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自己

我确认自己是有两面性。

一面,是面对真实的现实世界所表现的行为;

这里成为【社会我】。

另一面,则是面对本心所表现出来的。

我把他称为【本我】。

这两面存在冲突,而且时不时地会针锋相对的局面。

双方对大脑的争夺,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情况?

做真实的自己,真的很难。

它需要克服外界的干扰,同时还要遵守世俗的规则,在彼此冲突的时候,又要去平息两者的争斗,调节彼此的矛盾。

这时就反而就是在内耗自己的精力。

另一个自己,你可以看见他,任其自然生长。

但,你不可放纵他,任其无序绽放。

这种拉扯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emo的漩涡里。

那我该如何做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

一、界定两个不同我的边界

为内心的本真保留专属的"自留地",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释放真实的自己。可以是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光,在文字世界里安放对理想的憧憬;可以是周末的徒步旅行,在自然中卸下社交的伪装;也可以是与挚友的坦诚交谈,毫无顾忌地倾诉内心的烦恼。

同时,在需要扮演社会角色的场景中,明确自己的底线与目标,将妥协视为实现长远价值的手段,而非对本真的背叛。

当边界清晰时,我们便不会因角色的切换而陷入混乱,也能避免两个"我"的正面冲突。

二、打通两个自我的沟通

当两个"我"产生分歧时,不要急于否定其中一方,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理性分析。

问问自己:现实的要求是否真的无法兼顾本心?内心的渴望是否具备落地的条件?

比如,当工作与热爱发生冲突时,不必急于辞职追梦,也不必彻底放弃热爱,可以尝试将热爱转化为副业,在积累资源的同时保持热情;

当社交压力与独处需求相悖时,不必强迫自己融入所有圈子,学会礼貌拒绝不必要的社交,为独处预留时间。

通过理性沟通,我们往往能找到兼顾双方的折中方案,让冲突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三、以观察者身份来监督

内心的本真需要呵护,但不能放任其无序生长,否则会陷入任性妄为的误区;

现实的规则需要遵守,但不能过度压抑本心,否则会在麻木中失去自我。

我们可以定期进行自我反思,记录内心的情绪变化,当发现自己过度迎合现实而感到压抑时,及时通过兴趣爱好调节心态;

当意识到自己过于放纵本真而脱离实际时,主动回归现实承担责任。

这种动态的自我觉察,能让我们在两个"我"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陷入内耗的恶性循环。

同时,启动观察者模式,当出现冲突时采用预备案来处理。

做真实的自己从来不是一场非此即彼的战斗,而是一场与自我的和解之旅。

我们不必因内心的冲突而焦虑,也不必因现实的妥协而自责。

当我们学会界定边界、理性沟通、保持觉察,便能让"社会我"与"本我"和谐共处,在遵守世俗规则的同时,守护好内心的热爱与纯粹。

从此,那些曾经消耗精力的内心争斗,终将转化为滋养自我成长的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从容、更坚定。

相关推荐
tokepson21 小时前
我目前所理解的“生成式认知主体”
思考·生活·记录·认知探索·生成式认知主体
鲨鱼辣椒_TUT5 个月前
开发认知提升
思考
公众号:网瘾少年之路7 个月前
关于读完《毛泽东选集》的一些思考迭代
思考
逆水寻舟7 个月前
为什么ASCII的A是65[特殊字符]
思考
AI完全体10 个月前
【读书与思考】历史是一个好东西
思考·读书
-夏夜凉月-1 年前
安全边际篇
思考·金融·读书·1024程序员节
-夏夜凉月-1 年前
羊毛群的商业逻辑
思考·生意·商业逻辑
财阀悟世1 年前
2024-05-29 架构-程序设计-思考
思考·架构·软件设计
learndiary2 年前
开源项目生存现况:xz投毒事件引发的思考与GNU tar维护挑战
linux·思考·开源·tar·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