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周会又到了周末了,一身轻松,周末确实很快乐。
这几年不上班的生活,每天都一样,感觉不到周末和平时的区别。
前几年在北京、上海上班的时候,下班回到出租屋,刷视频、打游戏,离家远、总感觉没归属感。
回家后不上班,倒是天天陪着家人,在小时候熟悉的环境里生活,但是又会感觉无聊。
而且研究了那么多年的技术,就此荒废怪可惜的。
无聊久了就会想着找点事干,继续恢复规律的生活,所以前段时间想着考个县城公务员应该会不错。
最近开始远程上班后,发现我好像找到了我现在最优的生活状态。
既可以在小县城陪着家人,又可以继续研究技术,而且赚着一线城市的工资。不会有躺平的无聊,每天规律生活,又不会有打工人那种不自由的感觉,因为是任务驱动,每天的时间自由安排。
开完周会后,刚陪着我妈去吃了个麻辣烫,逛了个商场,又围着公园走了一圈,现在回到家里了。
现在的状态比前几天纯躺平的状态好了很多,生活规律了感觉充实了好多。
我现在在公司的 title 是技术负责人,但其实就是主持个周会早会,平时大家还是各干各的。
我的岗位是全栈工程师,前端、后端、ai 都写,除了算法。
其实我其他同事也是全栈,他们有的是前端在字节转了全栈写 go,有的是后端学了点前端。
在这种出海创业公司里,全栈、ai 都是很受欢迎的技能。
当然,如果你想进出海小公司可以往全栈方向发展,但大厂的话还是要在细分领域深挖。
前端业务、基建我都做过几年,确实有点腻了,然后之前做基建的时候做过一些内部全栈平台,以及这几年回家后系统写了一本全栈小册。
然后又很幸运的通过全栈技能回归了职场,参与了我想参与的 AI 出海方向,做前端、后端、ai。
一切好像都是安排好的。前面写 nest 小册也没想到会为我带来一份 ai 出海的工作。
回归职场后,自然的又有技术文章可写了 🤣,因为每天都在写代码,每天都在和同事讨论技术、业务。
当然,现在和之前最大的区别是,现在写代码大多是让 cursor、claude code 帮我写,我负责指导它,以及 review。比我之前上班的时候可轻松太多了。
现在的程序员真幸福,甚至都不用自己写代码了。
技术领域变化一直是挺快的,过几年就来一次巨变。
我刚毕业的时候,还因为 jquery 用的很熟练沾沾自喜,没想到很快就是 vue、react 框架的时代了。
等我前端、node 基建、后端写了很多代码,刚学的差不多的时候。又出现了 ai,甚至代码都不用自己写了。
技术发展太快了,前几年在家躺平的时候对这些变化确实不太敏感,因为不大会用 cursor 写大量代码,体会不深。但现在每天指挥 cursor 写代码,感觉 ai 太强大了。
并且我们也在做 ai 产品,参与到 ai 的深度使用中去,感觉到自己在 ai 已经发展起来之后,总算赶上了这个潮流。
我的职业生涯稀碎,不太具备什么参考价值。
其实我有过很好的工作,比如高德架构支撑部门做基建,不写业务,工作内容也是自由安排。
比如在外企拿着很高的薪资,但是需求很少,随时可以在家办公,年假很多。
但我当时太傻,不知道这些机会是多么珍贵的,只想着自己会一只生猛下去,谁也锤不了我。
没想到几年后,行情也变了,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力了,而且因为自己的任性,职业生涯变得支离破碎,大厂也回不去了。
躺平了几年,发现太无聊,这好像也不是自己想要的,还是规律的上班生活好。
万幸现在上车了 ai 出海公司,可以做前端、后端、ai,范围很广、技术可以技术深钻,重新捡起来。
压力不大,可以指挥 cursor 干活,当然复杂的还是得自己写。
所幸我支离破碎的职业生涯又续命了,这应该是它最后一条命了。
我会让这段职业经历更长一些,不会像年轻时那么傻了。
我现在清晰地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选择也一天天变少,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没啥奢望。可是我刚二十几岁的时候没有预见这一点,只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现在的生活状态很舒适,小县城,陪着家人,工作自由度高时间自己安排,全栈前后端 ai 都做,公司有前景、很快下轮融资了,又续上了我支离破碎的职业生涯。
感觉自己很幸运,现在每天都很开心也很有干劲。
后面会写一些 ai、next.js、后端的技术文章,最近上班之余一直在研究这些。
还是上班的时候对技术研究的深,因为不工作你很难有那么具体、真实的业务场景让你来研究其中的技术。
我好像找到了最适合我的生活状态,希望这种状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