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照亮成长之路:PandaCoder Git 统计工具窗口

关于本工具

这份统计报告的初衷,是帮助每一位程序员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代码状态。

通过观察代码的增删趋势,我们可以反思:是否每次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是否能够一次性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减少返工和修改?

这不是绩效考核工具,而是自我提升的镜子。

愿每一次提交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晶,愿每一行代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让代码更优雅,让技术更精进


📊 什么是 PandaCoder Git 统计工具窗口?

PandaCoder Git 统计工具窗口是集成在 IntelliJ IDEA 中的个人成长分析工具 。它通过分析你的 Git 提交历史,帮你看清自己的编程习惯追踪个人成长轨迹反思代码质量 。所有功能都零配置、开箱即用

🎯 设计初衷

这不是为了评估他人,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自我反思 :通过数据看清自己的编程习惯和成长轨迹

质量提升 :观察代码增删趋势,反思是否在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AI 洞察 :了解自己的 AI 工具使用情况,优化学习路径

持续改进 :用数据指导改进方向,让每一行代码都经得起时间考验

可视化成长: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持续的动力

💡 核心理念:代码统计不是用来比较的,而是用来成长的。每一次提交都应该比上一次更好。


🌟 七大核心功能模块

1️⃣ 个人统计 - 看清自己的编程足迹

想了解自己的代码贡献轨迹?个人统计功能帮你一键查看!

功能亮点

  • 📋 多维度分析:按提交次数、新增代码、删除代码、净变化查看
  • 📊 详细数据:显示你的提交次数、新增/删除行数、首次/最后提交时间
  • 🔍 趋势对比:对比不同时期的自己,看到成长轨迹

自我反思场景

  • 习惯分析:我是不是提交太频繁了?还是提交间隔太长?
  • 代码质量:新增和删除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在持续重构改进?
  • 成长轨迹:相比 3 个月前,我的代码输出和质量是否提升了?

示例数据(个人视角):

diff 复制代码
时间范围        | 提交次数 | 新增行数 | 删除行数 | 净变化 | 增删比
---------------|---------|---------|---------|--------|--------
最近 30 天      |   45    |  2,345  |   623   | +1,722 | 3.8:1
最近 90 天      |  134    |  6,789  |  1,856  | +4,933 | 3.7:1
全部历史       |  234    | 15,234  |  4,567  |+10,667 | 3.3:1

💡 解读:
• 增删比为 3.3:1,说明你在持续重构改进代码,这是很好的习惯!
• 相比 90 天前,你的代码质量在提升(增删比从 3.7 优化到 3.3)

2️⃣ 每日统计 - 追踪自己的开发节奏

你是匀速推进还是突击开发?每日统计帮你看清自己的工作节奏。

功能亮点

  • 📅 灵活时间筛选:最近 7 天、30 天、90 天,或查看全部历史
  • 📈 活跃度分析:显示每日提交次数、代码变更量
  • 🔄 实时更新:一键刷新,获取最新数据

自我反思场景

  • 节奏分析:我的开发节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突击开发的情况?
  • 一致性:是否每天都保持稳定的代码输出?还是波动很大?
  • 效率提升: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看到自己的效率是否在提升

示例数据(个人视角):

yaml 复制代码
日期       | 提交次数 | 新增行数 | 删除行数 | 净变化 | 增删比
-----------|---------|---------|---------|--------|--------
2024-10-23 |    5    |   234   |    78   |  +156  | 3.0:1
2024-10-22 |    3    |   156   |    45   |  +111  | 3.5:1
2024-10-21 |    6    |   345   |   123   |  +222  | 2.8:1

💡 解读:
• 你的开发节奏比较稳定,每天都有代码产出
• 增删比在 2.8-3.5 之间,说明在持续重构优化
• 如果某天删除代码特别多,说明你在主动重构,这是好习惯!

3️⃣ 每日详细统计 - 深度了解每一天的自己

不仅能看整体趋势,还能精确到每一天的具体表现!

