AI)目前能够完成大约70%的简单编程工作。但那剩余的30%呢?它们涉及复杂的架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人性部分,这些最终仍然需要我们人工来执行。我个人认为,自然语言很可能是下一代编程语言的形式。
二、氛围编程的工具与实践("法"和"术"层面)

接下来,我们进入"法"和"术"的层面,也就是具体的工具和实践。我发现,在掌握氛围编程的"术"层面,更多时候在于掌握相关的工具。
-
当前主流工具概览:
- 国内: 百度、字节、阿里、腾讯、华为等公司提供的工具。
- 国际: 像cursor、AWS (kiro)、V0、Lovable、Replit等在线工具。
三、实际问题解决:以PDF翻译为例

docu-translate-zen.lovable.app/
在这八个月的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是核心,工具只是外在形式。
现在我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需要一个能够翻译英文PDF的中文网站。我尝试用上面的所有氛围编程的工具去实现,但未能成功。
提示词:
一个专业的、用户友好的英文PDF中文翻译网站。主要功能包括上传英文PDF文件、启动翻译过程、下载翻译后的中文PDF文件以及查看翻译进度。采用干净的白色、蓝色和绿色配色方案。
-
我的实践与挑战:
- cursoer: 我认为它是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工具之一。它支持初始化安装、MCP制作及基础操作。
- Firebase: 我尝试用它制作英文PDF中文翻译网站,但未能成功实现功能。
- 美团的Nocode系统: 需要申请API才能接入,当时也未能实现预期功能。
- V0系统和bolt系统: 我尝试后也未能成功。
- Lovable: 虽然功能尚未完全实现,但部署后的网页页面效果最佳,原型制作速度快、效果好。如果大家想做原型,我推荐使用L。
- Replit: 前端样式表现尚可,但部署需要升级付费计划。
- Deepseek: 制作原型时,前端样式表现也不错。
- 国内其他工具 (如Trae、阿里的Qoder、Codeboddy): 它们普遍使用了类似Claudle4.0的模型,导致制作出的样式基本相同。

最终,我是通过"豆包 "的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工具已经直接实现了文档上传、翻译和下载的完整功能。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重复造轮子,因为很可能已经有现成的工具解决了类似的问题。
工具的价值,不在于其设计是否复杂,而在于它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的工具就是好工具,反之,功能再强大也无用。
四、AI编程能力提升的关键点
展望未来,在AI编程领域,我认为竞争的核心将聚焦于两个方面。
-
AI编程学习路径建议:
- 1.0版本体系 (以Trae为例): 我认为这是当前最快上手的学习体系。它涵盖了AI管理、编辑器、MCP、上下文模型和规则等方面。学习者需掌握构建AI管理体系、配置MCP、完成上下文协议、配置和使用对应模型,以及掌握相关工具。
- 2.0版本体系: 在1.0基础上,2.0版本强调学习如何集成SaaS服务、后端AI服务以及掌握前端架构能力。
-
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是:
- 模型质量: 工具是谁的模型做得好,谁就能脱颖而出。
- 宏观架构能力 (提示词工程能力): 人的能力是编写和优化提示词的能力,它能够决定你是否能更好地解决对应问题。宏观架构能力越强,做出的东西就会越好。掌握正确的提示词工程,是解决对应问题的核心知识。
无论工具如何演进,我们最终的核心目标始终是:用工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