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块内存的分配过程
在 PHP 的内存管理体系中,小块内存(small block) 指的是大小不超过 ZEND_MM_MAX_SMALL_SIZE(3072 Bytes)的内存请求。这类内存的使用频率极高,因此 Zend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为其设计了一套高效且精巧的分配机制 为其设计了一套高效且精巧的分配机制 </math>为其设计了一套高效且精巧的分配机制。整体思想是"用少量的空间浪费换取极高的分配效率"。
整个分配流程可分为三步:
- 计算需要的 page 数量;
- 分配 page,并更新 bitset 地图;
- 格式化小块内存列表,形成可复用的链表结构。
目标是在尽量少的系统调用下,快速获得可用的小内存块。
1)计算所需的 page 数量
小块内存的分配逻辑,并不是"一次分配一个",而是每次批量分配一串小块 。原因很简单:小块使用极其频繁,如果每次都直接向操作系统申请,就会造成严重的性能瓶颈。因此 Zend 在启动阶段,就通过 ZEND_MM_BINS_INFO() 预先定义了 30 种小块内存配置。
|-----------------|-------------------------|--------------------------|----------------|------------------------|-------------|
| num列 行号 | size列 大小(Bytes) | elements列 每次分配数量 | 总大小(Bytes) | pages列 占用page数 | page使用率 |
| 0           | 8                   | 512                      | 4096           | 1                      | 100.00%     |
| 1           | 16                  | 256                      | 4096           | 1                      | 100.00%     |
| 2           | 24                  | 170                      | 4080           | 1                      | 99.61%      |
| 3           | 32                  | 128                      | 4096           | 1                      | 100.00%     |
| 4           | 40                  | 102                      | 4080           | 1                      | 99.61%      |
| 5           | 48                  | 85                       | 4080           | 1                      | 99.61%      |
| 6           | 56                  | 73                       | 4088           | 1                      | 99.80%      |
| 7           | 64                  | 64                       | 4096           | 1                      | 100.00%     |
| 8           | 80                  | 51                       | 4080           | 1                      | 99.61%      |
| 9           | 96                  | 42                       | 4032           | 1                      | 98.44%      |
| 10          | 112                 | 36                       | 4032           | 1                      | 98.44%      |
| 11          | 128                 | 32                       | 4096           | 1                      | 100.00%     |
| 12          | 160                 | 25                       | 4000           | 1                      | 97.66%      |
| 13          | 192                 | 21                       | 4032           | 1                      | 98.44%      |
| 14          | 224                 | 18                       | 4032           | 1                      | 98.44%      |
| 15          | 256                 | 16                       | 4096           | 1                      | 100.00%     |
| 16          | 320                 | 64                       | 20480          | 5                      | 100.00%     |
| 17          | 384                 | 32                       | 12288          | 3                      | 100.00%     |
| 18          | 448                 | 9                        | 4032           | 1                      | 98.44%      |
| 19          | 512                 | 8                        | 4096           | 1                      | 100.00%     |
| 20          | 640                 | 32                       | 20480          | 5                      | 100.00%     |
| 21          | 768                 | 16                       | 12288          | 3                      | 100.00%     |
| 22          | 896                 | 9                        | 8064           | 2                      | 98.44%      |
| 23          | 1024                | 8                        | 8192           | 2                      | 100.00%     |
| 24          | 1280                | 16                       | 20480          | 5                      | 100.00%     |
| 25          | 1536                | 8                        | 12288          | 3                      | 100.00%     |
| 26          | 1792                | 16                       | 28672          | 7                      | 100.00%     |
| 27          | 2048                | 8                        | 16384          | 4                      | 100.00%     |
| 28          | 2560                | 8                        | 20480          | 5                      | 100.00%     |
| 29          | 3072                | 4                        | 12288          | 3                      | 100.00%     |
这张表格定义了所有小块的分配策略。看似繁琐,但非常直观。
例如:
- 当程序需要 5 Bytes 内存时,Zend 会选择比它略大的那一档------8 Bytes 档。一次分配 512 个小块,占用 1 个 page。
- 当程序需要 1025 Bytes 内存时,会选择 1280 Bytes 档。一次分配 16 个小块,占用 5 个 page。
从表格可以直观看到,page 使用率普遍接近 100%,即便浪费最多的 160 Bytes 档也达到了 97.66%。这正体现了 Zend 在空间利用率与分配性能间的极致平衡。
这是典型的"用空间换时间"策略。通过批量分配与结构化管理,Zend 避免了频繁的系统调用,让高频小内存分配几乎不需要锁竞争。
zend_mm_small_size_to_bin() 函数
在分配小块内存前,Zend 需要根据请求大小找到对应的配置行号(bin)。这由以下函数完成:
            
            
              arduino
              
              
            
