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最大传输单元 ,,, 一个网络层数据包在一次传输中能够通过的数据链路所允许的最大尺寸,,
如果ip数据报太大了,,就需要被分割,,也就是被分片
什么是分片:
- 一个大的ip数据报,,被分为若个个小的分片,,每一个分片都带着 ip的头部信息,还有分片的
偏移量offset, - 如果目标地址收到了任意一个分片的消息,,就会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完了之后,,还是有别的分片没有到达,,就会把这些分片全扔掉
这就是IP的分片与重组
IP地址: ip地址是设备和网络 连接的一个 标识,,,一个路由器可以有多个这种连接点,,,
路由器要在各个不同的网络中做分组转发,,所以一般有两个ip及以上
子网:
- 这些ip前缀都是一样的 ===》 具备同样的子网号
- 在内网中,,,分组的收发不需要借助于路由器,,,可以借助于交换机
子网聚集: 不同的子网,对应不同的ip,,但是同一个机构下面的不同的部门的ip的前缀(网络号的前缀)可能是一样的,只是后面几位网络号不同,,因为是不同的部门。。。如果最外层的路由去监听ISP(网络服务商)转过来的数据,,如果是根据 不同部门的网络号,去转,,那么这个路由表的表项就会很多,,,如果将这些部门的网络集中成一个表项,,,通过这一个表项进行转发,,这个就是子网聚集
回路地址: 也就是127.x.x.x 也就是127开头的地址,到了ip层之后,又会自己返回来,,这种叫回路地址,也叫测试地址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由 0 和 1 组成,,, ip的前部分是网络号,,ip的后部分是主机号,,子网掩码如果为1的位数,就表示这个ip地址的网络号,为0就是主机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网络地址转换
设备一般都是内网ip,,离开内网就需要将内网的ip+端口,,映射到外网的某个端口上,,,当数据返回回来的时候,,通过这个外网对应的端口 ,,去NAT转换表 找对应的内网ip+端口,,,将数据转发过去,,
主动发的时候没有没问,但是被动接收的时候,,路由器会不知道这个数据应该丢到内网的那个应用上,就会被丢掉,,所以有一个内网穿透的概念
Nat穿越:
- 静态配置好,,把nat表写死
- UPnP协议,,这个协议允许内网这些设备去查询相应的表项,去增加,或者删除

- 使用中继服务,,但是需要提前将内网设备主动跟中继连接,,这样中继才知道把消息转给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