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重采样插值方法的选择

可以看到,ArcGIS官方一共提供了4种栅格数据重采样的方法,分别是最邻近分配法(NEAREST)、众数算法(MAJORITY)、双线性插值法(BILINEAR)与三次卷积插值法(CUBIC)。

首先,最邻近分配法是速度最快的插值方法。这一方法主要用于离散数据(如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因为这一方法不会更改像元的值。使用这一方法进行重采样,最大空间误差将是像元大小的一半。

其次,众数算法根据过滤器窗口中频率最高的数值来作为像元的新值。其与最邻近分配法一样,主要用于离散数据;但与最邻近分配法相比,众数算法通常可生成更平滑的结果。众数算法将在与输出像元中心最接近的输入空间中查找相应的4 x 4像元,并使用4 x 4相邻点的众数作为像元的新值。

再次,双线性插值法基于四个最邻近的输入像元中心的加权平均距离来确定像元的新值。这一方法对连续数据非常有用(且只能对连续数据使用),且会对数据进行一些平滑处理。

最后,三次卷积插值法通过拟合穿过16个最邻近输入像元中心的平滑曲线确定像元的新值。这一方法仅适用于连续数据,但要注意其所生成的输出栅格可能会包含输入栅格范围以外的值。如果大家不想出现这种情况,按照官方的说法,就需要转而使用双线性插值法。与通过运行最邻近分配法获得的栅格相比,三次卷积插值法的输出结果的几何变形程度较小。三次卷积插值法的缺点是需要更多的处理时间。

了解上述原理,我们就对选择哪一个方法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例如,我这里需要进行重采样操作的是一个类别数据,因此就只能选择最邻近分配法与众数算法;而后,我们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两种方法的二选一即可(或者直接用2种方法运行一遍,看看哪一个方法对应的结果更符合自己的需要)。如果大家需要进行重采样操作的是连续数据,那么4种方法理论上都是可以的,但是后两种方法相对更适合一些;大家结合需要选择或者分别运行一次,找到最合适的结果即可。

相关推荐
Xxtaoaooo4 小时前
Sora文生视频技术拆解: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与时空建模原理
人工智能·架构·音视频·transformer·sora
lisw054 小时前
数字化科技简化移民流程的 5 种方式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空白到白4 小时前
Transformer-解码器_编码器部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ransformer
悟乙己4 小时前
PandasAI :使用 AI 优化你的分析工作流
人工智能·pandas·pandasai
东临碣石825 小时前
【AI论文】CoDA:面向协作数据可视化的智能体系统
人工智能
中杯可乐多加冰5 小时前
无代码开发实践 | 基于权限管理能力快速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工智能·低代码
钊气蓬勃.5 小时前
深度学习笔记:入门
人工智能·笔记·深度学习
神码小Z5 小时前
特斯拉前AI总监开源的一款“小型本地版ChatGPT”,普通家用电脑就能运行!
人工智能·chatgpt
IT_陈寒5 小时前
Redis性能翻倍的7个冷门技巧:从P5到P8都在偷偷用的优化策略!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