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将介绍Go
语言的高质量编程、Go
语言编码规范。
简介
什么是高质量?
在编写代码时,能够达到正确可靠、简洁清晰的目标可称之为高质量代码。
高质量代码需要满足的条件:
- 各种边界条件是否考虑完备
- 异常情况处理周全、稳定性的保证
- 代码易读易维护
编写高质量代码,团队之间相互阅读代码才会比较顺畅,同时也能提高团队开发效率。做到高质量代码,别人在看代码时才能清楚明白代码的作用,才能够放心的去重构或进行代码优化,才能放心的在原有代码基础之上增加新的功能,不用担心出现无法预料到的东西。
编程原则
实际应用场景千变万化,各种语言的特性和语法各不相同,但是高质量编程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简单性
- 消除"多余的复杂性",以简单清晰的逻辑编写代码
- 不理解的代码无法修复改进
可读性
- 代码是写给人看的,而不是机器
- 编写可维护代码的第一步是确保代码可读
生产力
- 团队整体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编码规范
如何编写高质量的Go代码?有一些公认的开源的编码规范可以提供我们参考,像一些公司内部也有自己的编码规范。
下面选几个重要的规范来介绍下:
- 代码格式
- 注释
- 命名规范
- 控制流程
- 错误和异常处理
代码格式
代码各种能统一的话,团队之间合作就能把关注点放在具体的逻辑上,提高效率。
推荐使用gofmt
自动格式化代码
gofmt
Go
语言官方提供的工具,能自动格式化Go
语言代码为官方统一风格,常见IDE都支持方便的配置
goimports
也是Go
语言官方提供的工具,实际等于gofmt
加上依赖包管理,自动增删依赖的包引用、将依赖包按字母序排序并分类。 可以在下方链接找到答案:
GoLand (windows)配置 go fmt 与 goimports_goland 增加gofmt goimport_情、狠现实的博客-CSDN博客
注释
写代码时不加注释,当时也许只有你和上帝知道,但过了几年,也许只有上帝才能知道了。
Good code has lots of comments, bad code requires lots of comments. 好的代码有很多注释,坏的代码需要很多注释。
公共符号始终要注释
- 包中声明的每个公共的符号:变量、常量、函数以及结构都需要添加注释
- 任何既不明显也不简单的公共功能必须予以注释
- 无论长度或复杂成都如何,对库中的任何函数都必须进行注释
- 例外:不需要注释接线接口的方法。
注释很重要,能够快速理解代码的含义,那注释应该怎么做呢?
- 应该解释代码作用
- 应该解释代码如何做的
- 应该解释代码实现的原因
- 应该解释代码什么情况会出现错误
解释代码作用
适合注释公共符号,比如公共的常量、函数。如果一个函数通过名字就能知道他的作用,那么这样的函数可以不用加注释。
解释代码如何做的
适合注释实现过程
对一些实现逻辑复杂的代码、调用函数功能不是很明显的代码逻辑加上注释。
解释代码实现的原因
适合解析代码的外部因素,提供额外上下文,让人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要不然后续再维护代码时,会让人很难理解。
解释出错情况
适合解释代码的限制条件,通过注释可以知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有哪些注意的点,以防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错误。
命名规范
命名规范的核心目标是降低阅读理解代码的成本,重点考虑上下文信息,设计简洁清晰的名称。
Good naming is like a good joke,if you have to explian it, it is not funny. 好的命名就像一个好笑话,如果你必须解释她,那就不好笑了。
变量
-
简洁胜于冗长
-
缩略词全大写,但当其位于变量开头且不需要导出时,使用全小写
- 例如使用ServeHTTP而不是ServeHttp
- 使用XMLHTTPRequest或者xmlHTTPRequest
-
变量距离其被使用的地方越远,则需要携带越多的上下文信息
- 全局变量在其名字中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使得在不同地方可以轻易辨认出其含义
go
go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 不好的代码
for index := 0; index < len(s); index++ {
// so something
}
// 好的代码
for i := 0; i < len(s); i++ {
// so something
}
i
和 index
的作用域范围仅限于for
循环内部时,index
的额外冗长几乎没有增加对于程序的理解。
函数
- 函数名不携带包名的上下文信息,因为包名和函数名总数成对出现的
- 函数名尽量简短
- 当名为foo的包某个函数返回类型Foo时,可以省略类型信息而不导致歧义
- 当名为foo的包某个函数返回类型T时(T并不是Foo),可以在函数名中加入类型信息
包名
- 只由小写字母组成,不包含大写字母和下划线等字符
- 简短并包含一定的上下文信息,例如schema、task等
- 不要与标准库同名,例如不要使用sync、strings等
以下规则尽量满足,以标准库包名为例
- 不使用常用变量名作为包名,例如使用bufio而不是buf
- 使用单数而不是复数,例如使用encoding而不是encodings
- 谨慎地使用缩写,例如使用fmt在不破坏上下文的情况下比format更加简短
控制流程
流程控制要遵循线性原理,处理逻辑尽量走直线,避免复杂的嵌套分支;正常流程代码要沿着屏幕向下移动;
好的流程可以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在实际项目中,故障问题大多出现在复杂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中。
好的流程控制要遵循以下几点:
-
避免嵌套,保持正常流程清晰
kotlingo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 不好的代码 if foo { return x } else { return nil } // 好的代码 if foo { return x } return nill
如果两个分支都包含
return
语句,则可以去除冗余的else
(也被称为卫语句)。 -
尽量保持正常代码路径为最小缩进
- 优先处理错误情况/特殊情况,尽早返回或继续循环来减少嵌套
gogo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 不好的代码 func OneFunc() error { err := dosomething() if err == nil { err := dosomething()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 return err } return err } // 好的代码 func OneFunc() error { if err := dosomething(); err != nil { return err } if err := doAnotherthing(); err != nil { return err } return nil }
错误和异常处理
error尽可能提供简明的上下文信息链,方便定位问题,panic用于真正异常的情况,recover生效范围,在当前goroutine的被defer的函数中生效。
简单错误
- 简单的错误指的是仅出现一次的错误,且在其他地方不需要捕获该错误
- 优先使用
errors.New
来创建匿名变量来直接表示简单错误 - 如果有格式化的需求,使用
fmt.Errorf
错误的Wrap和Unwrap
- 错误的
Wrap
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error
嵌套另一个error
的能力,从而生成一个error
的跟踪链 - 在
fmt.Errorf
中使用%w
关键字来将一个错误关联至错误链中
错误判定
- 判定一个错误是否为特定错误,使用
errors.Is
- 不同于使用==,使用该方法可以判定错误链上的所有错误是否含有特定的错误
- 在错误链上获取特定种类的错误,使用
errors.As
panic
- 不建议在业务代码中使用
panic
- 调用函数不包含
recover
会造成程序崩溃 - 若问题可以被屏蔽或解决,建议使用
error
代替panic
- 当程序启动阶段发生不可逆转的错误时,可以在
init
或main
函数中使用panic
recover
-
recover
只能在被defer
的函数中使用 -
嵌套无法生效
-
只在当前
goroutine
生效 -
defer
的语句是后进先出 -
如果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可以
recover
后再log
中记录当前的调用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