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企业用“低代码”搭进销存?它到底适合哪些企业?

越来越多企业用"低代码"搭进销存?它到底适合哪些企业?

这几年,我注意到,在企业数字化领域逐渐出现这种现象: 越来越多企业不是买一个现成的进销存系统,而是选择用低代码自己搭。

刚开始我也挺疑惑: "不是有那么多成熟的进销存吗?几十种选择,随便挑一个不就完了?"

但真当我调研了很多企业、工厂,跟企业聊多了,我就发现------ 很多中小企业的问题不是"没有系统",而是没有一个能贴着自己业务走的系统

说得直白点: 市面上做得好的软件很多,但适不适合你,这是另一回事。

所以低代码进销存这几年火得不是没有理由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聊明白三个问题:

  1. 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用低代码搭进销存?
  2. 低代码进销存,到底适合哪些类型的企业?
  3. 什么时候该上低代码,什么时候不该上?

一、为什么企业开始自己搭进销存?

你别以为企业爱折腾。 能用现成的,谁会想自己搭?

但现实情况就是: 买来的系统,70% 的企业用不到半年就开始抱怨不合适。

最常见的几个槽点:

https://s.fanruan.com/sf33n

1. 业务流程一变,软件跟不上

企业的经营逻辑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天你可能只做批发,明天你可能开线上渠道; 今天一仓发货,明天变多仓调拨; 今天老板拍脑袋定政策,明天发现不行又立刻调整。

但绝大多数传统进销存系统是"固定结构",流程变一点就得找厂商二开,或者根本改不了。

这就是典型的: 业务迁就系统,而不是系统服务业务。

2. ERP 动不动就要重型实施,太贵、太慢、太重

很多企业原本想一步到位上 ERP。 但实施价一出来,人直接麻了:

  • 几万的系统,看起来便宜,结果实施费比软件费贵三倍;
  • 业务要停摆一周培训;
  • 上线三个月,大家还在边骂边用。

大多数中小企业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复杂的 ERP, 但他们确实需要一个能覆盖销售、采购、库存的系统。

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夹层市场"缺口------ 进销存太轻,ERP 太重,那怎么办?

低代码恰好填上了这个缺口。

3. 企业不愿意把流程"死锁"在一个固定系统里

进销存的关键不是录数据,而是支撑企业未来变化。 但传统系统一旦上了,流程就被锁死:

  • 想增加一个字段?开发。
  • 想增加一个审批步骤?开发。
  • 想改变盘点逻辑?开发。
  • 想做一个自己业务独特的补货算法?做不了。

业务永远跑在系统前面,导致系统迟早变成摆设。系统最难的是"随业务一起演进"。

而低代码恰恰是为了"快速变化"而生。

4. 企业数据多头散、流程断层严重,只靠一个系统补不上

很多企业是这样:

  • 销售用 Excel
  • 采购用飞书表、钉钉表
  • 仓库用手写单
  • 财务用 Excel 对账
  • 老板用微信催单

结果就是: 信息全在"人手里",不在"系统里"。

这种场景下,你让企业直接上一个完整的进销存? 很难落地。

他们更需要的是: 一个可以从轻做起、逐步补齐的系统雏形。

低代码在这里就特别有优势: 可以按模块一点点搭,哪块痛点大,就先解决哪块。

二、低代码进销存,到底适合哪些企业?

我见过几百家企业的数字化项目,总结下来: 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低代码, 但适合的企业用起来往往效果惊人。

下面我列几类"特别适合"的:

① 业务流程变化快的企业

比如:

  • 新零售品牌
  • 新兴工厂(订单模式变化快)
  • 多渠道企业(线下 + 电商 + 批发)
  • 快速扩张中的企业

他们的共同点是: 今年的流程和明年的流程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类企业如果用传统软件,基本换一次流程就重做一次系统。 但用低代码可以自己迅速调整。

② 产品结构复杂、定价复杂的企业

举几个典型行业:

  • 家具定制
  • 工业品(多规格、多属性)
  • 项目制销售(根据项目报价)
  • 带 BOM 的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点: 他们的报价逻辑、计价方法极难被标准进销存承载。

这类进销存系统支持建立物料清单(BOM),清晰定义成品与零件之间的数量关系。

传统系统只能做标准 SKU, 但这些企业每次都得根据材料、尺寸、工序去算。

低代码可以按自己公司规则搭报价逻辑,效果往往比 ERP 还灵活。

③ 想做"销售 + 采购 + 库存 + 财务"一体化的企业

传统进销存一般做到"业务流程", 财务要么不支持,要么支持得很弱。

但很多企业想做到:

  • 开订单 → 自动计算缺料
  • 到货 → 自动生成应付
  • 发货 → 自动生成应收 + 毛利
  • 对账 → 一键确认
  • 财务 → 一查就清楚利润结构

