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词法作用域
在深入闭包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一个前置概念:词法作用域。
Lua 具有词法作用域,这意味着变量的可见范围是由其声明所在的代码块决定的 。 在Lua 中,变量的作用域从声明开始,直到包含该声明的最内部块结束为止。 未用 local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默认为全局变量。
Lua 词法作用域的特点:
-
局部变量: 使用
local关键字声明的变量只在它们被声明的代码块(如do...end或函数体)内有效。 -
全局变量: 不使用
local声明的变量是全局变量,在整个程序中都可见。 -
嵌套函数和闭包: 词法作用域使得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这种机制是通过 upvalue 来实现的,它们共同构成了闭包。
-
块作用域: Lua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块级作用域,只区分全局和局部作用域。 对于用
local声明的变量,它们的作用域是词法确定的,而不是基于传统的块(如C++ 中的if或for块)。
二、闭包的实现:使用函数作为返回值
把内部函数作为 outer_function 的返回值。
lua
function make_printer()
local outer_var = "I am remembered!"
-- 创建并返回这个内部函数
return function()
print(outer_var)
end
end
-- 1. 调用 make_printer,它返回了内部的那个匿名函数
local my_printer = make_printer()
-- 2. 注意!此时 make_printer() 已经执行完毕了!
-- 理论上,它的局部变量 outer_var 应该已经被销毁了,但是因为内部的内部函数还在引用,所以并未真正销毁。
-- 3. 但当我们调用返回的函数时...
my_printer() -- 输出: I am remembered!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闭包 。my_printer 不仅仅是一个函数,它是一个闭包实例 ,它"关闭并包围"了它需要的非局部变量 outer_var。这个被捕获的变量 outer_var 在 Lua 中被称为Upvalue。
三、闭包是独立的:一座工厂,多个实例
闭包最强大的地方在于,每次调用外部的"工厂函数",都会创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闭包,拥有自己独立的 Upvalue 实例。
让我们看一个经典的计数器例子:
lua
function make_counter()
local count = 0
return function()
count = count + 1
return count
end
end
-- 创建第一个计数器
local counter_A = make_counter()
print(counter_A()) -- 输出: 1
print(counter_A()) -- 输出: 2
-- 创建第二个、完全独立的计数器
local counter_B = make_counter()
print(counter_B()) -- 输出: 1 (它有自己的 count,从 0 开始)
print(counter_A()) -- 输出: 3 (counter_A 的 count 不受影响)
print(counter_B()) -- 输出: 2
make_counter 就像一个工厂。每次调用它,都会生产出一个新的计数器。每个计数器都有自己私有的、互不干扰的 count 变量。count 对于外界是完全隐藏的,只能通过返回的那个函数来间接操作。
结语
点个赞,关注我获取更多实用 Lua 技术干货!如果觉得有用,记得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