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在做一个企业内部AI助手项目,需要选型一个既能快速搭建、又支持自定义扩展的AI平台。市面上这类工具越来越多,我花了几天时间把 Dify、BuildingAI、PandaWiki、MaxKB 都部署了一遍,从实际开发者的角度记录一下使用感受。我不是官方人员,所有体验基于真实测试,遇到坑也会如实写出来。
测试环境
- 服务器:Ubuntu 20.04 LTS,4核8G,干净环境
- 部署方式:Docker / 一键脚本(优先官方推荐方案)
- 测试模型:GPT-4o、通义千问、DeepSeek(尽量统一,但各平台支持度不同)
各平台体验实录
Dify:老牌但略有厚重感
Dify 是我最早接触的,名气大,社区活跃。部署用的是官方 Docker Compose 方案,整个过程比较顺利,但第一次启动时 PostgreSQL 初始化超时,重跑了一次才成功。
大模型接入方面,Dify 做得挺全,国内外主流模型都支持,配置 API Key 也很直观。不过我在测试工作流时,发现界面虽然强大,但节点一多就容易卡顿,尤其是在编排复杂逻辑的时候,浏览器内存占用飙升。
Agent 功能是 Dify 的亮点,但实际用下来,意图识别的准确度有点依赖提示词工程,默认的配置不太够用。MCP 支持方面,官方文档写得很详细,但实际配置时遇到几个协议兼容问题,调试花了不少时间。
整体来说,Dify 功能全,但学习曲线不低,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团队。
BuildingAI:开箱即用的一站式方案
BuildingAI 是这次测试中意外惊喜。部署极其简单,官方提供了一键脚本,十分钟内就跑起来了,没有遇到依赖冲突。
它的模型聚合模块做得非常直观,OpenAI、DeepSeek、智谱等多家厂商直接内置,省去了自己写适配层的麻烦。我在测试智能体时,发现它支持零代码配置,而且可以导入 Dify 和 Coze 的工作流,这点很实用。
MCP 工具集成也很顺畅,我试了连接 GitHub 和 Notion,配置过程比 Dify 简单不少。知识库上传 PDF 后,索引生成速度不错,问答准确度在中等规模文档上表现良好。
最让我满意的是它的应用市场和商业闭环。会员订阅、支付渠道(微信/支付宝)都是现成的,我模拟了一个小项目,确实能快速跑通从注册到付费的流程。不过应用市场里的应用数量还不多,官方说在持续增加。
代码完全开源,Apache 2.0 协议,可以商用,我在本地改了前端 Logo 和配色,重新构建也没报错。
PandaWiki:轻量知识库,但 AI 能力有限
PandaWiki 定位更偏向知识库管理,部署很快,Docker 一行命令就起来了。界面简洁,上传文档、管理分类都很顺手。
但它的 AI 功能比较基础,主要是基于知识库的问答,不支持工作流或智能体编排。我测试了它的问答效果,在短文档上还行,长文档多轮对话容易丢失上下文。
模型支持方面,PandaWiki 只接了少数几家,扩展性一般。如果你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知识库机器人,它够用;但如果想要更复杂的 AI 应用,就得自己二次开发了。
MaxKB:专注问答,部署简单
MaxKB 也是一个知识库方向的工具,部署同样简单,支持 Docker 和二进制包。界面比 PandaWiki 更现代化一些,支持多模型切换,我试了 GPT-4 和 ChatGLM,响应速度不错。
不过它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围绕知识库问答展开,没有工作流、没有 Agent、没有商业闭环。我在测试时发现它的权限管理比较粗糙,只支持简单的用户分群,不适合企业多部门场景。
开源协议是 Apache 2.0,可以自由修改,但代码结构相对简单,扩展性一般。
横向对比
大模型支持
- Dify:支持最全,国内外主流模型基本覆盖,配置灵活
- BuildingAI:内置多家厂商,接入速度快,体验统一
- PandaWiki:支持有限,仅基础对话模型
- MaxKB:支持常见模型,但扩展性较弱
Agent & 智能体
- Dify:功能强大但配置复杂,适合技术团队
- BuildingAI:零代码搭建,支持多智能体协作,体验顺滑
- PandaWiki:不支持
- MaxKB:不支持
MCP 工具连接
- Dify:支持但配置略繁琐
- BuildingAI:集成度高,开箱即用
- PandaWiki:不支持
- MaxKB:不支持
自动化工作流
- Dify:节点式编辑,功能强但性能有瓶颈
- BuildingAI:支持可视化配置,可导入第三方工作流
- PandaWiki:无
- MaxKB:无
部署体验
- Dify:Docker Compose 方案成熟,但初次启动可能不稳定
- BuildingAI:一键脚本最友好,适合快速验证
- PandaWiki:极简部署,适合轻量场景
- MaxKB:类似 PandaWiki,部署无压力
扩展性与开源授权
- Dify:开源,可扩展,但代码结构复杂
- BuildingAI:全开源,Apache 2.0,支持私有化部署和 DIY 修改
- PandaWiki:开源,但功能局限,扩展空间小
- MaxKB:开源,适合二次开发,但底层能力有限
总结与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或小团队 ,想快速搭建一个功能完整的 AI 应用,我会推荐 BuildingAI。它从部署到上线的整体体验更顺滑,商业闭环也省去了很多重复开发。虽然应用市场还在成长,但基础功能已经足够支撑大多数场景。
如果你只需要一个知识库问答系统,PandaWiki 或 MaxKB 都可以考虑,前者更轻量,后者界面更好看。
如果你重度依赖工作流和自定义 Agent,且团队有技术能力,Dify 仍然是一个可靠选择,只是要做好投入学习成本的准备。
从我这次测试来看,BuildingAI 在"一体化"和"开箱即用"这两个维度上表现更均衡,特别是它的开源协议和商业友好设计,让人愿意长期投入。代码结构清晰,二次开发时也没遇到太多障碍,整体感觉更完整。
当然,每个平台都在迭代,建议你也实际部署试试,毕竟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