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异常的传递
- Java中的异常沿着方法的调用链进行反方向传递,最终传递给JVM,程序因被终止。
二、异常的处理
- 消极处理异常(声明异常)
(1) 关键字:throws
(2) 位置:在方法声明的位置,进行消极处理异常
(3) 语法: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throws 异常类名1,异常类名2,异常类名3{}
(4) 结果:消极处理异常只是推卸责任,程序还是会因异常而被终止。
(5) 作用:消极处理异常可以让非运行时异常在编译阶段通过。
(6) 注意:消极处理异常时可以 利用父类型处理其子类型的异常。
- 积极处理异常(捕获异常)
(1) 语法:
try{
// 可能出现异常的语句
}catch(异常类名 e){
// 异常出现时需要执行的语句
}
(2) 注意:
a. try后面可以定义多个 catch结构,一旦try出现异常,则从第一个catch,从上往下依次进行匹配。
b. catch可以利用父类型处理本类型+所有子类型的异常,多态技术的应用。
c. 定义子类的catch需要 写在 定义其父类型的catch结构前面
d. catch中只能捕获try可能出现的非运行时异常;但是catch中可以处理任意运行时异常,不管try中有没有可能出现此类异常
(3) finally 的应用:
a. 语法:
try{
//可能出现异常的语句
}catch(异常类名 e){
// 异常出现时,执行的语句 }finally{
// 不管有没有异常,都必须执行的语句
}
b. finally的应用:开发时不建议将 return 语句定义在finally中,通常finally中用于关闭资源。
c. 常见的结构:
try{}catch(){}
try{}catch(){}catch(){}
try{}catch(){}finally{}
try{}catch(){}catch(){}finally{}
try{}finally{} // 只是为了一些语句被执行
try{ try{}catch(){} }catch(){}
try{}catch(){ try{}catch(){} }
try{}catch(){}finally{ try{}catch(){} }
注意:try后面可以跟多个 catch,但是最多只能有一个finally
try后面至少有一个catch或是finally
三、自定义异常
-
类继承Exception 或是其子类,如果类继承了RuntimeException或是RuntimeException的子类,则抛出的异常为运行时异常
-
提供两个构造方法:
(1) 一个无参数的构造方法
(2) 带有String类型参数的构造方法,借助super()为父类Throwable异常信息属性赋值
public 类名(String message){
super(message);
}
四、方法覆盖
-
子类的方法名、形参列表、返回值类型和父类相同
-
子类的方法的访问修饰符和父类相同或是更宽
-
子类不能抛出比父类更多、更宽的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