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体检中,很多人看到白细胞偏低的检查结果,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侵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白细胞偏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白细胞偏低的定义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细胞类型,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疾病。正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在 4000~10000/uL 之间。当白细胞计数低于 4000 时,就被称为白细胞偏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可能因人而异,也可能因不同医院的参考值略有不同。因此,一次检查发现白细胞偏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健康问题。
二、白细胞偏低的常见原因
生理性因素:有些人生来白细胞计数就比正常略低,但长期稳定且无症状,这可能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感染:病毒感染(如流感、肝炎等)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因为病毒会破坏白细胞或抑制其生成。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作为副作用。
骨髓问题: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等疾病会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不足。
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会产生对抗白细胞的抗体,导致白细胞被破坏。
脾脏肿大:脾脏肿大(如肝硬化患者常见)会使白细胞"陷于"脾脏内,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