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ySQL 配置文件

2. MySQL 服务器数据目录

3. 一般查询日志和慢查询日志
在配置文件中进行日志控制:
bash
[mysqld]
# 日志写入表和文件
log_output=FILE,TABLE
# 开启一般查询日志
# general_log=1
# 指定一般查询日志的文件名
# general_log_file=/var/lib/mysql/general.log
# 开启慢查询日志
slow_query_log=1
# 指定慢查询日志的文件名
# slow_query_log_file=/var/lib/mysql/slow_query.log
运行时的日志控制:
sql
-- 动态配置 通用查询日志 和 慢查询日志 的输出目的地
SET GLOBAL log_output = [FILE, TABLE, NONE]
-- 动态配置 通用查询日志
SET GLOBAL general_log = [OFF,ON];
-- 动态配置 慢查询日志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 = [OFF,ON];
运行时查看日志的配置信息:


注意事项:
-
如果必须开启这两种日志,推荐使用 FILE 方式,因为它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最小。
-
写入 TABLE,虽然便于查询和分析(使用客户端与 SQL 语句来筛选和查看日志),但性能开销较大,因为每次日志记录都是一次数据库写入操作,通常仅用于临时调试。
-
即使已经配置开启了通用查询日志和慢查询日志,如果 log_output 设置为 NONE,那么也不会有任何日志被记录。
-
通用查询日志和表输出会带来巨大性能开销。
慢查询日志详解:
执行时间超过 long_query_time 的所有查询都会被记录,默认 10s。

这在需要进行 SQL 优化时非常关键。通常使用 mysqldumpslow 这个客户端程序来分析慢查询日志,并结合 EXPLAIN 命令来获取执行计划。
该日志在默认情况下,不记录 DDL 语句,并且只记录使用索引的查询。如果配置使其记录不使用索引的查询,最好使用 log_throttle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控制未使用索引的查询的记录频率,否则日志将急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