          
          // 根据内存大小获取配置行号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int zend_mm_small_size_to_bin(size_t size)在运行时,ZEND_MM_BINS_INFO() 表会被拆分成三个全局数组,以便快速查找:
            
            
              less
              
              
            
          
          bin_data_size[]  // 存放每档小块的实际大小
bin_elements[]   // 存放每次批量分配的块数
bin_pages[]      // 存放每档占用的页数函数的逻辑非常高效:它会根据 size 快速定位到最合适的档位,然后返回行号。通过这个行号,就能从 bin_pages[bin_num] 得到需要分配的页数。
这一机制是"预计算"思想的体现------配置表虽然复杂,但能换来运行时的常数级查找速度。
2)分配 page 并更新地图信息
分配链路如下:
            
            
              scss
              
              
            
          
          zend_mm_alloc_small() →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 → zend_mm_alloc_pages()zend_mm_alloc_small() 函数
该函数是小块分配的核心入口,逻辑清晰简洁:
            
            
              arduino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void *zend_mm_alloc_small(zend_mm_heap *heap, int bin_num) {
    // 如果有空闲的小块,直接取用
    if (EXPECTED(heap->free_slot[bin_num] != NULL)) {
        zend_mm_free_slot *p = heap->free_slot[bin_num]; // 当前空闲块
        heap->free_slot[bin_num] = p->next_free_slot;    // 更新链表头
        return p;
    } else {
        // 否则分配新的 page 串
        return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heap, bin_num);
    }
}这里的
heap->free_slot相当于一个"库存指针数组",每个bin_num对应一个单独的空闲链表。分配时只需弹出头部元素,操作复杂度为 O(1)。
可以把它想象成内存版的"对象池",分配与回收的成本几乎为常数。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 函数
当空闲链表为空时,系统会调用慢路径:
            
            
              arduino
              
              
            
          
          // bin_num 是配置行号,由 zend_mm_small_size_to_bin() 计算得到
static zend_never_inline void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
    zend_mm_heap *heap, uint32_t bin_num ZEND_FILE_LINE_DC ZEND_FILE_LINE_ORIG_DC)在这个函数中,Zend 首先调用 zend_mm_alloc_pages() 分配连续的页,然后更新每一页的地图信息:
            
            
              ini
              
              
            
          
          // 第一个 page 存放配置信息行号,并添加 SRUN 标记
chunk->map[page_num] = ZEND_MM_SRUN(bin_num);
// 如果需要多个 page
if (bin_pages[bin_num] > 1) {
    uint32_t i = 1;
    do {
        // 后续 page 添加 SRUN + LRUN 双标记
        chunk->map[page_num + i] = ZEND_MM_NRUN(bin_num, i);
        i++;
    } while (i < bin_pages[bin_num]);
}这些标记是分配器区分不同内存区域的关键,SRUN 表示小块内存的首页,NRUN 表示非首页,LRUN 表示大块内存。它们共同组成 chunk 地图的核心语义层。
每一页的身份都被精确地标注,Zend 能在回收阶段快速判断"这页属于谁"。这正是其高效回收的基础。
3)chunk 中的地图信息(map)
在 chunk 结构中,除了 bitset 外,还有一个 map 数组。它由 512 个 32 位整数构成,每个 page 对应一个元素,用于存储该页的"角色标记"。
            
            
              arduino
              
              
            
          
          #define ZEND_MM_LRUN_PAGES_MASK        0x000003ff // 低10位:页数或偏移
#define ZEND_MM_SRUN_BIN_NUM_MASK      0x0000001f // 低5位:bin编号
#define ZEND_MM_SRUN_FREE_COUNTER_MASK 0x01ff0000 // [16,24) 位:空闲计数
#define ZEND_MM_NRUN_OFFSET_MASK       0x01ff0000 // NRUN 页偏移可以看到,这里大量使用位运算掩码,是为了在有限的 32 位空间内高效编码三种信息:标记位、bin号、偏移量。
 段1主要用来存放ZEND_MM_IS_LRUN和ZEND_MM_IS_SRUN标记,只使用前两个位。 段2和段3用于存放两个数字,在不同的状态中用法略有不同。
 段1主要用来存放ZEND_MM_IS_LRUN和ZEND_MM_IS_SRUN标记,只使用前两个位。 段2和段3用于存放两个数字,在不同的状态中用法略有不同。
page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四种状态对应如下:
- 空状态:尚未使用。
- LRUN 状态:用于大块分配。
- SRUN 状态:小块分配的第一页。
- NRUN 状态:小块分配的后续页。
对应的宏定义如下:
            
            
              scss
              
              
            
