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现实开发涉及的东西太多了:3D模型、场景配置、脚本代码,还有各种平台相关的设置。这些东西动不动就几百MB,甚至几个GB,如果直接用Git来管,仓库瞬间爆炸。首先,得明白Git的优势在哪里------它擅长文本文件的版本控制,比如代码和配置文件。但对于二进制文件,比如.obj或.fbx模型,Git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这时候,Git LFS(Large File Storage)就派上用场了。简单说,它能把大文件存在别的地方,仓库里只留指针,这样克隆和推送都快多了。我们在项目里用了LFS后,仓库大小从几十GB降到了几百MB,团队协作效率直接翻倍。
接下来,说说分支管理。混合现实项目往往需要多线开发:有人搞UI,有人调渲染,还有人优化交互。如果大家都在主分支上瞎改,冲突是免不了的。我们团队用的是功能分支加Pull Request的模式。每个新功能开一个分支,开发完就提PR,其他人审核通过后再合并。这样,主分支永远稳定,出了问题也能快速回滚。举个例子,我们在做一个手势识别功能时,用了feature/gesture分支,测试通过后才合并到develop分支。过程中,Git的合并工具帮我们自动解决了大部分代码冲突,省了不少时间。
协作方面,MR项目常需要跨部门合作,比如设计师出模型,程序员写逻辑。Git的远程仓库(比如GitHub或GitLab)让这变得简单。我们设置了一个中心仓库,大家定期推送更新。关键是要规范提交信息:别光写"更新文件",得详细点,比如"修复AR场景中模型缩放问题"。这样,回溯历史时一眼就能看懂。另外,我们用标签(tag)来标记重要版本,比如v1.0-release,方便以后打补丁或回退。
不过,Git在MR开发里也有坑。最大的问题是二进制文件的合并冲突。比如,两个设计师同时修改同一个3D模型,Git没法自动合并,只能手动解决。我们后来定了个规矩:模型文件尽量少改,或者用工具导出差异版本来处理。还有,Git忽略文件(.gitignore)得配置好,别把临时文件或构建产物塞进仓库,不然仓库越拖越慢。我们一开始没注意,结果仓库里一堆Unity的Library文件,后来加了忽略规则,才清爽多了。
工具集成也很重要。很多MR引擎,比如Unity或Unreal,都内置了Git支持。我们在Unity里用了Git插件,能直接看到文件状态,提交和拉取一键搞定。不过,得小心引擎自动生成的文件,这些最好排除在版本控制外。另外,持续集成(CI)管道可以自动化测试和构建,比如用GitLab CI在每次推送后跑单元测试,确保代码质量。
总的来说,Git在混合现实开发里不是万能的,但用对了能省很多事。关键是结合实际需求来定制流程:大文件用LFS,分支管理要清晰,协作靠规范。如果你也在搞MR项目,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说不定能少加几天班。最后,记住版本控制的核心是沟通------工具只是辅助,团队配合才是王道。有啥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