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平均
AVERAGE(参数1,参数2,、、、),参数可以是数字,可以引用单元格,可以应用单元格区域,可以是公式函数计算的值。最多255个参数。
AVERAGEA的参数除了数字,单元格区域,还可以是文本的逻辑值。
逻辑值true代表1,false代表0;文本代表0
AVERAGEAIF满足一定条件求平均值。AVERAGEAIF(单元格区域,条件(可以是数字,文本,公式,单元格),实际计算平均的单元格区域)
AVERAGEAIFS满足多条件求平均值。AVERAGEAIFS(实际计算平均的单元格区域,条件判断区域,条件(可以是数字,文本,公式,单元格),条件判断区域,条件、、、)
注意:条件为文本时要加双引号
2.逻辑函数
1、AND,判断多个条件成立
例:AND(E2>=60,F2>=60)
2、OR,判断多个条件至少有一个成立
例:OR(E2>=60,F2>=60)
3、NOT,对逻辑值求反
例:NOT(E2>=60)
注:逻辑返回true与false。
IF,根据条件判断,然后返回指定内容
IF(条件,如果为真时返回的值,如果为假时返回的值)
例:
IF(E2>=60,"及格","不及格")
注意:返回值为文本时加双引号,双引号必须为半角输入。
IF(AND(E2>=60,F2>=60),"及格","不及格")
TRUE与FALSE返回参数的逻辑值,可以直接使用,一般配合其他函数使用。也可以直接用于运算。
用于运算。TRUE代表的数值是1,FALSE代表的数值是0,可以数值运算的,如:
TRUE*1=1,FALSE*1=0
3.求和
1、求和SUM
2、根据条件求和,SUMIF(条件判断区域,条件,实际求和区域)
例:
SUMIF(B2:B4,">=60",C2:C4)
3、根据多条件求和,SUMIFS(实际求和区域,条件判断区域1,条件1,条件判断区域2,条件2,、、、)
例:
SUMIFS(D2:D4,B2:B4,">=60",C2:C4,">=60")
先元素相乘,后对积求和。
SUMPRODUCT(数组参数1,数组参数2,、、、)
例:
SUMPRODUCT(B2:B9,C2:C9)
|-------|-----|-----|----|
| 数值1 | 数值2 | 数值3 | |
| 2 | 2 | 3 | 66 |
| TRUE | 2 | 3 | |
| 1 | 1 | 3 | |
| 2 | 2 | 3 | |
| 2 | 2 | 3 | |
| FALSE | 2 | 3 | |
| 2 | 2 | 3 | |
| 2 | 2 | 3 | |
| FALSE | 1 | 3 | |
| 2 | 2 | 3 | |
| 2 | 2 | 3 | |
| 今天 | 2 | 3 | |
TRUE和FALSE返回参数的逻辑值,TRUE代表的数值是1,FALSE代表的数值是0,可以数值运算的
例:条件求和
SUMPRODUCT((B2:B9=2)*C2:C9)
累计求和(对角线)
函数N,将不是数值形式的值转换为数值,文本会被转换成0,这样就免去了表头不能计算的烦恼了。
|----|------|----|
| 数据 | 累计求和 | |
| 1 | 1 | 1 |
| 2 | 3 | 3 |
| 3 | 6 | 6 |
| 4 | 10 | 10 |
| 5 | 15 | 15 |
| 6 | 21 | 21 |
| 7 | 28 | 28 |
| 8 | 36 | 36 |
| 9 | 45 | 45 |
| 10 | 55 | 55 |
| 11 | 66 | 66 |
| 12 | 78 | 78 |
带单位的数字求和
|-----|
| 数据 |
| 1m |
| 12m |
| 3m |
| 8m |
a=1+12+3+8 ctrl+e自动填充 cttl+h替换a为空
4.舍入
2.4.1四舍五入ROUND
对数值进行四舍五入,ROUND(需要四舍五入的数值,保留几位小数)
例:
ROUND(B2,2) ROUND(B2,0) ROUND(B2,-2)
大于0,在小数点右边四舍五入,等于0,四舍五入到整数,小于0,小数点左边四舍五入。
|-----------|
| 数值 |
| 57.0777 |
| 7.4121 |
| 38.1846 |
| 0.456 |
| 8.0265 |
| 7.48266 |
| 8.3363 |
| -5.3735 |
| -46.48807 |
| -0.2092 |
| -65.14522 |
2.4.2向下舍入到整数INT与数字截断TRUNC
1.INT:对数值进行向下舍入,保留整数
例:
INT(B2)
2.TRUNC:数字截取,TRUNC(数据,保留的小数位)
例:
TRUNC(B2) TRUNC(B2,1) TRUNC(B2,2)
|----------|-----|--------|--------|
