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专题突破】双指针 - 有效三角形的个数(5)

目录

[1. 题目解析](#1. 题目解析)

[2. 算法原理](#2. 算法原理)

[3. 代码编写](#3. 代码编写)

写在最后:


1. 题目解析

题目链接:611. 有效三角形的个数 - 力扣(Leetcode)

我们可以根据示例1来理解这一道题目,

他说数组里面的数可以组成三角形三条边的个数,

那我们先自己枚举一下所有情况看看:

【2, 2, 3】

【2, 2, 4】

【2, 3, 4】

【2, 3, 4】

总共是四种情况,

而第二种情况是不成立的,看看示例,我们可以知道,虽然都是2,

但是不同位置可以看成不同的元素。

2. 算法原理

一开始我们看到这样的题目,实际上第一个想到的解法就是暴力枚举,

把所有情况枚举一遍然后判断,但是这是一个O(N3)的解法,

我们可以通过单调性和双指针的方式来优化我们的时间复杂度,

具体思路如下:

  1. 通过sort 找到最大值

  2. 使用双指针快速求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数

具体操作如下:

以这个排好序的数组为例:

左指针指向最小的元素,右指针指向最大元素的左边元素,

跟据三角形两边之和需要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如果 2 + 9 > 10,就证明 3 + 9,4 + 9 等等情况都会大于10,

这样我们就直接计算出 right - left 种适合的情况,

这样就能让所有的数都跟 9 结合过了,就让 right--。

如果 2 + 5 <= 10,就证明无论是 2 + 4 还是 2 + 3 等等情况,都会<=10,

所以我们就能直接让 left++,去找更大的数。

最后等left 和 right 相撞,就能求出所有适合的情况了。

3. 代码编写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triangleNumber(vector<int>& nums) {
        int ans = 0;
        sort(nums.begin(), nums.end());
        for(int i = nums.size() - 1; i > 1; i--) {
            int left = 0, right = i - 1;
            while(left < right) {
                if(nums[left] + nums[right] > nums[i]) {
                    ans += (right - left);
                    right--;
                }
                else left++;
            }
        }
        return ans;
    }
};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内容了,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感到有所收获的话可以给博主点一个哦。

如果文章内容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私信博主或者在评论区指出~

相关推荐
重启的码农9 小时前
enet源码解析(5)事件驱动服务 (Event Service)
c++·网络协议
Elias不吃糖9 小时前
SQL 注入与 Redis 缓存问题总结
c++·redis·sql
重启的码农9 小时前
enet源码解析(6)协议处理逻辑 (Protocol Processing)
c++·网络协议
AAA简单玩转程序设计10 小时前
C++进阶基础:5个让人直呼“专业”的冷门小技巧
c++
Sɪʟᴇɴᴛ໊ོ23510 小时前
Anyview数据结构第一章(按需自取)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hqzing10 小时前
介绍一个容器化的鸿蒙环境
c++·docker
松岛雾奈.23010 小时前
机器学习--数据集的标准化和归一化算法;随机森林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
橘颂TA10 小时前
【剑斩OFFER】算法的暴力美学——丢失的数字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结构与算法
努力的白熊嗨10 小时前
大文件 Hash 计算:Web Worker 并行优化的原理与局限性
javascript·算法
CoovallyAIHub10 小时前
存储风暴下的边缘智能韧性:瑞芯微RK3588如何将供应链挑战转化为市场机遇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