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配置前端请求转发到指定的后端ip

nginx conf配置

配置把"前端静态文件"和"后端接口"统一收在 同一个 server{} 里,通过 两条 location 做分流,其中 /api 这条 location 用到了一点"小技巧"把路径裁掉后再转发。下面按执行顺序逐句拆解,告诉你"请求是怎么被转发到 127.0.0.1:8081 的"。


  1. 全局上下文

    worker_processes 1; # 只启 1 个 worker 进程(单核开发机够用)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 每个 worker 同时维持 1024 条连接
    http { ... } # 下面所有指令都属于 http 层


  1. 监听端口与主机名

    server {
    listen 8080; # 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
    }


  1. 前端静态资源定位

    location / {
    root html/hmdp; # 把 "/" 映射到 $NGINX_HOME/html/hmdp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请求 http://localhost:8080/ → nginx 在 html/hmdp/index.html 找文件并返回。
  • 所有 JS/CSS/图片只要路径不以 /api 开头,都走这条规则。

  1. 后端接口转发(核心)

    location /api { ... }

当 URI 以 /api 开头时,进入该上下文,下面每一步都决定了"如何转发"。

4.1 剥离前缀

复制代码
rewrite /api(/.*) $1 break;
  • 正则把 /api/user/login 捕获成 /user/login 并存入 $1
  • break 表示不再重新搜索 location ,在当前 location 内继续执行。
    结果:nginx 内部把 URI 改成 /user/login,但浏览器地址栏仍是 /api/user/login

4.2 设置代理协议版本

复制代码
proxy_http_version 1.1;

开启 HTTP/1.1,才能使用长连接(keep-alive),减少反复握手。

4.3 打开请求头透传

复制代码
proxy_pass_request_headers on;

默认就是 on,写在这里为了显式强调:浏览器发来的所有头(Cookie、Authorization...)都会原样送到后端。

4.4 指定上游地址

复制代码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1;
  • 把已经 rewrite 过的 /user/login 直接发给本机 8081 端口。
  • 如果这里写成 http://backend 就会走下面定义的 upstream 负载均衡,但作者注释掉了。

4.5 失败重试

复制代码
proxy_next_upstream error timeout;

只有写 proxy_pass http://backend 且 upstream 里有多台机器时,这条才会触发"换下一台重试"。目前只有一台,写不写效果一样。

4.6 keep-alive 连接池

复制代码
keepalive_timeout   30s;
keepalive_requests  1000;

告诉 nginx"与后端 8081 保持长连接,最多复用 1000 次或 30 s 超时再关闭",减少 TCP 三次握手开销。


  1. upstream 块(备用)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27.0.0.1:8081 max_fails=5 fail_timeout=10s weight=1;
    }

  • 目前只有一台,实际没用到。
  • 如果想水平扩容,再写一行 server 127.0.0.1:8082 ...,然后把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1 改成 proxy_pass http://backend 即可自动轮询+故障摘除。

  1. 错误页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后端 8081 挂掉或返回 50x 时,nginx 会把 html/50x.html 的内容返回给浏览器,避免裸错。


  1. 请求完整生命周期举例

    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8080/api/user/login

  2. nginx 监听 8080,收到 GET /api/user/login

  3. 匹配 location /api → 进入该上下文

  4. rewrite 把 URI 改成 /user/login

  5.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1 → 发请求 GET /user/login 给后端

  6. 后端返回 JSON → nginx 原样返给浏览器(因为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json 只是响应头兜底,实际后端返回什么 Content-Type 就按什么走)


一句话总结

"先 rewrite 去掉 /api 前缀,再用 proxy_pass 把剩余路径转发到 127.0.0.1:8081,同时开启 HTTP1.1 长连接和失败重试机制"------这就是该配置实现"前端请求转发给后端"的全部秘密。

不用在 IDEA 里把"127.0.0.1:8081"写死到代码里;

IDEA 只负责把 Spring Boot(或你用的框架)启动在 8081 端口即可,剩下的由 Nginx 来"敲门"。


  1. IDEA 侧该做什么
  • 保证项目 application.yml / application.properties 里端口是 8081:

    yaml 复制代码
    server:
      port: 8081
  • 直接点 ▶️ RunDebug ,让服务在 8081 端口处于 LISTEN 状态。


  1. 验证端口是否已开启
bash 复制代码
# macOS / Linux
lsof -i:8081
# Windows
netstat -ano | findstr 8081

看到 LISTEN 就说明 IDEA 已经把后端程序跑起来了,Nginx 随时可以把 /api 请求转发过来。


  1. 什么时候才需要在 IDEA 里配"外部地址"
  • 本地调试前端页面 ,但想让前端直接调 IDEA 里的后端(不走 Nginx),

    才在前端 .envvite.config 里写:

    复制代码
    VITE_API_BASE = 'http://127.0.0.1:8081'

    这只是开发阶段的浏览器→后端直连,与 Nginx 无关。

  • 一旦用 Nginx 做反向代理,前端就统一访问 http://localhost:8080/api/...

    由 Nginx 转发到 IDEA 的 8081,代码/IDEA 侧无需再感知 127.0.0.1:8081


一句话总结

IDEA 只要把项目跑在 8081 端口就行,不需要也不推荐把"127.0.0.1:8081"硬编码到后端代码里;Nginx 自己会来"敲门"。

相关推荐
程序员爱钓鱼6 小时前
Go语言实战案例-开发一个Markdown转HTML工具
前端·后端·go
万少6 小时前
鸿蒙创新赛 HarmonyOS 6.0.0(20) 关键特性汇总
前端
还有多远.6 小时前
jsBridge接入流程
前端·javascript·vue.js·react.js
蝶恋舞者7 小时前
web 网页数据传输处理过程
前端
非凡ghost7 小时前
FxSound:提升音频体验,让音乐更动听
前端·学习·音视频·生活·软件需求
吃饭最爱7 小时前
html的基础知识
前端·html
我没想到原来他们都是一堆坏人7 小时前
(未完待续...)如何编写一个用于构建python web项目镜像的dockerfile文件
java·前端·python
前端Hardy7 小时前
HTML&CSS:有趣的漂流瓶
前端·javascript·css
前端Hardy7 小时前
HTML&CSS :惊艳 UI 必备!卡片堆叠动画
前端·javascrip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