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画布类型编辑器项目,历史记录技术方案调研

最近在做一个在线PPT编辑器,其中状态管理用到了Zustand,撤销重做功能用的是zundo,编辑器类型的项目一般都会有历史记录功能,但是记录用户的操作有哪些方案呐?

主流技术方案对比

目前,业界主要有三种实现思路:命令模式状态快照(备忘录模式)和差异-补丁(Diff-Patch)

方案一:命令模式 (Command Pattern)

这是实现撤销/重做功能最经典、最正统的设计模式。

  • 核心思想:

    将用户的每一个"操作"封装成一个包含execute(执行)和undo(撤销)方法的命令对象。

  • 数据结构:

    使用两个栈:undoStack(撤销栈)和redoStack(重做栈)。

  • 工作流程:

    1. 执行操作: 用户执行一个新操作(如"添加矩形")。
    2. 创建一个AddRectangleCommand对象。
    3. 调用command.execute()来执行该操作(更新画布状态)。
    4. 将该command压入undoStack
    5. 撤销 (Undo):
    6. undoStack弹出一个command
    7. 调用command.undo()
    8. 将该command压入redoStack
    9. 重做 (Redo):
    10. redoStack弹出一个command
    11. 调用command.execute()
    12. 将该command压入undoStack
  • 优点:

    • 内存占用低: 只存储"操作"本身,而不是完整的画布状态。
    • 逻辑清晰: undoexecute逻辑高度内聚,易于理解和测试。
    • 高性能: undo/redo操作通常很快,因为它们只执行逆向/正向操作。
  • 缺点:

    • 实现复杂度高: 必须为每一个 可撤销的操作(移动、缩放、变色、删除、组合...)编写一个具体的Command类及其undo逻辑。
    • undo的实现难度: undo操作(如"撤销删除")可能需要存储被删除对象的状态,这会增加命令对象的复杂度。

方案二:状态快照 (State Snapshots / Memento Pattern)

这是一种实现上更简单粗暴,但在特定场景下非常有效的模式。

  • 核心思想:

    在每次"有效操作"结束时,将整个画布的完整状态(通常是JSON数据)序列化并存储起来。

  • 数据结构:

    一个数组(historyStack)和一个指针(currentIndex)。

  • 工作流程:

    1. 执行操作: 用户完成操作(如拖拽结束)。
    2. 获取当前画布的完整状态newState
    3. newState添加到historyStackcurrentIndex的位置。
    4. currentIndex加一。
    5. 撤销 (Undo):
    6. currentIndex减一。
    7. historyStack[currentIndex]获取previousState
    8. previousState完全覆盖当前画布状态并重新渲染。
    9. 重做 (Redo):
    10. currentIndex加一。
    11. historyStack[currentIndex]获取nextState
    12. nextState覆盖当前状态并重新渲染。
  • 优点:

    • 实现简单: 核心逻辑与业务操作解耦。历史记录系统不需要"理解"什么是"移动",什么是"变色",它只负责保存和恢复状态。
    • 绝对可靠: 只要状态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正确的,undo/redo就绝对不会出错。
  • 缺点:

    • 内存占用极大: 如果画布状态有10MB,100步历史就是1GB内存。这在Web端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 性能瓶颈: 序列化/反序列化/深拷贝大型状态对象(Deep Clone)可能非常耗时,导致UI卡顿。

方案三:增量差异 (Diff-Patch)

这是快照模式的进一步演进,也是目前在React等状态驱动框架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方案。

  • 核心思想:

    结合了命令模式(只存变化)和快照模式(不关心操作逻辑)的优点。它不存储完整的状态,也不存储操作命令,而是存储两个状态之间的差异(Diff/Patch)。

  • 数据结构:

    undoStack(存储逆向Patch)和redoStack(存储正向Patch)。

  • 工作流程:

    1. 执行操作:
    2. (操作前)记录当前状态 State A
    3. (操作后)生成新状态 State B
    4. 计算差异: Patch (A -> B)(正向补丁)和 Inverse Patch (B -> A)(逆向补丁)。
    5. Inverse Patch压入undoStack
    6. Patch压入redoStack(或在undo时再计算)。
    7. 撤销 (Undo):
    8. undoStack弹出Inverse Patch
    9. 将该补丁Apply 到当前状态,使其回退到State A
    10. 重做 (Redo):
    11. redoStack弹出Patch
    12. 将该补丁应用到当前状态,使其前进到State B
  • 优点:

    • 内存与性能均衡: 内存占用远小于全量快照(只存Diff),实现复杂度远低于命令模式(自动生成Diff和Patch)
  • 缺点:

    • Diff/Patch的开销: 如果一次操作改变了状态树的很多部分,计算Diff和生成Patch本身也可能有性能开销(但通常快于深拷贝)。
    • 依赖库: 通常需要依赖一个健壮的Diff/Patch库

方案对比总结

特性 命令模式 (Command Pattern) 状态快照 (State Snapshot) 增量差异 (Diff-Patch)
核心 存储"操作" 存储"完整状态" 存储"状态差异"
内存占用 极低 极高 较低
性能开销 undo/redo极快 存取时开销大 (深拷贝/序列化) 存取时有Diff/Patch计算开销
实现复杂度 极高 (需实现所有undo逻辑) 极低 中等 (需依赖Diff库)
适用场景 性能和内存要求苛刻的复杂应用 状态简单的小型应用 现代前端框架 (React/Vue) ,状态驱动型应用
相关推荐
省四收割者2 小时前
GitHub Action工作流语法
笔记·github
程序猿追2 小时前
异腾910B NPU实战:vLLM模型深度测评与部署指南
运维·服务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架构
拜晨2 小时前
使用motion实现小宇宙贴纸墙效果
前端·交互设计
拜晨2 小时前
使用motion实现小宇宙节目广场的效果
前端·交互设计
知花实央l2 小时前
【Web应用实战】 文件上传漏洞实战:Low/Medium/High三级绕过(一句话木马拿webshell全流程)
前端·学习·网络安全·安全架构
华仔啊2 小时前
JavaScript + Web Audio API 打造炫酷音乐可视化效果,让你的网页跟随音乐跳起来
前端·javascript
鸡吃丸子2 小时前
SEO入门
前端
QT 小鲜肉2 小时前
【Git、GitHub、Gitee】按功能分类汇总Git常用命令详解(超详细)
c语言·网络·c++·git·qt·gitee·github
檀越剑指大厂3 小时前
【Nginx系列】Tengine:基于 Nginx 的高性能 Web 服务器与反向代理服务器
服务器·前端·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