要实现这个,靠买来的标准软件很难。 低代码可以把财务逻辑和业务逻辑用你自己的方式做成闭环。

简道云-进销存系统,就可以做到打通从业务到财务凭证的'最后一公里'。还支持搭配标品财务系统使用:用官方集成插件,将业务系统自动生成的凭证,一键同步到专业财务软件中(如金蝶云星辰、用友畅捷通等),解决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两张皮'的问题,杜绝财务人员根据业务单据手工录凭证的繁琐和差错。

当然,这是更高级的功能,免费版做不到,大家按需选择企业版即可。

⑤ 多角色、多部门协同复杂的企业

比如:

  • 一单多地发货
  • 销售催货、采购催料、仓库催对账
  • 前端门店 + 后端仓库
  • 有售前、售后、客服、财务多角色

这些企业的问题不是库存,而是协同。 传统进销存偏功能,不偏协同; ERP 协同强,但太重。

低代码正好填中间位置: 流程、表单、提醒、权限全可以按你的组织结构定。

⑥ 有 IT 人员或懂流程的人,想自己掌控系统

我见过很多企业走到后面才意识到一点:

系统不是"买来的资产",系统是你的竞争力。

能自己配系统,意味着:

  • 数据逻辑掌握在自己手里
  • 迭代速度更快
  • 用起来更贴合业务
  • 不用被厂商绑架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喜欢"系统自研 + 低代码做底座"的思路。

简道云、OutSystems、Mendix 都能做,但国产里应用最广的还是简道云

三、什么时候应该上低代码?什么时候不应该?

很多老板会问我:

"那是不是低代码进销存更好?"

我一般不这么建议。 适合才是好。

下面两类企业,不建议上低代码:

不适合①:流程非常标准、业务极稳定的企业

比如:

  • 标准贸易型业务
  • 单仓库
  • SKU 不多
  • 发货简单
  • 不涉及复杂审批
  • 不涉及跨部门协同

这种企业买一个成品进销存就够了。 没必要自己搭。

不适合②:公司没人能管流程、没人负责系统

低代码不是"魔法盒子"。 它需要有一个人能定逻辑、理解业务、对流程负责。

如果你的公司:

  • 每个部门随便干自己的
  • 老板不参与流程
  • 谁也说不清楚业务标准
  • 数据谁都不负责
  • 流程每周都靠"喊人"解决

那不是低代码不好,而是组织没准备好。

四、低代码进销存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

这里我讲一下企业最关心的边界问题。

我见过不少文章把低代码写得特别悬,其实不需要。

能做的:

像简道云这种平台,这些都能覆盖,而且是比较灵活的做法。

不能做的:

  • 特别复杂的大型制造(深 BOM、多工序 APS)
  • 特殊行业的监管对接(如医药、化妆品部分领域)
  • 高度专业化的财务核算(如全套总账)
  • 需要工业 MES 深度对接所有设备的场景

说白了: 低代码适合构建"中台层"的业务系统,不适合做重型 ERP 或 MES。

这点必须讲清楚,避免企业误会。

五、如果你正考虑进销存,怎么判断是否用低代码?

给你一个我常用的**"5 问判断法":**

1)你们的业务流程会在半年内变化吗?
2)你们用 Excel 管理的东西多吗?
3)你们的销售、采购、仓库、财务之间协同复杂吗?
4)你们是否有独特的报价、补货、定价逻辑?
5)你们是否有一个能理解业务逻辑的人可以负责系统建设?

满足 3 个以上,低代码比买现成系统更合适。

满足 1~2 个,用现成的也能跑。

写在最后

低代码不是趋势,是企业进化逻辑的自然结果:

  • 企业流程越来越个性化
  • 协同越来越复杂
  • 变化越来越快
  • 数字能力越来越重要
  • 成本越来越敏感
  • 对灵活性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

能变化、能自控、能快速迭代的系统,自然会更受欢迎。 低代码的走红,是必然结果。

**因为它比传统系统更贴近当下企业真实的经营方式。**​

相关推荐
低代码布道师2 小时前
医疗小程序12出诊列表
低代码·小程序
OpenTiny社区14 小时前
TinyEngine 低代码实时协作揭秘:原理 +实操,看完直接用!
前端·vue.js·低代码
中杯可乐多加冰1 天前
逻辑控制案例详解|基于smardaten实现OA一体化办公系统逻辑交互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低代码·oa办公·无代码·一体化平台·逻辑控制
信也科技布道师FTE2 天前
当AMIS遇见AI智能体:如何为低代码开发装上“智慧大脑”?
人工智能·低代码·llm
NocoBase3 天前
给开发者的无代码/低代码技术决策指南(2026)
低代码·开源·无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
流之云低代码平台3 天前
企业系统难题多?信息化集成方案一站式解决
低代码·gadmin·信息化集成方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信息化集成方案优化业务流程·信息化集成方案降低维护成本·企业信息化集成方案实施要点·企业信息化集成方案成功案例
NocoBase4 天前
6个适合做 PoC 的开源无代码/低代码工具推荐
低代码·开源·敏捷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