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关于结构体的自引用,内存对齐,和位段相关的内容我将放在下一篇中为大家呈现。
C语言自定义变量类型结构体理论:从初见到精通
结构体(Struct)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允许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它用于表示具有多个属性的实体,例如存储学生信息(姓名、年龄、成绩等)或几何图形(坐标、颜色等)。
结构体的特点
- 复合数据类型:可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成员变量(字段)。
- 内存连续:成员变量在内存中按声明顺序连续存储(可能存在内存对齐)。
- 值类型:在赋值或传参时默认进行值拷贝(某些语言中可通过引用传递)。
一。结构体的创建(声明)和初始化
1.结构体的声明。
先上代码案例
objectivec
struct STR
{
int a;
char b;
double c;
};
如图:结构体的组成部分
1,关键字 struct
2,结构体类型名字
3,结构体成员变量({成员列表})
4,结构体临时创建变量({变量列表})
2,结构体的创建和初始化。
先上代码
objectivec
struct STR B1 ={123,'cifang',3.14};
此为方法一 :我们创建一个struct STR 类型的结构体变量B1,然后对他的成员变量一一对应地进行初始化。
objectivec
struct STR B2={.b='cifang',.a=100,.c=3.256};
此为方法二 :我们通过结构体成员访问操作符".",访问每一个结构体成员变量然后对他们进行初始化:具体格式参考如上。
objectivec
struct tag
{
member-list;
}variable-list;
**结构体创建的另外一种方法:**如图,在结构体变量tag创建之时在variable-list(变量列表)创建变量。
创建结构体指针类型:实际上在后大括号后加一个*表示指针即可。
二。结构体的使用和传参
我们这里以打印结构体为例子;
OK,先认识两个结构体成员访问操作符:"."和"->"
objectivec
struct S
{
int data[1000];
int num;
};
void print2(struct S* ps)//①
{
printf("%d\n", ps->num);//②
}
如图,这是一个不完整的代码:
在①处:我们通过某个函数传递某个结构体的指针给一个同类型结构体指针ps
在②处:我们通过ps这个指针找到这个结构体中的num成员。
由此可见:操作符"->"的作用是通过结构体的指针找到结构体的成员
objectivec
struct S
{
int data[1000];
int num;
}
void print1(struct S s)
{
printf("%d\n", s.num);
};
如图:同样是一个不完整的代码:
这次,我们改变传址为传值方法。print1函数接收后用"."找到成员num。(事实上这非常简单)
由此:我们同时也了解到了两者对应的不同应用场景。传值和传址。
而传址和传值这两种方法比较一下,实际上不难的出结论:
传址比传值要好的多
原因:函数传参的时候,参数是需要压栈,会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开销。
如果传递⼀个结构体对象的时候,结构体过⼤,参数压栈的的系统开销⽐较⼤,所以会导致性能下降。
所以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结构体传参的时候,要传结构体的地址。
三,匿名结构体(结构体的特殊声明方法)和结构体的重定义
objectivec
struct
{
int a;
char b;
float c;
}p1,p2;
可见:以上这个结构体没有名称,这种结构体被称为匿名结构体,又叫做结构体的不完全声明。
**特点一:**匿名结构体类型只能在其变量列表中创建变量且只能这么做。
也就是说:匿名结构体在程序中只能使用一次,如果还要创建同样的变量就必须再次创建这样一个结构体。
特点二:先看代码
objectivec
struct
{
int a;
char b;
float c;
}x;
struct
{
int a;
char b;
float c;
}a[20], *p;
p = &x;
看代码,可能我们认为p和&x是一样的,但事实上他们并不相同:
**这就是匿名结构体的特点二:**匿名结构体之间各不相同,即使创建了完全相同的menmbers,也会被编译器认为是不相同的结构体。
于是:我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引出结构体重命名:
objectivec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
}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