          
          #define ZEND_MM_LRUN(count)            (0x40000000 | count)           // 大块页
#define ZEND_MM_SRUN(bin_num)          (0x80000000 | bin_num)         // 小块首页
#define ZEND_MM_SRUN_EX(bin_num,count) (0x80000000 | bin_num | count << 16)
#define ZEND_MM_NRUN(bin_num,offset)   (0xC0000000 | bin_num | offset << 16)这些宏通过掩码组合的方式,实现了"页内身份标记"。阅读时可重点关注高位的 0x8、0x4 标志,它们是识别 SRUN 与 LRUN 的关键位。
map是 bitset 的"语义补充层"。bitset 仅说明"是否被使用",map 则说明"被谁使用"。
4)格式化小块内存列表
当分配完一串小块后,Zend 会使用链表把它们串起来,以便后续快速取用。这是通过 zend_mm_free_slot 结构体实现的:
            
            
              arduino
              
              
            
          
          // 用于连接空闲小块的链表结构
typedef struct _zend_mm_free_slot zend_mm_free_slot;
struct _zend_mm_free_slot {
    zend_mm_free_slot *next_free_slot; // 指向下一个空闲小块
};创建链表的逻辑如下:
            
            
              scss
              
              
            
          
          // 计算链表的首尾地址
end = (zend_mm_free_slot*)((char*)bin + (bin_data_size[bin_num] * (bin_elements[bin_num] - 1)));
// 小块内存链表开头的指针,每个配置一个指针,共30个指针
// heap->free_slot[bin_num] 本身就是第一个元素,所以它里面的指针要指向第二个元素
heap->free_slot[bin_num] = p = (zend_mm_free_slot*)((char*)bin + bin_data_size[bin_num]);
do {
    // 每个元素的 next 指向下一个小块
    p->next_free_slot = (zend_mm_free_slot*)((char*)p + bin_data_size[bin_num]);
    p = (zend_mm_free_slot*)((char*)p + bin_data_size[bin_num]);
} while (p != end);
p->next_free_slot = NULL; // 最后一个元素终止这段代码相当于"把一页内的小格子串成一条链"。分配时只需从头部取一个,释放时把块重新挂回链表,操作复杂度均为 O(1)。
这就是内存分配器的"对象池"思想------事先准备好可复用的资源,避免频繁创建销毁。
二、带安全保护的内存分配
除了常规分配方式,Zend 还提供了更安全的内存分配函数 safe_emalloc() 与 ecalloc(),它们在执行前会检测是否存在整数溢出风险。
调用链如下:
            
            
              scss
              
              
            
          
          ecalloc() → _ecalloc() → _emalloc() → zend_mm_alloc_heap()
safe_emalloc() → _safe_emalloc() → _emalloc() → zend_mm_alloc_heap()两者区别:
- _ecalloc()会将分配的内存全部置 0;
- _safe_emalloc()多接收一个- offset参数,用于额外偏移。
源码如下:
            
            
              arduino
              
              
            
          
          ZEND_API void* ZEND_FASTCALL _ecalloc(size_t nmemb, size_t size){
    void *p;
    size = zend_safe_address_guarded(nmemb, size, 0); // 检查溢出
    p = _emalloc(size);                               // 分配内存
    memset(p, 0, size);                               // 初始化为 0
    return p;
}
ZEND_API void* ZEND_FASTCALL _safe_emalloc(size_t nmemb, size_t size, size_t offset){
    // 检测内存是否会溢出,并分配内存
    return _emalloc(zend_safe_address_guarded(nmemb, size, offset));
}溢出检测通过 zend_safe_address() 实现:
            
            
              arduino
              
              
            
          
          // 检测乘加是否越界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size_t zend_safe_address(size_t nmemb, size_t size, size_t offset, bool *overflow){
    size_t res = nmemb * size + offset;              // 整数结果
    double _d = (double)nmemb * (double)size + (double)offset; // 浮点校验
    double _delta = (double)res - _d;               // 误差检测
    if (UNEXPECTED((_d + _delta) != _d)) {
        *overflow = 1;
        return 0;                                   // 溢出则返回 0
    }
    *overflow = 0;
    return res;
}这里的核心思想是"结果可逆":如果整数与浮点的计算结果出现差异,说明溢出发生。通过双通道验证,Zend 在 C 语言层面实现了安全防线。
计算机底层的安全性,不仅依赖硬件边界检查,更依赖软件的"主动怀疑精神"。
三、小结
在 Zend 内存分配系统中:
- 巨大块(Huge) :直接系统调用,简单但慢;
- 大块(Large) :以 page 为单位分配,适合中等规模对象;
- 小块(Small) :批量分配 + 链表复用,适合频繁的小对象。
三种机制形成了分层架构:既保证了分配性能,又平衡了内存利用率。
Zend 的分配器不是追求"最少分配",而是追求"最少代价"。通过批量预分配、链表复用与安全校验,它让高频内存操作既快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