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宇宙,一个喜欢偶尔分享技术的普通前端
前言
其实一直就想着做年中总结,但是由于最近项目确实比较忙(加上自己拖延了一下下),然后就到了8月份。本次总结不仅是对半年的总结,还是对我过去从业到现在3年前端职业的一个回顾。
聊聊最近半年
最近网上经常会听到说"前端已死"的发言,包括跟我身边从事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也会就这个话题讨论,在一些前端的社群里,也会听到一些小伙伴在吐槽,弄得很多人都陷入了一种焦虑之中。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也不是只有我们前端这个行业,因为之前疫情的冲击,很多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就业压力确实会比以前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都在说行业不好,因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个比较清晰的认知,所以我还是决定跳槽换一份工作。接下来我会从准备,投简历到拿到offer这样的顺序进行分享。
如何去进行准备
首先是准备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简历的更新,技术知识的巩固复习
- 简历更新
对于我们来说,简历就相当于我们的门面,他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拿到面试的机会,所以对应简历,我们一定得花时间认认真真的去准备。 一般我们简历会包含几部分
- 技术技能的介绍
- 如果有比好的github 或者 博客也可以把链接放上去
- 然后就是我们待过的公司以及做过的项目,这里就比较关键了,不要把所有的项目都写上去,面试官根本没时间看这么多,也体现不出你的重点,挑两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亮点的项目去进行书写,突出自己的优势
- 然后就是学历,如果学校比较好的可以放前面突出展示,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可以放到后面编写
2.技术准备
对于技术的准备一般会分为基础知识、常用框架以及面试八股文
- 对于基础知识的准备这个没有什么捷径,一个扎实的基础对于技术从业者来说非常重要
- 常用的框架以及原理你得了解,这个一般会考察你是否使用过某项技术,对于原理是否有过深入的了解,能否快速上手项目
- 第三个就是常用的八股文 了,这些没什么特别的,多背多记就行
3.投简历
这里说下我个人的投递感受,我基本上的投递都是在BOSS上,可以感觉得到回复确实没有以前多了,对应的约面试也会减少一些,但是也并不会像网上说的那样 前端已死,少的那周可能一个两个面试,多的那周每天都排满了。所以说机会还是有,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还是有机会的。
从准备到入职
因为自己职业规划的原因,就选择了离职换工作,然后从准备到找到工作中间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也有过对自己的怀疑,因为有些很多技术都聊的不错,到最后莫名的挂掉了,导致怀疑是不是自己有问题。但是短暂的调整后,恢复心态,继续面试,最后也拿到了几个offer,挑了一个自己比较看好的入职了,现在也待了一段时间,给我的感觉挺不错的,不加班,同事们也都很好,每次的周会也都是先来个下午茶,干完再开始聊天。
过去三年的回顾
聊完最近半年,再聊一些过去从事的三年,第一家公司,是一家50人左右的小微企业,当时可能运气比较好,我只面试了半天,就面了两家,都是直接技术面+ leader面+ hr面 一天走完,然后都通过了,当时另一家是几百人左右的中小企业,做的直播相关的。但是最后还是选了50人的小公司,原因是听说小公司可以学到的多(后来才发现还是太年轻了😂),然后第二题就入职了,这也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半天时间搞定,那时候感觉自己运气挺好的,也感觉自己挺厉害的。
其实现在回顾当时要是选择了另一家会不会更好一点呢哈哈😄
我个人的技术栈也是 vue react都会,因为之前工作中两种都会使用到,所以在面试的时候自己的选择可能也会稍微多一点,现在大部分的可能也是两个都会,甚至有些加上 angular三修,所以这也算不上什么优势了,因为比较会一个框架再上手另一个也会很快掌握。
个人成长
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三年的成长还是不小的,从一个职场新人,到可以作为团队负责人hold住一整个项目,从基于别人搭建的项目开发,到现在自己进行技术选型,规范制定,基础搭建到一整个项目的开发。所以在技术上还是有一定的成长的,但是跟一些大佬还无法比,但这也正说明我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因为做前端其实也认识了一些同道的朋友还有一些是行业大佬,跟他们的聊天过程也能获得很多收益,也了解到前端的领域其实还是很深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跟群友聊天的过程中,思想的碰撞下,有时候也能有完全不同的思路,不禁感叹一声,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总结
回顾自己过去的三年,感受不少,但是言语表达有限,只能三言两语带过,像换工作,虽然篇幅很短,但是确实心态的转换很多 自信-> 怀疑->困惑->反思->自信。
未来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同时相应的软实力也不能落下(沟通合作、交流、领导能力......),也希望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人,与大家一起进步。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够在这条路上走的越来越好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交流的,欢迎👏🏻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