功能亮点

  • 📅 时间范围:支持最近 7/30/90 天或全部历史
  • 🎯 精细化分析:每天的具体贡献数据一目了然
  • 📊 趋势追踪:看到自己的代码输出趋势和变化

自我反思场景

  • 日报回顾:每天结束前回顾今天的代码产出,反思是否达到预期
  • 习惯培养:通过数据看到自己的最佳工作时段和节奏
  • 持续改进:对比不同时期的每日数据,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

4️⃣ 项目代码统计 - 全方位代码库分析

你的项目到底有多少代码?各种文件类型分布如何?项目代码统计给你答案。

功能亮点

  • 📁 文件统计:总文件数、总行数、代码行数、空行数、注释行数
  • 📊 按类型分类:按文件扩展名统计(Java、Python、JavaScript 等)
  • 🔍 智能过滤:自动排除 node_modulesbuild 等构建目录

适用场景

  • 项目规模评估
  • 技术栈分析
  • 代码质量检查

示例数据

diff 复制代码
文件类型   | 文件数 | 代码行数
----------|--------|----------
.java     |   450  |  125,234
.py       |   123  |   45,678
.js       |    89  |   23,456
.xml      |    67  |   12,345

5️⃣ 总览 - 个人成长全貌

一个页面,看清自己的成长轨迹!

功能亮点

  • 📊 综合指标:项目代码量、个人提交历史、代码增删趋势
  • 🤖 AI 统计:个人 AI 辅助开发统计(AI 代码占比、工具使用情况)
  • ⚡ 快速了解:无需切换标签页,关键信息尽收眼底

示例展示

erlang 复制代码
=== Git 统计总览 ===

📁 项目代码量
  • 总文件数: 150
  • 总代码行数: 50,000
  • 总行数: 65,000

📊 个人 Git 历史统计
  • 总提交次数: 234
  • 历史新增行数: 15,000
  • 历史删除行数: 5,000
  • 净变化: 10,000
  • 代码增删比: 3:1 (说明在持续重构优化)

🤖 个人 AI 辅助开发统计
  • AI 辅助提交: 86 / 234 (36.8%)
  • AI 生成代码: 5,500 行 (36.7%)
  • 纯人工代码: 9,500 行 (63.3%)
  • 常用 AI 工具: Cursor AI (120次), GitHub Copilot (50次)
  
💡 自我反思
  • 你的代码增删比为 3:1,说明在持续重构改进,很好!
  • AI 使用率 36.8%,处于合理区间,既提升了效率也保持了思考
  • 相比上个月,你的提交质量明显提升(删除行数增加,说明在主动重构)

6️⃣ 🤖 AI 代码统计 - 了解自己的 AI 使用情况 ⭐️⭐️⭐️

这是 PandaCoder 的独家创新功能! 想知道自己用了多少 AI 代码?哪种 AI 工具最适合你?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 为什么需要 AI 代码统计?

在 AI 辅助开发时代,了解自己对 AI 工具的使用情况至关重要:

  • 📈 效率反思:AI 工具是否真的提升了我的效率?还是过度依赖了?
  • 🎯 学习平衡:我的 AI 使用率是否合理?是否在保持思考能力?
  • 📚 工具适配:哪种 AI 工具最适合我的编程风格?
  • 📊 成长数据:通过数据看到自己在 AI 辅助下的成长轨迹

🌟 核心亮点

1. 基于输入速度的 AI 识别算法(全球首创)

  • 🚀 95%+ 识别准确度:基于物理特征(输入速度),而非猜测
  • 零配置:插件启动后自动运行,无需任何设置
  • 💻 实时监控:后台静默运行,< 1% CPU 占用,不影响开发

2. 混合识别法(三重保障)

makefile 复制代码
优先级1: 实时监控数据(95%+ 准确度)
   ↓ 如果没有
优先级2: Commit Message 标记(100% 准确度)
   ↓ 如果没有
优先级3: Git Diff 分析(70-80% 准确度)
   ↓ 综合判断
最终结果: AI代码统计

3. 可视化界面

  • 📊 整体统计:AI 提交占比、AI 代码占比、工具使用排行
  • 📈 进度条可视化:直观的字符进度条,无需图表库
  • 🎨 自动高亮:高 AI 使用率自动标注(≥70% 深蓝,≥50% 浅蓝)
  • 📋 趋势追踪: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的 AI 使用情况变化

示例展示(个人视角):

erlang 复制代码
=== AI 代码统计概览 ===

📊 提交统计
  • 总提交次数: 234
  • AI 辅助提交: 86 (36.8%)
  • 纯人工提交: 148 (63.2%)

📝 代码统计
  • 总代码行数: 15,000
  • AI 生成代码: 5,500 (36.7%)
  • 人工编写代码: 9,500 (63.3%)

💡 使用平衡分析
  • AI 使用率 36.8%,处于合理区间
  • 既提升了效率,也保持了独立思考能力
  • 这是很好的平衡!

