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平台的致命缺陷?我发现了

为什么我认为开源的低代码平台也不是企业最佳选择?

我先总结一下,大部分低代码的特征:

1. 为企业定制的一种内部开发框架,运行时的,整体安装到企业内部,属于企业服务;(还有一种纯SaaS的,国内更难推,不在这里讨论)
2. 大部分应用,还是需要代码开发,只是说代码量可能会少一点;但是,开发出来的应用,终身只能在"运行时"环境下运行,不能导出独立部署;

为什么程序员和技术管理者不太可能接受"低代码"平台?

1. 不安全(锁定特性)

大部分"低代码"平台实际上是一个为企业定制的"产品",而不是"一种新技术"!更像是一个"空中楼阁",只能进不能出那种。

由于无法生成代码,因此一旦选择某一"低代码平台",基本上等于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一旦"平台有事",基本上会"颗粒无收",甚至影响现有的运行业务。国内,有上百家类似的低代码平台,基本上都是同质竞争,因此风险极高。因此,我认为技术管理者不敢使用。

2. 不信任

程序员只相信"代码",哪怕是自动生成的代码,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能生成代码,这将和程序员基本"认知"相冲突,并且这也将阻碍程序员去进一步参与建设"低代码"平台。在程序员眼中"不能生成完整代码"、"不能导出进行编译/调试/运行"的系统是不能被接受的。

3. 不完备

现在绝大部分低代码平台,实际开发能力还很"弱",简单说就是做不了什么。有些看上去啥都有,但是整个系统缺乏设计,一盘散沙。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很难产生提升生产力的价值。

再谈谈为什么我也不看好开源的低代码平台?

现在的低代码平台,本身的缺点是很明显的(平台锁定+程序员抵制),将这种模式开源之后,再在企业内部迭代,其实意义不大,很容易就让一个企业掉进一个"死胡同"里,"低代码"本身模式的缺陷,不太可能因为企业内部的迭代而根本改变。

开源低代码平台,看起来挺美好,在我看来也是巨大的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 调整一套生成应用的框架,太复杂

通过代码调整一个生成应用的框架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太复杂了。因此,这几乎成为了"开源低代码"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去定制。

但是,企业本身需要的"快速生成业务和应用的系统",这相当于是让企业去二次开发"VisualStudio"😂,这个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不具备可行性"。

2. 产品迭代是个大问题

企业需要的产品,时间上并不允许投入太多在"开发平台"的开发上。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都是边开发,并投产,也就是说"一边使用平台,一边二次开发平台",这样的结果就是"前面的应用"很可能完全无法维护。一旦,很多团队都是"头脑一热",就上了一个新平台,可是如果后期平台调整产品迭代,会导致前期开发的成果全部作废,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3. 开源平台多数bug比较多,且暗藏玄机

(不细说了...)

因此,我认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能生成代码"的低代码/无代码平台,能够和现有代码体系无缝结合的平台,能够被程序员接受的平台。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相关推荐
陈皮052718 分钟前
Linux系统提权
安全
Digitally26 分钟前
如何处理旧 iPhone:安全地回收或重新利用
安全·ios·iphone
瀚高PG实验室1 小时前
HGDB集群(安全版)repmgr手动切换主备库
java·数据库·安全·瀚高数据库
Mr_Meng_De11 小时前
AI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人才的发展方向
安全·web安全
啥都不懂的小小白13 小时前
密码学入门:从古典加密到现代网络安全
安全·web安全·密码学
ml魔力信息15 小时前
活体检测与防伪技术的安全与隐私分析
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隐私保护·生物识别·活体检测
hhhhhlt15 小时前
【代码大模型-后门安全】Backdoors in Neural Models of Source Code
人工智能·安全
乾博电子15 小时前
配电安全“隐形哨兵”上线!RCMX-ONE剩余电流监视器,守护每一度电的安心
安全·故障定位·在线绝缘监测仪·绝缘监测仪
智驱力人工智能15 小时前
工厂抽烟检测系统 智能化安全管控新方案 加油站吸烟检测技术 吸烟行为智能监测
人工智能·算法·安全·边缘计算·抽烟检测算法·工厂抽烟检测系统·吸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