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与消费电子
- 华为推出 Mate 70 Air,以 6.6 毫米的机身厚度成为品牌史上最薄机型。该机型搭载麒麟 9020A/B 处理器,融合 Wi-Fi 7 与自研技术优化信号表现,配备 7 英寸高刷屏与 4000 尼特峰值亮度,兼顾轻薄设计与续航能力,起售价 4199 元。

- 摩根士丹利透露,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预计在 2026 年下半年亮相。新机将采用 2400 万像素屏下自拍摄像头,取消 Face ID 功能,延续轻薄设计思路;此外,iPhone 18 Air 计划新增 48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维持 6.5 英寸中屏尺寸与横向跑道式外观。
- 小鹏在科技日活动中公开 IRON 人形机器人的内部机械结构,回应了此前 "内藏真人" 的质疑。这款机器人搭载 3 颗图灵 AI 芯片与全固态电池,算力达到 2250TOPS,计划于 2026 年底实现量产,瞄准工业与家庭两大应用场景。
二、AI 与云计算
-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宣布,公司 2025 年年化收入预计将突破 200 亿美元,2030 年目标锁定数千亿美元。目前该公司估值已达 5000 亿美元,核心收入来源为 ChatGPT 订阅服务与企业级解决方案,日活跃用户数量超 1.2 亿。
- 百度发布十大科技前沿成果,覆盖 AI 大模型、自动驾驶、数字人等多个领域,包括自回归多模态大模型、跨层级训推一体 AI 基建等关键技术。其中,文心数字人参与的直播间单场 GMV 突破 5500 万元,运营效率全面优于真人主播。
- IBM 计划裁员约 2700 人,将资源集中投向 AI 与区块链服务领域。同时,该公司推出 "数字资产天堂" 平台,支持 40 条区块链网络与量子安全存储功能,主要面向政府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三、行业动态与政策
- 受 AI 服务器需求激增影响,DRAM 现货价格在一周内上涨幅度达到 30%,DDR5 芯片出现市场供应短缺。威刚等厂商已暂停报价,三星、SK 海力士正加速转向 HBM 产能布局,预计短缺状况将持续至 2026 年。
- 苹果就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与《数字服务法案》(DSA)提出异议,认为两项法案存在矛盾,要求开放应用外链的同时却削弱了隐私保护力度。欧盟方面明确表示 "无废除 DMA 的计划",双方已进入法律层面的对峙阶段。
- 小红书通过旗下子公司完成对东方电子支付的全资收购,正式获得支付业务相关牌照,为其电商业务构建闭环生态提供了关键支撑。
四、前沿技术突破
- 谷歌旗下 Willow 量子处理器成功运行 "量子回声" 算法,运算速度较超级计算机 "前沿" 快 1.3 万倍,首次实现可验证的量子计算优势。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量子纠错的核心瓶颈,为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可能。
- 索尼研发出基于 AI 的车载预警技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路况 "透视" 功能,能够提前识别盲区潜在危险。该公司车载音频与传感器业务在华业绩同比增长 25%。
-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工业网络 5G 通信技术通用要求》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全球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技术规范支持。
五、区域科技进展
- 微能生命科技研发的 VPD/FC01002 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山东省首个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干细胞药物。该药物由陈香美院士团队联合开发,预计 2027 年实现上市。
- 2025 青岛国际人才周吸引 640 余名中外嘉宾参与,现场完成 5 个重点项目签约,覆盖生物技术、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欧洲科学院院士斯拜罗斯・阿格图斯的微藻培养技术项目正式落地,将助力绿色材料产业发展。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 6 所高校入选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海尔智家、海信视像分别获批智慧家庭与显示终端专利池项目,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六、可持续科技
- 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科技企业纷纷加大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投资,以满足数据中心的清洁能源供电需求。亚马逊计划 2039 年前部署 5GW 容量的 SMR,谷歌则与 Kairos Power 合作开发 2030 年投运的反应堆项目。
- 国际能源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 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达到 38%,首次超越煤炭成为最大电力来源,其中光伏与风电是主要推动力量。
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