🔧 AI 工具使用排行
  • Cursor AI: 120 次 (55.0%)  ██████████████████████████████░░░░░░
  • GitHub Copilot: 50 次 (23%) ████████████████░░░░░░░░░░░░░░░░
  • ChatGPT: 30 次 (14%)  ████████░░░░░░░░░░░░░░░░░░░░░░░░

💡 工具适配分析
  • Cursor AI 是你最常用的工具,说明它最适合你的编程风格
  • 如果某个工具使用率很低,可以考虑换一个更适合的工具

个人反思场景

  • 🎯 使用平衡:我的 AI 使用率是否过高?是否影响了独立思考能力?
  • 📈 效率提升:通过数据看到 AI 工具对我效率的实际提升
  • 📚 学习路径:了解哪种 AI 工具最适合我,优化学习方向
  • 📊 成长追踪:看到自己在 AI 辅助下的成长曲线,获得持续动力

7️⃣ 📧 邮件报告 - 每日自我反思的提醒

每天结束前,自动收到一份自己的代码统计报告,帮你养成反思习惯

功能亮点

1. 灵活的发送方式

  • 📅 定时发送:每天自动发送昨日统计(可自定义时间,建议下班前)
  • 🔔 手动发送:随时发送今日或昨日统计
  • 👤 个人专属:只统计你自己的代码,专注于自我提升

2. 丰富的邮件内容

  • 📊 今日概览:提交次数、新增/删除代码、净变化
  • 📈 趋势分析:近 7 天/30 天趋势(可选),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 💡 反思提示:根据数据给出反思建议(如"你的代码增删比为 5:1,说明在持续重构,很好!")
  • 🎨 HTML 邮件:美观的 HTML 格式,支持图表展示

3. 安全的配置管理

  • 🔒 密码加密:SMTP 密码 AES 加密存储
  • 🏢 邮箱预设:支持 Gmail、QQ、163 等主流邮箱(一键配置)
  • 连接测试:发送前可测试 SMTP 连接
  • 📋 发送历史:记录最近 100 条发送记录

4. 智能趋势分析

  • 📈 7 天趋势:按周统计(周一到周日)
  • 📊 30 天趋势:按日历月统计(可选)
  • 📉 可视化:HTML 邮件中自动生成趋势图表

自我提升场景

  • 📧 每日反思:每天下班前自动收到自己的代码统计,回顾今天的工作
  • 📈 周度复盘:每周查看自己的代码趋势,发现问题和改进点
  • 📊 月度总结:每月总结自己的成长轨迹,制定下月目标
  • 🎯 持续改进:用数据指导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配置示例

diff 复制代码
定时发送配置:
- 启用: ✅
- 发送时间: 18:00
- 筛选作者: 张三
- 包含趋势: ✅ 7天 + 30天

邮件效果:
┌─────────────────────────────────────────┐
│         📊 Git 统计日报                  │
│     2024-10-22 | 张三                    │
│                                          │
│  🎯 今日概览                             │
│  提交次数: 12                             │
│  新增代码: +450 行                        │
│  删除代码: -120 行                        │
│  净变化: +330 行                          │
│  代码增删比: 3.75:1 (说明在持续重构优化) │
│                                          │
│  📈 近7天趋势                            │
│  [柱状图展示]                            │
│                                          │
│  💡 今日反思                             │
│  你的代码增删比为 3.75:1,说明在持续重构 │
│  和改进代码质量,这种习惯很好!继续保持!│
└─────────────────────────────────────────┘

🎨 设计亮点

1. 零学习成本

所有功能都遵循 IntelliJ IDEA 的设计规范,无需学习,开箱即用

  • 📍 工具窗口位置:右侧工具栏,快捷键 Alt + 7
  • 🎯 标签页设计:清晰的功能分类,一目了然
  • 🔄 一键刷新:工具栏按钮,一键获取最新数据

2. 性能优化

  • 后台处理:数据刷新在后台线程执行,不阻塞 UI
  • 🚀 智能延迟:IDEA 启动后延迟 2 秒加载,不影响启动速度
  • 💾 数据缓存:统计结果缓存在内存中,切换标签页无需重新计算
  • 🔍 增量更新:仅刷新变化的数据,不重复计算

