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周,我的工作重心从内部构思转向了外部验证,迈出了产品与真实世界接触的关键第一步。如果说上周是在绘制精密的"航海图",那么这一周就是扬帆起航,去探索未知海域,并根据实际的"风浪"来调整航向。
从开发环境到用户手中:里程碑式的发布
本周最主要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将产品的第二版本成功上传至了App Store,并同步开源到了GitHub。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心理上的重要转折点------产品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原型,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供任何人下载、使用和评判的公开作品。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极佳的学习。尤其是针对上周重点探讨的 "为谁而做" 问题,我在这个版本中对特别功能进行了大幅调整。我放弃了之前那种试图满足所有用户的"大杂烩"设计,而是根据初步确定的"慢性病长期管理者"这一核心用户画像,将功能聚焦于他们的高频刚需------用药提醒与病程记录。界面变得更加简洁,操作路径也大大缩短。
(图2:新版本"独爱"功能界面与旧版本的对比图) [在此处插入图片:左右对比图,左侧是旧版复杂界面,右侧是新版聚焦于用药和病程记录的简洁界面]

意料之外的收获:测试的价值远超想象
在准备上传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未经充分测试的产品,就像一封没贴邮票的信,永远无法可靠地抵达用户。 因此,我投入了大量时间进行系统化的测试。
- 技术测试: 我充分利用了苹果自带的TestFlight平台,邀请了一批初期用户进行内部测试。这帮助我捕捉到了在模拟器上难以发现的性能问题和设备兼容性bug。
 - 用户测试: 尽管目前的测试用户数量还不算庞大,但我坚持与每一位愿意提供反馈的用户进行深度交流。这个过程带来了远超预期的宝贵洞察。
 

这些真实的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产品设计中那些自以为是、一厢情愿的盲点。它让我更加坚信,产品是"用"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展望:确立可持续的迭代节奏
经过这一周的实践,我为自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未来以每两周一个版本的节奏进行迭代。 这个节奏既保证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开发和测试,又能快速响应用户反馈,让产品持续进化。

回顾这一周,从上传App Store到收获用户反馈,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上周的结论:在AI时代,产品的核心竞争壁垒不再是功能的堆砌,而是对核心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和快速验证、迭代的能力。 我将继续秉持"少即是多"的原则,带着从真实世界收集到的声音,投入到下一个为期两周的冲刺中。真正的旅程,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