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独立创收日记(3)-第一个内购

💰 海外创收正当时,行动力决定财富力。今天不行动,明天就落后。让我们一起用代码创造价值,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激动人心的时刻

昨天还在为每天1美金的广告收入而兴奋,今天就有了更大的惊喜------我的app收到了第一个内购!

说实话,当我看到Google Play Console后台显示的那笔订单时,整个人都有点懵。订单来自马来西亚的用户,支付了MYR 18.99。虽然这个数字不算大,但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有人愿意为我的app付费,这说明我的产品确实是有价值的,这种认可比任何收入都让人兴奋。

那一刻,我盯着屏幕看了好久,反复确认这不是幻觉。从2022年开始做独立开发,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调试、优化、测试,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内购,但它代表的意义远超过这个数字本身。

从0到1的艰难历程

说起来,这个内购来得并不容易。我的app上线已经快一年了,日活用户从最初的几个,慢慢增长到现在的50多个。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产品迭代,从最初简陋的界面,到现在相对完善的功能,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最困难的是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刚开始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发功能,结果用户反馈平平。后来我开始认真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发现用户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优化。

内购功能的设计也经历了多次调整。最初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付费等级,结果发现用户根本搞不清楚区别。后来简化成一次性付费,用户转化率反而提高了。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简单往往比复杂更有效。

为什么选择一次性付费?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选择订阅制?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考虑了很久。最终选择一次性付费,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我的app功能相对简单,一次性付费更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用户花4.99美金就能获得终身VIP,没有后续的续费压力,更容易接受。而且我的目标用户群体主要是个人用户,他们对订阅制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其次,从技术实现角度来说,一次性付费比订阅制简单很多。订阅制需要处理续费、退款、价格调整等各种复杂情况,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维护成本太高。而且Google Play的订阅功能相对复杂,需要处理不同国家的税率、货币转换等问题。

最后,我参考了很多竞品的定价策略。大多数同类app的一次性付费都在3.99-5.99美金之间,4.99美金算是比较合理的价格,不高不低,用户接受度应该不错。Google Play会根据不同国家的货币自动调整价格,比如在马来西亚显示为MYR 18.99,这样用户看到的是他们熟悉的货币单位。

4.99美金背后的数字

虽然用户支付了4.99美金,但到我手里的只有2.93美金。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从Google Play Console的订单详情可以看到,用户实际支付的是MYR 18.99(马来西亚林吉特),加上税额MYR 1.41,总计MYR 18.99。Google Play的抽成,扣除平台费用和各种税费后,我最终到手USD 2.93,折合人民币大概18.99元。

说实话,这个抽成比例确实挺高的,但考虑到Google提供的平台、支付系统、用户群体等资源,这个价格也算是合理的。而且对于独立开发者来说,能够接触到全球用户,这个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不同国家的税率和Google Play的抽成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国家的税率更高,有些国家可能有特殊的优惠政策。作为开发者,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细节,才能更好地制定定价策略。

第一个付费用户的意义

这个第一个内购对我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它证明了我的产品确实有市场需求,有人愿意为它付费。这比任何市场调研都更有说服力。

其次,它给了我继续优化的动力。既然有人愿意付费,说明我的app确实解决了用户的某个问题。接下来我需要继续完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争取让更多用户愿意付费。

最后,它也让我看到了独立开发的希望。虽然现在只有一个付费用户,但这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只要坚持下去,这个数字会慢慢增长。

更重要的是,这个付费用户来自马来西亚,这说明我的app在海外市场确实有潜力。之前我一直担心语言和文化差异会影响用户接受度,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内购功能的设计思路

我的内购功能设计得比较简单,主要提供一些高级功能,比如无广告、更多自定义选项、数据导出等。这些功能对普通用户来说不是必需的,但对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很有价值。

在设计内购功能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了几个问题:

首先是功能的分层。免费版本提供核心功能,付费版本提供增值服务,这样既不会影响免费用户的使用体验,又能为付费用户提供足够的价值。我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发现,用户最愿意付费的功能是那些能够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的功能。

其次是购买流程的简化。我尽量减少了购买步骤,让用户能够快速完成购买。同时,我也在app内明确说明了付费功能的价值,让用户知道他们能得到什么。我还在购买页面加入了用户评价和功能演示,帮助用户做出购买决策。