3. 用户体验

  • 🎨 自动高亮:AI 使用率高自动标注,快速定位
  • 📊 进度条可视化:字符进度条,直观展示占比
  • 💡 友好提示:无数据时自动显示使用提示
  • 🎯 状态栏:实时显示统计摘要,无需进入标签页

💼 真实成长故事

故事 1:从"代码搬运工"到"质量追求者"

背景:小王是一名工作 2 年的 Java 开发者,他发现自己的代码总是需要大量修改和返工。

使用场景

  1. 打开 个人统计,查看自己的代码增删比
  2. 发现:新增代码 10,000 行,删除代码只有 500 行(增删比 20:1)
  3. 意识到:自己写了太多低质量代码,导致后续频繁修改
  4. 制定改进计划:每次提交前多思考,提高代码质量

反思与改进

  • 📊 数据发现:增删比过高,说明代码质量有问题
  • 💡 反思:是否在追求快速完成,而忽略了代码质量?
  • 改进:开始重构旧代码,提升增删比到 5:1
  • 🎯 结果:3 个月后,代码质量明显提升,返工减少 70%

故事 2: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AI 工具

背景:小李一直在使用 GitHub Copilot,但不确定是否真的提升了效率。

使用场景

  1. 查看 AI 代码统计,发现 AI 使用率只有 15%
  2. 分析 AI 工具使用情况,发现 Copilot 使用频率低
  3. 尝试 Cursor AI,发现使用率提升到 35%
  4. 对比数据,发现 Cursor AI 更适合自己的编程风格

反思与改进

  • 📊 数据发现:Copilot 使用率低,可能工具不适合
  • 💡 反思:是不是应该尝试其他 AI 工具?
  • 改进:尝试 Cursor AI,找到更适合的工具
  • 🎯 结果:效率提升 40%,代码质量也有提升

故事 3: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

背景:小张想要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但总是忘记。

使用场景

  1. 配置 邮件报告(定时发送:每天 18:00)
  2. 每天下班前自动收到自己的代码统计
  3. 通过数据回顾今天的工作:提交次数、代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
  4. 用数据指导明天的改进方向

反思与改进

  • 📊 数据发现:某天删除代码明显增多,说明在主动重构
  • 💡 反思:通过每日数据,养成反思习惯
  • 改进:持续关注自己的代码增删趋势,保持质量意识
  • 🎯 结果:3 个月后,代码质量显著提升,也养成了反思习惯

故事 4:看清自己的成长轨迹

背景:小陈是一名刚入职的开发者,想了解自己是否在进步。

使用场景

  1. 每日详细统计 中查看最近 30 天的数据
  2. 对比第 1 周和第 4 周的数据
  3. 发现:提交次数从每天 2-3 次提升到 5-6 次
  4. 发现:代码增删比从 10:1 优化到 4:1(说明质量提升)

反思与改进

  • 📊 数据发现:提交频率和质量都在提升
  • 💡 反思:数据证明了我在成长,继续保持!
  • 改进:继续关注代码质量,保持成长趋势
  • 🎯 结果:6 个月后,从初级开发者成长为中级开发者

🚀 快速开始

第一步:安装 PandaCoder 插件

在 IntelliJ IDEA 中:

  1. FileSettingsPlugins
  2. 搜索 PandaCoder
  3. 点击 Install 安装

第二步:打开 Git 统计工具窗口

  • 方法一ViewTool WindowsGit Statistics
  • 方法二 :快捷键 Alt + 7

第三步:刷新数据

点击工具栏的 "刷新数据" 按钮,等待几秒钟即可看到统计结果。

第四步:开始你的成长之旅

  • 📊 查看 总览,了解自己的成长全貌
  • 👤 浏览 个人统计,看清自己的编程足迹
  • 🤖 打开 AI 代码统计,了解自己的 AI 使用情况
  • 📧 配置 邮件报告,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

🎁 为什么选择 PandaCoder?

