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写下 <div>{{ msg }}</div>
时,浏览器看到的既不是标签,也不是文本,而是一段可执行的 JavaScript 函数。这道转换由 Vue 的模板编译器完成:它把纯文本一步步转化为渲染函数,并在此过程中完成静态提升、指令降级、依赖标记等优化。
一、为什么需要编译器?
- 声明式语法降低开发负担,开发者只需描述"想要什么"。
- 运行时性能通过预编译得到保证:静态节点被提升、动态节点被打补丁。
- 多端统一:同一套模板可输出 DOM、小程序、Canvas 渲染函数。
二、编译器三步流水线概览
- 解析 (Parse) 有限状态机把字符串切成 Token,再组装成 AST。
- 转换 (Transform) 在 AST 上完成静态提升、表达式提取、指令转换。
- 生成 (Generate) 将优化后的 AST 拼接成可执行的渲染函数字符串。

三、解析阶段:有限状态机逐字符扫描

以 <p>Vue</p>
为例,编译器内部维护一个状态机:
- 初始状态读到
<
→ 进入标签开始状态 - 读到字母 → 收集标签名
- 读到
>
→ 完成开始标签,创建 AST 节点并入栈 - 读到文本 → 创建文本节点挂到栈顶
- 读到
</
→ 结束标签,弹出栈顶节点
每一步都伴随字符消费和状态转移,最终得到结构化 AST:
js
{
type: 'Root',
children: [{
type: 'Element',
tag: 'p',
children: [{ type: 'Text', content: 'Vue' }]
}]
}
四、转换阶段:AST 上的优化魔法
Vue 在此阶段完成三项关键优化:
- 静态提升:不含响应式数据的节点被提升到渲染函数外部,避免重复创建。
- 表达式提取:
{{ msg }}
被编译为_ctx.msg
,运行时直接取值。 - 指令转换:
v-if
、v-for
被降维为三元表达式或循环语句,减少运行时分支判断。
五、生成阶段:AST → 渲染函数
遍历优化后的 AST,拼接字符串:
js
function generate(ast) {
return `function render(_ctx) {
return h('p', _ctx.msg);
}`;
}
生成的渲染函数可直接 new Function(code)
实例化,运行时零解析开销。
工程意义
- 编译时优化:PatchFlag、Block Tree 把 diff 复杂度降到 O(n)。
- Tree-Shaking:未使用语法在编译阶段删除,减小包体积。
- 多端渲染:同一套 AST 可以生成 DOM、小程序、Canvas 渲染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