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 [1. 基础概念](#1. 基础概念)
-
- [1.1 原生函数(Native函数)](#1.1 原生函数(Native函数))
- [1.2 原生函数Hook的意义](#1.2 原生函数Hook的意义)
- [2. 核心语法(基于Frida 17+)](#2. 核心语法(基于Frida 17+))
-
- [2.1 环境准备](#2.1 环境准备)
- [2.2 获取目标类](#2.2 获取目标类)
- [2.3 Hook目标方法](#2.3 Hook目标方法)
- [2.4 关键API说明](#2.4 关键API说明)
- [3. 案例解析](#3. 案例解析)
-
- [3.1 代码分析](#3.1 代码分析)
- [3.2 Hook思路](#3.2 Hook思路)
- [3.3 Hook脚本实现](#3.3 Hook脚本实现)
- [3.4 获取结果](#3.4 获取结果)
- [4. 技术总结](#4. 技术总结)
-
- [4.1 核心要点](#4.1 核心要点)
- [4.2 应用场景](#4.2 应用场景)
- [4.3 注意事项](#4.3 注意事项)
⚠️本博文所涉安全渗透测试技术、方法及案例,仅用于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合规性交流,旨在提升读者的安全防护意识与技术能力。任何个人或组织在使用相关内容前,必须获得目标网络 / 系统所有者的明确且书面授权,严禁用于未经授权的网络探测、漏洞利用、数据获取等非法行为。
1. 基础概念
1.1 原生函数(Native函数)
原生函数指通过C/C++语言编写、经编译生成动态链接库(如Android中的.so
文件)的函数,通常在Java层通过native
关键字声明并调用。这类函数相比Java层代码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常被用于性能敏感场景(如加密算法、数据校验等)。
1.2 原生函数Hook的意义
原生函数由于其编译后的二进制特性,直接逆向分析难度较高。通过Hook技术可绕过原生函数的内部逻辑(如复杂的加密校验),快速定位关键逻辑或验证功能猜想,是逆向工程中高效分析原生函数的重要手段。
2. 核心语法(基于Frida 17+)
2.1 环境准备
通过Java.perform
确保在Java虚拟机(JVM)环境中执行Hook逻辑,避免因线程上下文问题导致的执行失败:
javascript
Java.perform(function () {
// Hook逻辑需写在此处
});
2.2 获取目标类
使用Java.use(className)
获取目标Java类的引用,className
为类的完整路径(包含包名):
javascript
var TargetClass = Java.use("com.example.TargetClass");
2.3 Hook目标方法
通过修改方法的implementation
属性重写目标方法逻辑,可获取参数、修改返回值或调用原方法:
javascript
TargetClass.targetMethod.implementation = function (param1, param2) {
// 打印参数(调试用)
console.log("参数1: " + param1);
// 可选:调用原方法获取原始返回值
var originalResult = this.targetMethod(param1, param2);
// 修改返回值(按需定制)
return modifiedResult;
};
2.4 关键API说明
Java.use()
:获取类的包装器,用于访问类的方法和属性;implementation
:方法的实现属性,重写该属性即可拦截方法调用;this
:在重写的方法中,this
指向当前实例,可通过this.otherMethod()
调用同类其他方法。
3. 案例解析
本章示例应用的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EE2XE-OZS_xBRPlWUODbw?pwd=n2vb
提取码: n2vb
使用APK:Challenge 0x8.apk
3.1 代码分析
以下为目标Android应用的核心代码(MainActivity
类):
java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ActivityMainBinding binding;
Button btn;
EditText edt;
// 声明原生函数(具体实现在.so库中)
public native int cmpstr(String str);
// 加载包含原生函数的动态库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frida0x8");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初始化UI组件
binding = ActivityMainBinding.inflate(getLayoutInflater());
setContentView(binding.getRoot());
edt = findViewById(R.id.editTextText);
btn = findViewById(R.id.button);
// 按钮点击事件逻辑
btn.setOnClickListener(v -> {
// 获取输入框内容
String ip = edt.getText().toString();
// 调用原生函数cmpstr进行校验
int res = cmpstr(ip);
// 根据返回值显示结果
if (res == 1)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YEY YOU GOT THE FLAG " + ip, 1).show();
} else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TRY AGAIN", 1).show();
}
});
}
}
关键逻辑分析:
- 应用通过
System.loadLibrary("frida0x8")
加载原生库libfrida0x8.so
,其中包含cmpstr
函数的实现; - 用户点击按钮时,输入框内容被传入
cmpstr
函数,其返回值决定了验证结果(返回1则成功,否则失败); - 核心目标:通过Hook
cmpstr
函数,使其返回1以绕过校验。
3.2 Hook思路
- 定位目标函数 :通过代码分析可知,
cmpstr
是决定验证结果的关键函数,且为Java层声明的原生函数,可通过Java层Hook拦截; - 设计Hook逻辑 :无需关心
cmpstr
的内部校验逻辑,直接强制其返回1,即可让应用认为输入合法; - 执行Hook :将脚本注入目标进程,拦截
cmpstr
调用并修改返回值。
3.3 Hook脚本实现
javascript
import Java from 'frida-java-bridge';
Java.perform(function () {
// 获取MainActivity类引用
var MainActivity = Java.use("com.ad2001.frida0x8.MainActivity");
// Hook cmpstr方法
MainActivity.cmpstr.implementation = function (str) {
// 打印输入参数(用于调试,查看用户输入)
console.log("输入的字符串: " + str);
// 强制返回1,使校验通过
return 1;
};
});
3.4 获取结果
执行Hook脚本后,无论输入框中填写什么内容(这里输入1),cmpstr
函数都会返回1,应用将显示成功提示:

4. 技术总结
4.1 核心要点
- 原生函数Hook的核心是拦截函数调用并修改其行为,无需了解函数内部实现细节;
- 对于Java层声明的原生函数,可通过Frida的
Java.use
和implementation
属性快速Hook; - 关键步骤:定位目标函数→编写Hook逻辑(参数打印、返回值修改等)→注入进程执行。
4.2 应用场景
- 逆向分析:快速验证原生函数的作用(如参数含义、返回值影响);
- 功能调试:绕过复杂校验逻辑(如注册码、权限验证),测试后续功能;
- 安全测试:模拟异常输入或返回值,验证应用稳定性。
4.3 注意事项
- Hook需在目标进程运行时进行,需确保进程已启动且具备附加权限;
- 对于纯Native层函数(未在Java层声明),需使用Frida的Native层Hook语法(如
Interceptor.attach
); - 过度修改返回值可能导致应用逻辑异常,需结合实际场景设计Hook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