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堆排序 详解

堆排序 详解

排序: 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

稳定性: 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即在原序列中, r[i] = r[j], 且 r[i] 在 r[j] 之前,而在排序后的序列中, r[i] 仍在 r[j] 之前,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否则称为不稳定的。
(注意稳定排序可以实现为不稳定的形式, 而不稳定的排序实现不了稳定的形式)

内部排序: 数据元素全部放在内存中的排序。

外部排序: 数据元素太多不能同时放在内存中,根据排序过程的要求不能在内外存之间移动数据的排序。

堆排序

堆排序 (Heapsort) 是指利用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它是通过堆来进行选择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排升序要建大堆,排降序建小堆。

为什么排升序建大堆?

  • 因为假如排升序建小堆的话, 那么 我们只能得到最小的数字这一个, 同时堆的结构已经被破坏了, 因为我们直到最小值之后肯定要把这个最小值拿出来, 让剩下的元素进行排序, 也就是说堆的根节点下标要从 1 开始了, 这样就需要重新建堆了, 而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这样每选出来一个数, 就建一次堆, 总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N*N) 了, 完全没有用上堆的优势。
  • 但是假如排升序建大堆的话, 每次我们能选出来最大的值, 然后把它与最后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 那么堆的根节点的位置还是从 0 开始,唯一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情况就是 根节点小于 其他节点, 此时只需要 将根节点进行向下调整算法即可,不用重新建堆 。

友情链接:堆的讲解

基本思想: 建堆和排序。

  • 建堆(Heapify):
  1. 首先,将待排序的数组视为一个完全二叉树。
  2. 从数组的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逐个向前处理,对每个节点执行向下调整算法(将较大的元素交换到子节点的位置),直至整个数组构建成一个最大堆(Max Heap)或最小堆(Min Heap)。
  3. 最大堆的特点是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最小堆则相反,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
  • 排序:
  1. 一旦构建好堆,堆顶元素就是最大(最小)元素。
  2. 将堆顶元素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然后将堆的大小减 1。
  3. 对新的堆顶元素执行一次下沉操作,将新的最大(最小)元素浮到堆顶。
  4.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堆的大小为 1,排序完成。

堆排序的关键在于如何维护堆的性质,即使交换元素后,仍然保持堆的性质。这是通过向下调整操作来实现的,确保每次交换后最大(最小)元素移到堆的顶部。

代码实现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heapSort(int[] arr) {
        int len = arr.length;
        // 排升序
        // 建大堆
        // 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进行向下调整
        for (int i = (len-1-1)/2; i >= 0; i--) {
            shiftDown(arr, i, len);
        }
        // 排序
        // 从最后一个节点开始与第一个节点交换位置
        for (int i = len-1; i > 0; i--) {
            // 最大值放到最后面
            swap(arr, 0, i);
            // 交换完成后重新调整堆, 注意 此时堆的大小要 - 1, 但是 这正好与 i 相同, 所以直接使用了 i
            shiftDown(arr, 0, i);
        }
    }


    /**
     *  向下调整算法
     */
    public static void shiftDown(int[] arr, int index, int len) {
        int parent = index;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 一直向下调整至符合堆 或者 至最后一个节点
        while (child < len) {
            if (child+1 < len && arr[child+1] > arr[child]) {
                child++;
            }
            if (arr[child] > arr[parent]) {
                // 交换节点
                swap(arr, parent, child);
                // 继续向下调整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 调整完成
                break;
            }
        }
    }

总结:

  • 时间复杂度: O(N*logN)
  • 空间复杂度: O(1)
  • 是不稳定排序: 向下调整过程中, 可能相对顺序发生变化
  • 对数据不敏感: 不管原本数据怎么分布, 都要先建堆, 然后排序
  • 相对于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堆排序通常效率较低,因为它的数据访问模式不够连续,可能导致缓存不命中

以上就是对堆排序的讲解, 希望能帮到你 !
评论区欢迎指正 !

相关推荐
瓯雅爱分享3 分钟前
Java+Vue构建的采购招投标一体化管理系统,集成招标计划、投标审核、在线竞价、中标公示及合同跟踪功能,附完整源码,助力企业实现采购全流程自动化与规范化
java·mysql·vue·软件工程·源代码管理
mit6.8242 小时前
[C# starter-kit] 命令/查询职责分离CQRS | MediatR |
java·数据库·c#
诸神缄默不语3 小时前
Maven用户设置文件(settings.xml)配置指南
xml·java·maven
任子菲阳3 小时前
学Java第三十四天-----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java·开发语言
学Linux的语莫3 小时前
机器学习数据处理
java·算法·机器学习
找不到、了3 小时前
JVM的即时编译JIT的介绍
java·jvm
earthzhang20214 小时前
【1007】计算(a+b)×c的值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算法·青少年编程
西瓜er4 小时前
JAVA:Spring Boot 集成 FFmpeg 实现多媒体处理
java·spring boot·ffmpeg
你总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 .̫ .4 小时前
一、十天速通Java面试(第三天)
java·面试·职场和发展·java面试
迎風吹頭髮4 小时前
UNIX下C语言编程与实践63-UNIX 并发 Socket 编程:非阻塞套接字与轮询模型
java·c语言·u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