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状态码(框架自带,通用标准)
常见用法:
200 OK → 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 参数错误
401 Unauthorized → 未登录或 token 失效
403 Forbidden → 无权限
404 Not Found → 资源不存在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端错误
这些状态码是 协议级别 的,不要随便乱用,通常一类错误统一用一个标准状态码。
- 业务错误码(自定义,细分业务逻辑)
实际开发中,光靠 HTTP 状态码不够,所以会再定义 业务错误码 + 错误消息。
一般会约定一个 JSON 格式响应,比如:
{
"code": 10001,
"message": "音频时长超过限制",
"data": null
}
常见设计方式:
code = 0 → 成功
code > 0 → 业务错误
10000 ~ 19999: 用户相关错误(未登录、权限不足等)
20000 ~ 29999: 参数校验错误(缺少参数、格式不对等)
30000 ~ 39999: 资源相关错误(文件过大、音频时长超限等)
50000 ~ 59999: 系统错误(DB 异常、外部 API 调用失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