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协议 UDP

认识知名端口号,执行cat /ect/services 可以查看。我们在自己写程序使用端口号时,要避开这些知名端口号

我们再来学习udp协议

面向数据报的协议---不灵活地控制数据的读写次数和数量。读写字节个数是一致的,边界明显(俄国:写信 收信)

http/网络版本计算器都会序列化成为字节流

udp协议需要分离与分用?我们来重点理解分离与分用

分离?

udp是八字节定长报头,数据报除去定长报头后剩下的就是有效载荷。报头和有效载荷分离,有效载荷分离后将自己的有效载荷交给上层的哪个协议

分用?

有目的端口号。系统根据目的端口号查询这个表,找到对应的应用进程,再把 "分离" 后得到的有效载荷,准确交付给该进程内核协议是16位的,使用端口号也是16位的

本质是结构体

协议的报头部分有着固定的格式和字段,很适合用结构体这种数据类型定义和解析

struct udphdr{

__be16 source; // 源端口号

__be16 dest; // 目的端口号

__be16 len; // UDP数据报长度(包括报头和数据部分)

__be16 check; // 校验和

};

报文和报文之间都是有边界的,os之间,直接传递结构体对象

直接交换二进制流

报文:

数据,每个长度交付上层,都是固定的

缓冲区的问题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送缓冲区。因为udp传输不能保证可靠性,把udp的数据缓存起来没有意义

具有接收缓冲区,上层忙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缓存。但不能保证收到的和发送的udp报的顺序一致,缓冲区满了,后面的数据就会被丢弃

++udp:传输层的一个协议,给上层提供最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通信服务++

报文的理解

在OS内部,一定可能会同时存在大量的报文,os就必须管理这些报文

数据链路层存在套接字缓冲区sk_buff,os将sk_buff上交给网络层

应用层正在进行报文的解析,处理,不会影响os从网络中读取数据

报文=报头+有效载荷

所谓的封装和解包,本质上是移动套接字缓冲区内的data指针在缓冲区中的指向

相关推荐
EasyDSS21 小时前
超越“接收端”:解析视频推拉流EasyDSS在RTMP推流生态中的核心价值与中流砥柱作用
网络·音视频
小糖学代码21 小时前
网络:2.Socket编程UDP
网络·网络协议·udp
Empty_77721 小时前
Python编程之常用模块
开发语言·网络·python
m0_611779961 天前
MQTT和WebSocket的差别
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
AORO20251 天前
防爆手机与普通手机有什么区别?防爆手机哪个牌子好?
运维·服务器·网络·5g·智能手机·信息与通信
望获linux1 天前
【实时Linux实战系列】使用 u-trace 或 a-trace 进行用户态应用剖析
java·linux·前端·网络·数据库·elasticsearch·操作系统
对岸住着星星1 天前
断电重启后自动重连WiFi并分配固定IP的Armbian脚本
服务器·网络·tcp/ip
red watchma1 天前
Xshell->MCU Ymodem协议实现
网络·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sky北城1 天前
读书笔记整理--网络学习与概念整合
网络·智能路由器
极客范儿1 天前
新华三H3CNE网络工程师认证—OSPF多区域概念与配置
网络·智能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