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系统概述
1. 定义与演进
- 定义:通信系统(通信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连接起来,通过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演进历程 :
- 接入方式:从Modem拨号→光纤路由器千兆接入→无线Wi-Fi千兆接入→5G移动终端高速接入。
- 传输速率:核心层接口从GE/10GE(1Gb/s)提升至40GE/100GE甚至400GE。
- 网络结构:从简单总线网络→复杂异构多层次结构→5G虚拟化服务化架构。
2. 核心特征
- 高速化:光纤传输、5G技术支撑高带宽需求。
- 多样化接入:有线(光纤)、无线(Wi-Fi、5G)并存。
- 智能化发展: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软件定义网络(SDN)推动灵活部署。
考点:通信网络演进的核心驱动力是传输速率提升和接入方式多元化。
二、通信系统网络架构
1. 局域网网络架构
| 架构类型 | 组成与特点 | 适用场景 | 优缺点 |
|---|---|---|---|
| 单核心架构 | 1台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VLAN内二层转发,VLAN间三层路由 | 小型园区网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单点故障、扩展性差 |
| 双核心架构 | 2台核心三层交换机;支持VRRP/HSRP网关冗余;服务器双连接 | 中型企业网 | 优点:高可靠性、负载均衡 缺点:投资高、易形成路由环路 |
| 环型架构 | 多台核心交换机构成RPR环;50ms自愈保护;双向带宽复用 | 工业控制网络 | 优点:光纤资源节省、高QoS 缺点:多环互通困难、路由冗余复杂 |
| 层次架构 | 核心层(高速转发)+汇聚层(流量控制)+接入层(用户接入) | 大型园区网/校园网 | 优点:易扩展、故障分级排查 缺点:设备成本高、层级管理复杂 |
协议应用:
- 冗余协议:VRRP(网关冗余)、STP(防环)、LACP(链路聚合)
- 路由协议:OSPF(动态路由)、RIP(小型网络)
典型考题 :
双核心局域网如何解决单点故障问题?
答:通过VRRP/HSRP协议实现网关冗余,核心设备互备,故障时自动切换路径。
2. 广域网网络架构
| 架构类型 | 拓扑特征 | 冗余机制 | 适用场景 |
|---|---|---|---|
| 单核心广域网 | 1台核心路由器直连各局域网;子网间通过核心设备互访 | 无 | 小型分支机构互联 |
| 双核心广域网 | 2台核心路由器;局域网互访需经双核心;支持多路径选择 | 网关负载均衡 | 中型企业跨地域互联 |
| 环型广域网 | 多台核心路由器成环;域内路由通过环结构 | 环路控制协议 | 城域网络(如银行系统) |
| 半冗余广域网 | 网状拓扑;任意节点≥2条链路 | OSPF动态路由 | 大型企业复杂网络 |
| 对等子域 | 划分2个子域;域内半冗余互连;域间通过高速链路汇总路由 | BGP路由控制 | 跨区域合作网络(如省际政务) |
| 层次子域 | 多级子域(骨干/分布/接入);低层子域互访需经高层 | OSPF分层路由 | 全国性企业网络(如电力系统) |
设计要点:
- 带宽规划:子域间链路带宽需高于域内。
- 路由策略:层次子域采用OSPF分层路由,对等子域用BGP控制域间路由。
- 风险:路由环路、非法路由发布(需边界设备高性能过滤)。
考点:层次子域广域网的核心特征是低层子域互访依赖高层子域,扩展性强但路由控制复杂。
3. 移动通信网网络架构
- 演进阶段 :
2G/3G :基于物理网元(基站控制器BSC)→ 4G :扁平化架构(eNodeB直连核心网)→ 5G:服务化架构(SBA)+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 5G核心架构 :
- 控制面:SBA微服务设计(如AMF/SMF/UPF分离)。
- 用户面:UPF下沉至边缘(降低时延)。
- 关键技术:网络切片(按需定制虚拟子网)、MEC(移动边缘计算)。
典型考题 :
5G网络切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答:为不同业务(eMBB/uRLLC/mMTC)提供隔离的虚拟子网,满足差异化SLA需求(如自动驾驶需低时延切片)。
4. 存储网络架构
| 类型 | 技术原理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SAN | 块级存储;FC/iSCSI协议 | 高性能、低延迟;适合数据库 | 金融核心交易系统 |
| NAS | 文件级存储;NFS/CIFS协议 | 易扩展、共享访问;适合非结构化数据 | 企业文件共享 |
| 对象存储 | REST API访问;元数据管理 | 无限扩展、高耐用性;适合云原生应用 | 云存储/大数据分析 |
融合趋势:超融合架构(HCI)整合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简化管理。
5. 软件定义网络架构(SDN)
- 核心思想 :控制与转发分离,集中控制器(如OpenDaylight)全局调度流量。
- 三层架构 :
- 应用层:网络APP(负载均衡、安全策略)。
- 控制层:SDN控制器(OpenFlow协议管理交换机流表)。
- 基础设施层:物理/虚拟交换机(仅执行转发)。
- 优势 :
- 网络可编程性(动态调整策略)。
- 资源虚拟化(Overlay网络隔离租户)。
- 自动化运维(减少人工配置错误)。
考点:SDN的核心价值是通过集中控制实现网络灵活性与自动化管理,OpenFlow是其核心协议。
三、考点与考题汇总
- 局域网双核心架构:VRRP实现网关冗余,解决单点故障(考题示例)。
- 广域网层次子域:低层子域互访需经高层,OSPF分层路由(易考拓扑设计)。
- 5G网络切片:按业务需求定制虚拟子网(如uRLLC切片支持自动驾驶)。
- SAN vs NAS:块级存储(SAN)适合高性能数据库,文件存储(NAS)适合共享访问。
- SDN核心思想:控制与转发分离,OpenFlow协议实现流表控制(必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