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编程小技巧摘选(7)

Rust 编程小技巧(7)

1. 结构体 Display trait

结构体的两种形式,对应的成员取法不同;

前者用 self.成员变量名 self.x, self.y;后者用 self.成员索引号 self.0, self.1, self.2, ......

rust 复制代码
use std::fmt::Display;
use std::fmt::Result;
use std::fmt::Formatter;

struct Point {
    x: f64,
    y: f64,
}

struct Point2(f64, f64);

impl Display for Point {
    fn fmt(&self, f: &mut Formatter<'_>) -> Result {
        write!(f, "({}, {})", self.x, self.y)
    }
}

impl Display for Point2 {
    fn fmt(&self, f: &mut Formatter<'_>) -> Result {
        write!(f, "({}, {})", self.0, self.1)
    }
}

fn main() {
    let p = Point { x: 2.0, y: -3.5 };
    println!("{}", p);

    let p = Point2(2.0, -3.5);
    println!("{}", p);
}

输出:

(2, -3.5)

(2, -3.5)

2. HashMap 和 BTreeMap

两者都是 Rust 中的哈希表数据结构,它们的相同点:

都支持使用 Vec 或 String 作为键,也支持使用标准库中的其他结构体作为键。

都支持使用 Option 类型作为键值对中的值。

都支持使用 HashMap 类型的成员函数来进行基本的操作,例如插入、删除、查找、更新等。

不同点:

HashMap 使用哈希表(HashMap)算法来存储键值对,而 BTreeMap 使用 B-TREE(B 树)算法来存储键值对。因此,BTreeMap 在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上的性能比 HashMap 更好。

如果需要使用哈希表(HashMap)数据结构,但不需要按照键值对的顺序来访问,而且对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的性能要求不高,那么可以使用 HashMap。如果需要使用哈希表(HashMap)数据结构,而且对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的性能要求较高,而且需要按照键值对的顺序来访问,那么可以使用 BTreeMap。

示例:

rust 复制代码
use std::collections::BTreeMap;
use std::collections::HashMap;

fn main() {
    let mut x = BTreeMap::new();
    x.insert("one", 1);
    x.insert("two", 2);
    
    println!("{:?}", x);

    let x: HashMap<&str, i32> = [
        ("one", 1),
        ("two", 2),
    ].iter().cloned().collect();
    
    println!("{:?}", x);
}

输出:

{"one": 1, "two": 2}

{"one": 1, "two": 2}

3. 遍历输出哈希表

在for...in...循环结构中使用元组(k, v)读取对应键值对:

rust 复制代码
use std::collections::BTreeMap;
use std::collections::HashMap;
 
fn main() {
    let mut x = BTreeMap::new();
    x.insert("one", 1);
    x.insert("two", 2);
    x.insert("three", 3);
    x.insert("four", 4);
    for (k, v) in &x {
        println!("Key={}, Value={}", k, v);
    }
    println!();
    let x: HashMap<&str, i32> = [
        ("one", 1),
        ("two", 2),
        ("three", 3),
        ("four", 4),
    ].iter().cloned().collect();
    
    for (k, v) in &x {
        println!("Key={key}, Value={val}", key = k, val = v);
    }
}

输出:

Key=four, Value=4

Key=one, Value=1

Key=three, Value=3

Key=two, Value=2

Key=three, Value=3

Key=two, Value=2

Key=one, Value=1

Key=four, Value=4


​​​​​​​相关阅读:

Rust 编程小技巧摘选(1)_Hann Yang的博客-CSDN博客

Rust 编程小技巧摘选(2)_Hann Yang的博客-CSDN博客

Rust 编程小技巧摘选(3)_Hann Yang的博客-CSDN博客

Rust 编程小技巧摘选(4)_Hann Yang的博客-CSDN博客

Rust 编程小技巧摘选(5)_Hann Yang的博客-CSDN博客

Rust 编程小技巧摘选(6)_Hann Yang的博客-CSDN博客

相关推荐
留不住丨晚霞5 分钟前
说说SpringBoot常用的注解?
java·开发语言
程序员NEO13 分钟前
Spring AI 对话记忆大揭秘:服务器重启,聊天记录不再丢失!
人工智能·后端
用户214118326360213 分钟前
惊爆!国内轻松白嫖 Claude Code,编程效率狂飙
后端
hardStudy_h15 分钟前
C++——内联函数与Lambda表达式
开发语言·jvm·c++
iccb101319 分钟前
我是如何实现在线客服系统的极致稳定性与安全性的
前端·javascript·后端
M1A125 分钟前
Java 面试系列第一弹:基础问题大盘点
java·后端·mysql
艾莉丝努力练剑42 分钟前
【C语言】学习过程教训与经验杂谈:思想准备、知识回顾(三)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学习·算法
夕颜1111 小时前
关于 Cursor 小插曲记录
后端
考虑考虑1 小时前
go中的Map
后端·程序员·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