最后是购买后的体验。用户付费后,我确保他们能够立即享受到付费功能,没有任何延迟或障碍。我还设计了专门的付费用户界面,让他们感受到VIP的待遇。

与广告收入的对比

现在我有两种收入来源:广告收入和内购收入。虽然内购收入看起来更少,但它的价值更高。

广告收入虽然每天都有,但金额很小,而且受市场环境影响很大。内购收入虽然不稳定,但一旦用户付费,就是实打实的收入,而且用户付费后,他们对app的粘性也会更高。

更重要的是,内购收入给了我更多的可能性。我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调整付费功能,优化产品体验,这些都是广告收入无法提供的。

从数据来看,我的app目前的广告转化率大约是0.1%,而内购转化率大约是2%。虽然内购转化率看起来更高,但考虑到用户基数,实际收入还是广告更多一些。不过我相信,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内购收入会逐渐超过广告收入。

用户行为分析

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付费用户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他们使用app的频率更高,平均每天使用时间比免费用户多30%。这说明他们对app的依赖度更高,更愿意为增值功能付费。

其次,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高级功能,比如数据导出、自定义设置等。这些功能虽然对普通用户来说不是必需的,但对有特定需求的用户来说很有价值。

最后,他们更愿意提供反馈和建议,这说明他们对app有更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下一步的规划

有了第一个内购,我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了:

首先是继续完善内购功能。根据用户的反馈,我会不断优化付费功能,增加更多有价值的服务。我计划添加一些个性化功能,比如自定义主题、高级数据分析等。

其次是考虑国际化。目前我的app主要面向英语用户,但第一个付费用户来自马来西亚,这说明海外市场确实有潜力。接下来我计划添加更多语言支持,争取覆盖更多国家的用户。我准备先从东南亚市场开始,因为这些地区的用户付费意愿相对较高。

最后是探索其他变现方式。除了内购和广告,我还考虑过其他可能性,比如企业版、API服务等,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还在考虑是否要开发配套的web端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给想要做内购的朋友一些建议

如果你也想在自己的app中加入内购功能,我有几点建议:

首先,要确保你的app有足够的价值。用户不会为没有价值的功能付费,所以一定要先做好核心功能,再考虑变现。我建议先用免费版本积累用户,等用户对app有了依赖,再考虑加入付费功能。

其次,内购功能要设计得合理。不要为了赚钱而影响用户体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我建议先做用户调研,了解用户最需要什么功能,然后针对性地设计付费内容。

最后,要有耐心。内购收入通常不会立即见效,需要时间来积累用户和口碑。我建议设定合理的目标,比如先争取1%的转化率,然后逐步提升。

另外,技术实现也很重要。一定要做好购买验证、错误处理、退款处理等细节,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写在最后

第一个内购虽然只有4.99美金,但它代表的意义远超过这个数字。它证明了我的app是有价值的,也给了我继续前进的信心。

独立开发这条路确实不容易,但当你看到用户愿意为你的产品付费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虽然现在的收入还不多,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这个4.99美金会变成更多,甚至找到新的收入模式。

如果你也在独立开发的路上,欢迎和我交流经验。我们一起努力,用代码创造价值,用产品实现梦想!


记录下这个重要的时刻,期待下一个里程碑的到来。

相关推荐
知了一笑3 小时前
产品二期,从GPT5规划开始
程序员·产品·独立开发者
redreamSo10 小时前
像风一样自由,像树一样生长
程序员
舒一笑14 小时前
为什么where=Version就是乐观锁了?
后端·mysql·程序员
你的人类朋友15 小时前
认识一下Bcrypt哈希算法
后端·安全·程序员
AI大模型15 小时前
无所不能的Embedding(06) - 跨入Transformer时代~模型详解&代码实现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17 小时前
本地AI知识库问答开源技术实现(二)--配置模型和知识库
程序员·llm·ollama
文心快码BaiduComate19 小时前
文心快码3.5S全新升级,体验多智能体协同开发,最高赢无人机!
前端·后端·程序员
袁煦丞1 天前
企业微信开发者的‘跨网穿梭门’:cpolar内网穿透实验室第499个成功挑战
前端·程序员·远程工作
京东云开发者1 天前
让大模型更懂用户,算法工程师的成长升级之旅
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