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下探索深度学习参数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

时间序列相关的项目在我之前的很多博文中都有涉及,覆盖的数据领域也是比较广泛的,很多任务或者是项目中往往是搭建出来指定的模型之后就基本完成任务了,比较少去通过实验的维度去探索分析不同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这两天正好有时间也有这么个机会,就想着从这个角度做点事情来对模型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

数据可以使用任意时序的数据都是可以的,本质都是时间序列的数据即可。简单的实例数据如下所示:

参考前面的博文即可知晓如何将时序数据转化为标准的预测数据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这里主要是想从实验角度来分析结果,基础模型构建如下所示,首先考虑的是模型层数产生的影响,这里层数从1叠加至3层: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initModel(steps, features):
    """
    模型初始化
    """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
        LSTM(
            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steps, features),
            kernel_regularizer=l2(0.001),
            return_sequences=False,
        )
    )
    model.add(Dense(feature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return model

结果如下所示:

接下来是两层的,如下所示: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initModel(steps, features):
    """
    模型初始化
    """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
        LSTM(
            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steps, features),
            kernel_regularizer=l2(0.001),
            return_sequences=True,
        )
    )
    model.add(LSTM(64, activation="relu", kernel_regularizer=l2(0.001)))
    model.add(Dense(feature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return model

结果如下所示:

最后是3层的,如下所示: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initModel(steps, features):
    """
    模型初始化
    """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
        LSTM(
            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steps, features),
            kernel_regularizer=l2(0.001),
            return_sequences=True,
        )
    )
    model.add(LSTM(64, activation="relu", kernel_regularizer=l2(0.001),return_sequences=True))
    model.add(LSTM(64, activation="relu", kernel_regularizer=l2(0.001)))
    model.add(Dense(feature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return model

结果如下所示:

直观体验下来是层数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提升,反而是带来了崩溃式的结果。

接下来想要看下同样结构下,改变参数值带来的变化。

简单的实例如下所示: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initModel(steps, features):
    """
    模型初始化
    """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
        LSTM(
            128,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steps, features),
            kernel_regularizer=l2(0.001),
            return_sequences=False,
        )
    )
    model.add(Dense(feature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return model

结果如下所示:

接下来同样的思路改变参数,结果如下所示:

参数的调整能带来一定的改变但是限定在一定的复读内,接下来考虑借鉴之前目标检测里面的方案来改造设计新的结构,借助于搜索技术可以事半功倍,结果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结果有了质的提升。后面有时间再继续深度研究下。

相关推荐
HyperAI超神经12 分钟前
未来具身智能的触觉革命!TactEdge传感器让机器人具备精细触觉感知,实现织物缺陷检测、灵巧操作控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人·触觉传感器·中国地质大学·机器人智能感知·具身触觉
galileo201623 分钟前
转化为MarkDown
人工智能
说私域1 小时前
私域电商逆袭密码:AI 智能名片小程序与商城系统如何梦幻联动
人工智能·小程序
请站在我身后1 小时前
复现Qwen-Audio 千问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语言模型·语音识别
love you joyfully2 小时前
目标检测与R-CNN——paddle部分
人工智能·目标检测·cnn·paddle
AI视觉网奇2 小时前
Detected at node ‘truediv‘ defined at (most recent call last): Node: ‘truediv‘
人工智能·python·tensorflow
西西弗Sisyphus2 小时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Grounding DINO
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大模型
抓哇能手2 小时前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数据库·人工智能·sql·mysql·计算机
火云洞红孩儿2 小时前
基于AI IDE 打造快速化的游戏LUA脚本的生成系统
c++·人工智能·inscode·游戏引擎·lua·游戏开发·脚本系统
风清扬雨3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超简单!傅里叶变换的经典案例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