| 数值 | int | trunc | round |
| 57.0777 | 57 | 57.07 | 57.08 |
| 7.4121 | 7 | 7.41 | 7.41 |
| 38.1846 | 38 | 38.18 | 38.18 |
| 0.456 | 0 | 0.45 | 0.46 |
| 8.0265 | 8 | 8.02 | 8.03 |
| 7.48266 | 7 | 7.48 | 7.48 |
| 8.3363 | 8 | 8.33 | 8.34 |
| -5.3735 | -6 | -5.37 | -5.37 |
| -46.4881 | -47 | -46.48 | -46.49 |
| -0.2092 | -1 | -0.2 | -0.21 |
| -65.1452 | -66 | -65.14 | -65.15 |
2.4.3向上舍入ROUNDUP和向下舍入ROUNDDOWN
1、向上舍入,向前一位进1 ,ROUNDUP(数据,保留小数位)
例:
ROUNDUP(B2,2) ROUNDUP(B2,0) ROUNDUP(B2,-1)
大于0,在小数点右边向上舍入,等于0,向上舍入到整数,小于0,小数点左边向上舍入。
2、向下舍入,舍去不进1 ,ROUNDUP(数据,保留小数位)
例:
ROUNDDOWN(B2,2) ROUNDDOWN(B2,0) ROUNDDOWN(B2,-1)
大于0,在小数点右边向上舍入,等于0,向上舍入到整数,小于0,小数点左边向上舍入。
2.4.4按照参数的倍数向下、向上舍入floor、ceiling
5.统计
2.5.1 统计含有数字的单元格个数COUNT
统计含有数字的单元格个数,COUNT(数据参数1,数据参数2,、、、)
例:
COUNT(B2:B4,C2:C4)
COUNT(C2:C4)
2.5.2 统计非空白单元格个数COUNTA
统计非空单元格个数,COUNTA(数据参数1,数据参数2,、、、)最多30个数据参数。
例:
COUNTA(B2:B4,C2:C4)
COUNTA(C2:C4)
2.5.3 统计空白单元格个数COUNTBLANK
统计空单元格个数,COUNTBLANK(数据参数1,数据参数2,、、、)最多30个数据参数。
例:
COUNTBLANK(B2:B4,C2:C4)
COUNTBLANK(C2:C4)
2.5.4 根据条件统计单元格个数COUNTIF
根据条件统计单元格个数,COUNTIF(统计区域,条件)
例:
COUNTIF(B2:C4,"871")
2.5.5 统计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个数COUNTIFS
统计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个数COUNTIFS,COUNTIFS(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1,条件1,、、、)
例:
COUNTIFS(B2:C14,">871",B2:C14,"<900")
6.最值
2.6.1求最大值MAX
MAX求最大值
MAX(参数1,参数2,、、、)
例:
MAX(D1:D21)
MAX(IF(C2:C21=K1,E2:E21))
MAX(IF(@C2:C21=K1,E2:E21))
Ctrl+Shift+Enter组合键,根据条件求最大值 (数组)
2.6.2求最小值MIN
MIN求最小值
MIN(参数1,参数2,、、、)
例:
MIN(D1:D21)
MIN(IF(C2:C21=K1,E2:E21))
Ctrl+Shift+Enter组合键,根据条件求最大值
2.6.3求第k个最大值LARGE()
返回一组数据中的第K个最大值。
LARGE(单元格区域或数组,k)
注意:两个参数都不能为空,0<k<=数据个数。当k不是整数时,函数在计算时将会掐尾取整。
2.6.4求第k个最大值LARGE()
返回一组数据中的第K个最大值。
LARGE(单元格区域或数组,k)
注意:两个参数都不能为空,0<k<=数据个数。当k不是整数时,函数在计算时将会掐尾取整。
7.行列号
2.7.1返回行号ROW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对合并单元格编号
=MAX(F$1:F1)+1
|----------------------------------------------------------------------------------------------------------------------------------------------------|---|------|--------|---|----|---|---|
