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三网融合 :现代信息时代有三大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随着技术发展,这三者正在逐渐融合,扩大了各自的服务范围。
互联网两大特点:
- 连通性:使远距离用户能便捷经济地交换信息
- 共享性:包括信息共享、软件共享和硬件共享
互联网与因特网:
- "互联网"是通用名词,指由多个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 "因特网"是专有名词,特指全球最大的采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二、互联网发展历程
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
- 第二阶段:三级结构(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 第三阶段:全球多层次ISP结构
互联网组成:
- 边缘部分:由主机组成,用户直接使用
- 核心部分:由网络和路由器组成,为边缘提供服务
三、网络通信方式
端系统通信方式:
- **客户/服务器(C/S)**:明确区分服务请求方和提供方
- **对等(P2P)**:不区分角色,每个节点既是客户也是服务器
交换技术:
| 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电路交换 | 建立连接后独占资源,效率低 | 传统电话系统 |
| 报文交换 | 存储转发整个报文 | 早期电报系统 |
| 分组交换 | 将数据分块传输,效率高 | 现代计算机网络 |
四、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协议三要素:
- 语法:数据格式
- 语义:控制信息含义
- 同步:事件顺序
OSI与TCP/IP对比:
- 相同点:都采用分层结构
- 不同点:OSI定义了更严格的服务、协议、接口概念
五层协议体系:
- 应用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五、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分布范围: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
- 局域网(LAN)
- 个人区域网(PAN)
性能指标:
- 速率、带宽、吞吐量
- 时延、时延带宽积
- 往返时间RTT
本章作为《计算机网络》作者谢希仁全书的开篇的一个总结,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