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源码分析
注意:当前主流的项目开发,并不是完全遵循ModelAndView的一个用户渲染
而是前后端分离,后端仅仅返回数据(Model),前端通过ajax请求异步渲染数据到页面(HTML)
处理器适配器是适配controller和servlet的关联,然后controller(handler)又是各种不同的请求,但是servlet底层都是固定的request和response处理
controller形参如果没有使用@RequestParam注解,那么JDK本身反射是获取不了参数名称的
MVC引入了asm框架,但是同时这是以性能作为代价,所以说能加@RequestParam就加
1、初始化流程
加载配置分类 通过ContextLoaderListener监听器加载<context-param>配置的Spring文件
,完成IOC实例初始化,将实例对象保存到web上下文
MVC 进行进行容器初始化,并且将IOC阶段的web容器作为当前容器的父容器,因为MVC实例
初始化的时候可以先通过parent容器进行属性注入
MVC容器通过注册监听器,再MVC容器初始化完成后进行广播
MVC通过解析<mvc:annotation-driven/>注册标签配置解析器,可以参考AOP
MVC容器初始化时,处理器映射器mapping注册是通过后置处理器来完成的,实现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
接下来进行广播,完成MVC九大组件从容器取出来放到前端控制器
2、请求执行流程
因为前端控制器的祖宗是HttpServlet,当servlet请求满足web.xml配置的拦截.do时,会进入
doGet,一直进入到前端控制器的分发方法
获取处理器链,同时默认会拿到数据类型转换拦截器,这也就是为什么前端页面不需要考虑数据类型
后台controller接口可以自动识别的原因
获取处理request的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 adapter
先处理拦截器中的前置处理操作,如果前置处理返回false,那么直接调用拦截器的最终通知
程序结束
然后通过适配器进行servlet和handler的适配触发,因为前面已经获取了handler信息,再加上
servlet信息,可以进行反射调用,同时组装ModelAndView返回
接下来对ModelAndView进行渲染
最后面处理拦截器的后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