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物流拣选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商与物流行业中,订单拣选作为物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着订单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随着订单量的激增、商品种类的多样化,传统的"按纸质单据拣选"方式已难以满足高效、低错误率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 正在成为推动拣选系统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力量。
本文将基于斯洛伐克日利纳大学的研究成果《Order Picking Using Augmented Reality》,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系统解析AR技术在订单拣选中的应用路径、技术实现与未来前景。
一、从"纸质拣选"到"无纸化拣选系统"
传统的拣选方式依赖纸质单据,虽然成本低、易实施,但也存在效率低下、易出错等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纸化拣选系统 逐渐成为主流。常见的系统包括:
-
Pick-by-Light(光导拣选)
通过货架上的指示灯引导拣选员找到目标货物。适用于货位密集、距离较短的场景,但不适合大型仓库。
-
Pick-by-Voice(语音拣选)
拣选员通过耳机接收指令,并通过语音反馈确认。对人员专注度要求高,不适用于嘈杂环境。
-
Pick-to-Belt(传送带拣选)
货物通过传送带自动运至包装区,适用于标准化、大批量的场景。
而近年来兴起的 Pick-by-Vision(视觉拣选),则通过AR眼镜将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视野中,实现"所见即所拣",是当前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什么是增强现实(AR)?
AR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如图像、文字、箭头)叠加在真实场景中的技术。与完全虚拟的VR不同,AR不替代现实,而是增强现实。其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
基于传感器与透明显示
通过位置传感器和半透明镜片投射虚拟信息。
-
基于摄像头与标记(Marker)
通过识别现实中的标记(如二维码、图标)来定位并叠加虚拟对象。
三、AR在拣选中的实现路径
研究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AR拣选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六个步骤:
1. 数据准备与处理
从仓库管理系统(WMS)中提取商品信息、位置数据、库存状态等,并导出为XML格式,供AR系统调用。
2. 最优路径规划
采用旅行商问题(TSP) 的"最近邻算法"规划最短拣选路径,减少行走距离。
3. AR导航系统设计
使用标记跟踪系统,在货架上布置标记,AR设备识别后显示导航箭头、商品列表、数量等信息。
4. 软硬件选型
-
软件:如Unifeye Design,支持标记生成与工作流设计。
-
硬件:AR眼镜(如Vuzix VR920)、便携电脑、手推车等。
5. 路径转为AR工作流
通过软件将拣选路径转化为可视化的AR场景,包括箭头指引、商品列表变色提示等。
6. 实际拣选执行
拣选员佩戴AR眼镜,按系统指引依次拣货,每完成一项,系统自动更新状态并引导至下一位置。

四、AR拣选系统的工作流程示例
-
拣选员佩戴AR眼镜,启动系统;
-
系统显示当前订单商品列表(红色为未拣,绿色为已拣);
-
黄色箭头指引前进方向,绿色箭头指向具体货位;
-
拣选完成后,系统更新状态并引导至下一商品;
-
循环直至订单完成。

五、AR拣选系统的优势
-
提升效率:减少寻找时间,优化行走路径;
-
降低错误率:视觉提示避免拣错货、拣多/拣少;
-
减轻认知负担:无需记忆或反复查阅单据;
-
灵活性强:适用于频繁变动的仓储环境;
-
易于培训:新员工可快速上手。
六、AR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前景
1. 市场驱动力
-
电商与物流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
人力成本上升,自动化需求增强;
-
国家政策对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的支持。
2. 潜在应用场景
-
电商仓储:如京东、天猫的智能仓库;
-
制造业物流:如汽车、电子行业的零部件拣选;
-
医药与冷链:对准确性与追溯性要求高的场景。
3. 面临的挑战
-
硬件成本:AR眼镜等设备价格仍较高;
-
系统集成:与现有WMS、ERP系统的深度融合;
-
标准化不足:缺乏统一的AR交互与数据接口标准;
-
人员适应:部分员工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
4. 未来发展方向
-
无线化与轻量化:开发更舒适的AR眼镜;
-
与AI、IoT融合:结合RFID、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无缝定位;
-
云平台支持:实现多仓库、多订单的协同调度;
-
本土化解决方案:针对中国仓库特点开发定制化AR系统。
七、结语
增强现实技术为订单拣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人机协作模式的创新。随着硬件成本的下降、算法的优化以及行业标准的建立,AR拣选系统有望在中国物流市场中快速普及,成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