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测试?
很多人觉得写测试浪费时间,尤其是业务压力大的时候。但根据我的踩坑经验,前期省下来的测试时间,后期都得加倍还回去。测试不仅能防止回归bug,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你重构的勇气。没有测试覆盖的代码,谁敢动?动不动就牵一发而动全身。
环境搭建
create-react-app创建的项目已经内置了Jest,开箱即用。如果需要额外配置,可以在package.json里扩展Jest配置。我习惯用React Testing Library,它更贴近用户的实际操作方式。
第一个测试:按钮点击
先来个最简单的组件测试。假设有个计数器按钮:
测试代码这样写:
这里用到了getByText查询元素,fireEvent模拟点击,expect进行断言。注意查询方法尽量用能体现用户视角的,别老用testId。
模拟异步操作
实际项目中少不了异步请求。比如用户提交表单:
这里用jest.mock模拟了API模块,waitFor等待组件状态更新。注意异步测试一定要处理好等待时机,不然容易报错。
测试自定义Hook
测试自定义Hook需要把它包装在组件里:
用act包裹状态更新可以避免React的警告。
集成测试
单元测试够了,还得来点集成测试。比如测试整个用户流程:
这种测试能覆盖多个组件的交互,更接近真实场景。
踩坑记录
避免测试实现细节:别去测组件内部状态,要测渲染结果和用户交互。之前我老喜欢测state值,后来发现这纯属自找麻烦。
查询优先级:优先用getByRole,其次是getByLabelText、getByPlaceholderText,最后才是getByTestId。
异步等待:别用sleep,用waitFor或者findBy查询。
清理mock:记得在afterEach里清理mock,不然测试之间会相互影响。
持续集成
测试写好了要在CI里跑。在package.json里配置:
这样每次push都会自动跑测试,生成覆盖率报告。
总结
说实话,刚开始写测试确实觉得慢,但坚持下来后发现真香。现在每次改代码都心里有底,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测试覆盖率从零到80%的过程,也是代码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建议大家从小模块开始,逐步培养写测试的习惯,绝对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