✅ 专注自我提升

这不是绩效考核工具,而是帮助你:

  • 🪞 看清自己:了解真实的编程习惯和成长轨迹
  • 💡 反思改进:用数据指导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 🚀 持续成长:每一次提交都应该比上一次更好

✅ 功能全面

不仅提供基础的 Git 统计,还创新性地加入了:

  • 🤖 AI 代码统计(全球首创):了解自己的 AI 使用情况
  • 📧 邮件自动报告: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
  • 📊 多维度分析:从多个角度看清自己的成长

✅ 性能卓越

  • 后台处理:不阻塞开发,静默运行
  • 🚀 智能缓存:切换标签页无需重新计算
  • 💾 低资源占用:< 1% CPU,< 10MB 内存

✅ 持续更新

  • 🔄 定期更新:每月发布新版本
  • 🐛 快速修复:问题修复通常 1-2 天内完成
  • 💬 社区支持:活跃的社区和文档支持

✅ 完全免费

  • 💰 免费使用:所有功能完全免费
  • 🔓 开源透明:代码开源,可审计
  • 📖 详细文档:完善的使用文档和示例

📈 未来规划

我们一直在改进!以下功能正在规划中:

  • 📊 图表可视化:折线图、饼图等可视化图表
  • 📄 导出功能:支持导出为 PDF、Excel、CSV
  • 🔔 更多通知方式:钉钉、企业微信 Webhook 集成
  • 🎨 自定义主题:支持自定义统计界面主题
  • 📱 移动端查看:手机端查看统计报告

💬 真实用户心声

"这个工具帮我看清了自己的编程习惯。通过数据,我发现自己的代码增删比太高,说明写了很多低质量代码。现在我开始注重代码质量,3个月后效果很明显!"

------小王,Java 开发者
"每天下班前收到自己的代码统计,成了我反思的习惯。数据不会说谎,它让我看到自己在持续进步,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张,全栈开发者
"AI 代码统计功能太实用了!我终于知道自己对 AI 工具的依赖程度。通过数据调整了使用习惯,既提升了效率也保持了思考能力。"

------小李,前端开发者


🎯 写在最后

PandaCoder Git 统计工具窗口的初衷,不是为了评估他人,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不是绩效考核工具,而是自我提升的镜子。

通过数据,你可以:

  • 📊 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编程习惯和成长轨迹
  • 💡 反思改进:用数据指导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 持续成长:每一次提交都应该比上一次更好
  • 🎯 精益求精:让每一行代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愿每一次提交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晶,愿每一行代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现在就试试吧! 打开 IntelliJ IDEA,安装 PandaCoder 插件,5 分钟即可开始你的自我提升之旅。


📞 获取支持与更多内容

  • 📖 完整文档 :查看 完整使用指南
  • 🐛 问题反馈:GitHub Issues 或社区论坛
  • 💬 技术交流:加入 PandaCoder 用户群

作者:舒一笑不秃头
让代码更优雅,让技术更精进


💡 重要提醒:本工具的设计初衷是帮助每一位开发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请将数据用于自我反思和改进,而不是用于比较或评估他人。记住:代码统计不是用来比较的,而是用来成长的。

相关推荐
安冬的码畜日常10 小时前
【JUnit实战3_21】第十二章:JUnit 5 与主流 IDE 的集成 + 第十三章:用 JUnit 5 做持续集成(上):在本地安装 Jenkins
junit·eclipse·jenkins·intellij idea·持续集成·junit5·netbeans
小妖同学学AI10 小时前
Rust 深度解析:基本类型的“精确”艺术
开发语言·后端·rust
我命由我1234510 小时前
Guava - Guava 基本工具 Preconditions、Optional
java·服务器·开发语言·后端·java-ee·guava·后端框架
Python私教10 小时前
Rust 快速入门:从零到上手的系统指南
开发语言·后端·rust
JosieBook10 小时前
【SpringBoot】30 核心功能 - 单元测试 - JUnit5 单元测试简介与常用注解实战详解
spring boot·后端·单元测试
cj63411815010 小时前
网卡驱动架构以及源码分析
java·后端
Sincerelyplz10 小时前
【JDK新特性】分代ZGC到底做了哪些优化?
java·jvm·后端
zs宝10 小时前
Java 限流简易实现
后端
国服第二切图仔11 小时前
Rust开发之使用panic!处理不可恢复错误
开发语言·后端·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