| 2.7.1返回行号ROW | | 生成行号 | 生成重复行号 | | 对合并单元格进行编号 (=MAX(F$1:F1)+1)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序号 | 序号 | | 1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1 | 1 | | 1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2 | 0 | | 1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3 | -1 | | 2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4 | -2 | | 3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5 | -3 | | 3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6 | -4 | | 4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7 | -5 | | 5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8 | -6 | | 6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9 | -7 | | 6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10 | -8 | | 6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11 | -9 | | 6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12 | -10 | | 7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13 | -11 | | 8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14 | -12 | | 8 | | |
| 1、ROW:返回行号 ROW(单元格或区域) 例: ROW() ROW(B2) ROW(B2:B4)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生成序号: "P-"&ROW()-2 生成重复序列号: "P-"&INT((ROW(D1)-1)/2)+1 注意:分母是几重复几次 | | 15 | -13 | | 9 | | |
| | | 16 | -14 | | 10 | | |
2.7.2返回行数ROWS
1、ROWS:返回行数
ROWS(单元格区域)
例:
ROWS(B2:B9)
2.7.3返回列号COLUMN
1、COLUMN:返回列号
COLUMN(单元格或区域)
例:
COLUMN() COLUMN(B2)
COLUMN(B:D) Ctrl+Shift+Enter组合键,使用数组公式。
2.7.4返回列数COLUMNS
1、COLUMNS:返回列数
COLUMNS(单元格区域)
例:
COLUMNS(B2:G9)
2.7.5 SUBTOTAL
返回一个数据列表或数据库的分类汇总。
=Subtotal(功能代码,数值区域)。

8.商余
2.8.1计算除法的余数MOD
MOD(被除数,除数)
例:
MOD(3/2)
注:如果除法为0,则MOD返回#DIV/0!
2.8.1计算除法商的整数部分QUOTIENT
QUOTIENT被除数,除数)
例:
QUOTIENT(3/2)
注:如果除数为0,则QUOTIENT返回#DIV/0!
9.VLOOKUP函数
2.9.1垂直查找VLOOKUP,精准与模糊查找
1、VLOOKUP中V表示方向垂直查找。用途:在表格数组的首列查找值,然后返回当前所在行中其他值。
VLOOKUP(1查找的值,2查找区域,3返回值所在的列,4查找精度)
第四个参数决定是精准查找还是模糊查找。0或FALSE表示精准查找,1或TRUE表示模糊查找。第四部分省略时进行模糊查找。
VLOOKUP("P-1",B2:C7,2,FALSE)
2.9.2VLOOKUP精确查找学生信息
1、VLOOKUP与COLUMN
VLOOKUP(1查找的值,2查找区域,3返回值所在的列,4查找精度)
例:
=VLOOKUP(L4,C:$K,COLUMN(I2),FALSE)
第四个参数决定是精准查找还是模糊查找。0或FALSE表示精准查找,1或TRUE表示模糊查找。第四部分省略时进行模糊查找。
查找值可以是值也可以是单元格引用。
表格内直接查找快捷键:Ctrl+F
2.9.3VLOOKUP跨表查询
