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认为开源的低代码平台也不是企业最佳选择?
我先总结一下,大部分低代码的特征:
1. 为企业定制的一种内部开发框架,运行时的,整体安装到企业内部,属于企业服务;(还有一种纯SaaS的,国内更难推,不在这里讨论)
2. 大部分应用,还是需要代码开发,只是说代码量可能会少一点;但是,开发出来的应用,终身只能在"运行时"环境下运行,不能导出独立部署;
为什么程序员和技术管理者不太可能接受"低代码"平台?
1. 不安全(锁定特性)
大部分"低代码"平台实际上是一个为企业定制的"产品",而不是"一种新技术"!更像是一个"空中楼阁",只能进不能出那种。
由于无法生成代码,因此一旦选择某一"低代码平台",基本上等于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一旦"平台有事",基本上会"颗粒无收",甚至影响现有的运行业务。国内,有上百家类似的低代码平台,基本上都是同质竞争,因此风险极高。因此,我认为技术管理者不敢使用。
2. 不信任
程序员只相信"代码",哪怕是自动生成的代码,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能生成代码,这将和程序员基本"认知"相冲突,并且这也将阻碍程序员去进一步参与建设"低代码"平台。在程序员眼中"不能生成完整代码"、"不能导出进行编译/调试/运行"的系统是不能被接受的。
3. 不完备
现在绝大部分低代码平台,实际开发能力还很"弱",简单说就是做不了什么。有些看上去啥都有,但是整个系统缺乏设计,一盘散沙。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很难产生提升生产力的价值。
再谈谈为什么我也不看好开源的低代码平台?
现在的低代码平台,本身的缺点是很明显的(平台锁定+程序员抵制),将这种模式开源之后,再在企业内部迭代,其实意义不大,很容易就让一个企业掉进一个"死胡同"里,"低代码"本身模式的缺陷,不太可能因为企业内部的迭代而根本改变。
开源低代码平台,看起来挺美好,在我看来也是巨大的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 调整一套生成应用的框架,太复杂
通过代码调整一个生成应用的框架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太复杂了。因此,这几乎成为了"开源低代码"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去定制。
但是,企业本身需要的"快速生成业务和应用的系统",这相当于是让企业去二次开发"VisualStudio"😂,这个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不具备可行性"。
2. 产品迭代是个大问题
企业需要的产品,时间上并不允许投入太多在"开发平台"的开发上。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都是边开发,并投产,也就是说"一边使用平台,一边二次开发平台",这样的结果就是"前面的应用"很可能完全无法维护。一旦,很多团队都是"头脑一热",就上了一个新平台,可是如果后期平台调整产品迭代,会导致前期开发的成果全部作废,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3. 开源平台多数bug比较多,且暗藏玄机
(不细说了...)
因此,我认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能生成代码"的低代码/无代码平台,能够和现有代码体系无缝结合的平台,能够被程序员接受的平台。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