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喜欢把低级汇编指令编程到高级编程语言的进化,比喻成高级编程语言到大模型氛围编程的进化,我觉着这个比喻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传统编程语言再怎么进化,也只是工具和操作使用层面的进化,其底层CPU指令集的调用是不变的,可以理解为只是做了封装,其底层执行逻辑依然是准确不变的。
然而大模型则是自然语言的输入,自然语言天然存在描述的不准确性,再加上大模型也存在执行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类似的描述方式,产生不一样的输出结果。
就目前而言,使用大模型氛围编程确实可以提高初级开发者的编程效率氛围编码如何摧毁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我并不排斥大模型的提示可以基本替代过去的简单脚本编写和正则表达式生成,但计算机编程远远不止这些,在很多复杂场景的定制化领域,不得不改变我们的叙事方式,以祈求大模型能给我们看起来还行的输出结果,然后再做调整。
这种使用方式非常的拧巴,以至于存在一些悖论,低级开发者需要氛围编码来解决自己不会编程的问题,但是氛围编码同样会阻碍他们获得真正的技能,最终陷入依赖循环。当然氛围编码在某些方面可以帮助到高级开发者,也就是最不需要它的人。即便如此,高级开发者仍然不能一次性指望大模型能产生与编程语言相同的结果,毕竟它是基于一套不同的规则和参数设计的。
所以我认为:当前氛围编码这种形态并不是大模型氛围编程的终极形态,未来的大模型应该有一套自己的 "编程语言" 这个编程语言准确性并不是那么高,有自己的使用场景,有一些限制约束,不至于错的太离谱,或者说即便错了也没什么影响。
原创不易,随手关注或者"在看",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