1、VLOOKUP与COLUMN
VLOOKUP(1查找的值,2查找区域,3返回值所在的列,4查找精度)
例:
=VLOOKUP(B3,员工信息表!B:R,COLUMN(R1-1),FALSE)
第四个参数决定是精准查找还是模糊查找。0或FALSE表示精准查找,1或TRUE表示模糊查找。第四部分省略时进行模糊查找。
查找值可以是值也可以是单元格引用。
表格内直接查找快捷键:Ctrl+F
2.9.4VLOOKUP模糊查找代替IF函数嵌套成绩分级
1、VLOOKUP(1查找的值,2查找区域,3返回值所在的列,4查找精度)
IF(J3<60,"不及格",IF(J3<80,"及格",IF(J3<90,"良好",IF((J3<90,"良好"))))
=VLOOKUP(J3,B3:C6,2,TURE)
第四个参数决定是精准查找还是模糊查找。0或FALSE表示精准查找,1或TRUE表示模糊查找。第四部分省略时进行模糊查找。
查找值可以是值也可以是单元格引用。
查找函数家族还有LOOKUP,HLOOKUP函数。
多表协同工作-链接公式
1、链接公式结构
同一工作簿:
=工作名称!单元格地址
不同工作簿
='工作簿存储地址[工作簿名称]工作名称!'单元格地址
2、引用其他工作簿的内容默认的是绝对引用。
10.随机数
2.10.1生成随机数RAND
返回[0,1]之间的平均分别随机数RAND()
2.10.1生成两个数之间的随机数RANDBETWEEN
返回两个数之间的随机数.
RANDBETWEEN(最小值,最大值)
11.文本
2.11.1字符串替换SUBSTITUTE
将字符串中的部分字符串以新字符串替换SUBSTITUTE。
SUBSTITUTE(需要替换字符的字符串或单元格, 要被替换的字符串, 用于替换旧字符串的新字符串,指定要将第几个旧字符串替换为新字符串)
注意:大小写不匹配,不替换。
2.11.2字符串替换REPLACE
将字符串中的部分字符串以新字符串替换REPLACE。
REPLACE(要替换的字符串,开始位置,替换个数,新的文本)
注意:第四个参数是文本,要加上引号。
2.11.3返回指定个数的字符LEFT()
中文本字符串中的第一个字符开始返回指定个数的字符: LEFT ()
例:
LEFT (截取的单元格内容,从左截取位数)
2.11.4返回指定个数的字符RIGHT()
中文本字符串中的最后一个字符开始返回指定个数的字符:RTGHT()
例:
RIGHT(截取的单元格内容,从右截取位数)
2.11.5返回指定个数的字符MID()
中文本字符串中的指定字符开始返回指定个数的字符MID()
例:
MID(截取的单元格内容,从第几位截取,截取几位数)
12.时间
2.12.1常见的时间日期函数
1、=TODAY():显示当前日期:2017/6/28
2、=NOW():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2017/6/28 17:25
3、=YEAR("2017/6/28"):显示日期对应的年份:2017
4、=MONTH("2017/6/28"):显示日期对应的月份:6
5、=DAY("2017/6/28"):显示日期对应的天:28
6、=WEEKDAY(2017/6/28,2):显示日期对应的星期:3,表示星期三;第二个参数为2表示数字1-7对应的是星期一到星期日
7、=EDATE("2017/6/28",1):显示日期后一个月的日期:2017/7/28;如果第二个参数为-1,表示日期前一个月的日期
8、=EOMONTH("2017/6/28",0):显示日期该月最后一天的日期:2017/6/30
9、=WORKDAY("2017/3/1",30):显示日期经过30个 工作日后对应的日期:2017/4/12
10、=NETWORKDAYS("2017/1/1","2017/4/1"):显示两个日期之间的工作日:65
2.12.2 被隐藏的DATEDIF函数
1、=DATEDIF(A1,B1,"y")
显示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年数:1
2、=DATEDIF(A1,B1,"m")
显示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月数:13
3、=DATEDIF(A1,B1,"d")
显示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天数:423
4、=DATEDIF(A1,B1,"ym")
忽略年,两个日期相隔的月数:1
5、=DATEDIF(A1,B1,"yd")
忽略年,两个日期相隔的天数:58
6、=DATEDIF(A1,B1,"md")
忽略年和月,两个日期相隔的天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