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一次在逛网站,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特效,输入文字,然后回车,文字就被中心的黑洞所吸引,最终消失在黑洞里面,于是我让Trae基于对全网粒子动画进行搜索,然后找到最佳实践并进行深入研究,Trae帮我完成了文字黑洞特效的终极重构。
这不是简单的代码修改,而是一次 数学艺术与物理美学 的完美融合,效果真的是很棒,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效,我想分享给大家,先来看看实现的效果吧,让我们来欣赏Trae实现全网最佳的文字黑洞艺术,感受宇宙一点点吸附文字的黑洞效果。
实现的效果,三次提问即可完成最终的效果
第一版的效果
出现的问题是字体太小,速度也很快,看不清楚
第二版的效果,总感觉缺点意思,于是我让Trae帮我重构

最终的效果,感觉很不错,一步步旋转,在黑洞里面就消失了



Trae的代码解读
ini
// 全网最优的螺旋轨迹算法
const spiralX = centerX + Math.cos(angle + spiralAngle) *
radius;
const spiralY = centerY + Math.sin(angle + spiralAngle) *
radius;
引力场修正的物理
javascript
// 开普勒轨道速度:距离越近,速度越快
const orbitalSpeed = 2 / Math.sqrt(Math.max(1, distance /
50));
// 引力红移:接近黑洞时的颜色渐变
const redshift = 1 - fadeRatio;
particle.element.style.color = `hsl(${220 - redshift *
40}, ${85 + redshift * 15}%, ${80 - redshift * 30}%)`;
视觉层次的三维重构
黑洞的宇宙级渲染
css
/* 全网最优雅的CSS黑洞实现 */
.blackhole {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000 0%, #0a0a2e 30%, #1a0033 50%,
#4b0082 70%, rgba(138,43,226,0.4) 85%,
rgba(75,0,130,0.2) 95%, transparent 100%
);
box-shadow:
0 0 20px rgba(138,43,226,0.6),
0 0 40px rgba(75,0,130,0.4),
0 0 80px rgba(40,0,80,0.2),
inset 0 0 30px rgba(0, 0, 0, 0.8),
inset 0 0 60px rgba(20, 0, 40, 0.5);
}
/* 量子涨落光晕效果 */
.blackhole::before {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transparent 30%, rgba(138,43,226,0.1) 50%,
transparent 70%
);
animation: blackhole-glow 4s ease-in-out infinite
alternate;
}
性能优化的代码
量子级性能优化,开启GPU,无疑是最佳效果的
kotlin
// will-change优化GPU加速
.text-particle { will-change: transform, opacity; }
// 智能帧率控制
const now = Date.now();
if (now - this.lastTime < 16) return; // 60fps量子锁定
总结
当前实现已经有了很大的性能提升,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的效果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三次对话就可以实现这种效果,我还是很满意的
在Trae的AI辅助下,我们不仅创造了全网最优雅的文字黑洞,更开启了代码艺术的新纪元,让你的想法成为了现实,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如果你有想法赶紧找Trae来完成你的艺术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