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轮”轮融资后,哪吒汽车能否脚踏“风火轮”续写逆袭故事?

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江湖,烟波浩渺的水面下暗潮汹涌。

从特斯拉年初打响降价第一枪,降价潮至今未见尾声。9月刚至,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又推出了调价政策。

这一背景下,车企内卷加剧是必然。年初,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就曾发文表示:"2023年应该不会太过好,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缺芯贵电',消费信心不足,竞争日趋激烈。"

图源:电动EV

现在看来,他的判断基本变成了现实。但是,张勇在这一段话的最后也透露了25万台的年交付目标,说明对新一年新产品还是抱有很大的期待。

在"蔚小理零"纷纷成功上市之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同为"第一代"造车新势力的哪吒汽车,究竟何时IPO?

8月底,哪吒汽车公布已完成总额为70亿元人民币的Crossover轮融资,被不少人视为上市加速的信号。

那么,在完成"交叉轮"融资后,哪吒汽车有怎样的谋划?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江湖是否还会上演逆袭的故事?

从量起步,哪吒必须跨过更高的台阶

2022年,哪吒汽车成为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台的造车新势力,尽显"黑马"之姿。

不过,风云变幻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不缺少惊喜,哪吒汽车销量大涨背后的逻辑才值得思考。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2022年,哪吒汽车超15万的销量中,哪吒V就卖了近10万辆,在全系年交付量中占比65%。不难看出,哪吒V是哪吒汽车上演"我命由我不由天"故事的基石。

究其原因,哪吒抓住了经济型车型的市场需求,将一辆性能不错的新能源汽车入手门槛降低到了10万以下。

但是,销量只是车企发展的基本盘,走向盈利,才是新能源车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哪吒汽车CEO张勇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我们的规划是先有一定规模......明年我们的目标就是盈利了。"

正因如此,今年的哪吒汽车以哪吒S和GT开始发力15万-30万价格带。相比8月上市,售价区间为7.38万-8.88万元的AYA,哪吒S、GT毫无疑问要直面价格战的冲击。

而从前8个月的表现来看,哪吒汽车没能延续去年的领跑之姿,但是却成功在更高的价格带站稳了脚跟,为经营现金流转正奠定了基础。

目前,已经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蔚小理零",加上哪吒汽车,基本成为造车新势力稳固的第一梯队。8月,理想、蔚来、零跑、小鹏和哪吒均保持1万辆以上的交付量,位居前五。

那么,哪吒汽车是如何稳住增长并打入最主流的价格带的?

透过哪吒汽车的规划,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正悄然发生在这个新兴行业中的变化。

变化与谋划

2023年上半年,行业内卷中,车企掀起价格混战,不仅让行业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也导致了消费者较浓的观望情绪。

据乘联会统计,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相比去年同期122.4%的增幅,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这意味着车企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行业发展到现在,整车卷完了,价格也卷得差不多了,一场事关技术、布局和战略的谋划正在车企内部酝酿。

首先,造车新势力的比拼正在从整车竞争向深层次技术实力的竞争转变。

今年,哪吒一个很大的动作是,先后发布了自家的纯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和技术品牌。

平台架构,凡是熟悉汽车行业的人都不陌生,像大众的MQB、丰田的TNGA都是典型。全栈自研的平台是车企发展的基础。哪吒在广州车展从安全属性、效率和成本优化以及高智能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它的智能安全汽车平台"山海平台"。

除此以外,8月21日,哪吒又正式发布了"浩智技术品牌2.0",通过五大核心优势着力突显技术实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我们了解到,哪吒将依托山海平台、浩智技术品牌2.0的基础实力和零部件自研实力,陆续推出两到三款产品。

从这些动作来看,哪吒汽车的发展重心明显从价格、设计等因素偏向底层技术的提升,从而尝试在中高端市场打开局面,寻求"技术变现"。

其次,山海平台、浩智技术品牌2.0也透露出另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汽车智能化挺进纵深,车企纷纷加大智能化投入。

随着政策暖风频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驶过一个向上拐点。6月,国务院政策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相关文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规范、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应用,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在成都车展,哪吒汽车助理总裁兼智能研究院院长俞松耀也提到:"哪吒汽车最近在智能座舱板块进行了一次智能化软件升级。哪吒汽车的NETA SPACE智能座舱系统,跟用户强相关的功能,为了解决应用的问题,我们根据用户反馈做了架构。"

事实上,不管是"蔚小理"还是"零哪赛",都在智驾领域加速奔跑,开启新的竞速。

最后,头部车企一边完善销售服务网络,一边加速开拓海外市场,逐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后来者拉开身位。

一方面,随着渠道网络建设日益完善,全生命周期的汽车销售服务被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们提为重点,车企比以前更有意愿把"以用户为中心"落到实处。

在成都车展的媒体采访时,哪吒汽车表示,CEO张勇正在亲自组建团队,以及时响应用户声音。可见,构建完善的响应机制正在成为头部车企重要任务,这也是品牌建设必经之路。

另一方面,头部车企纷纷"整零协同"加速出海,除了欧美成熟市场,"家门口"的东南亚也正在成为主战场之一。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等车企已经确认将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哪吒、奇瑞、江淮等品牌也通过KD工厂或组装等方式进入泰国市场。根据泰国Autolife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泰国电动车总销量达到3.17万辆,而中国品牌的销售量就超过了2万辆,中国品牌在泰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已超70%。

作为国内企业进军东南亚的桥头堡,泰国市场重要性不言而喻。借着油电切换的大趋势,中国品牌正在搭建起完善的销售运营框架,在这个国外燃油车品牌把持的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总之,围绕技术沉淀和创新能力、渠道与品牌的护城河以及新兴市场的开拓,行业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这一阶段,比起之前显眼的"价格战",新能源汽车的江湖水上波光潋滟,水下暗藏玄机。

这种背景下,哪吒汽车完成Crossover融资,再次拿到70亿元资金,就像一颗石子掷入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持久战中,"剩者"即胜者

去年,哪吒汽车异军突起,今年,理想汽车、广汽埃安跑赢市场,充分证明新能源汽车市场乾坤未定。

而纵观家电、消费电子、互联网等众多行业,价格战都不是短时间决胜的战役,企业总要回归理性。

随着车企们内部埋头沉淀技术,外部继续攻城略地,行业的竞争正在转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淘汰赛,能够一直留在"牌桌"上就有希望成为最后的赢家。

是以,哪吒汽车在新年致辞里提到"更好的活着"。但是,哪吒显然不满足于此。手头又有了一笔资金的哪吒,不仅想要坐稳位子,还明显流露出继续"超车"的雄心。

8月以来,哪吒新品密集发布,出海脚步也在加快。

一方面,刺激国内市场销量,哪吒下半年新车型扎堆发布。成都车展前后,哪吒展示了哪吒AYA、哪吒GT无眉版、2024款哪吒S、哪吒AYA宠物改装版以及哪吒U-Ⅱ挑战版等多款车型。

另一方面,哪吒正踩着"风火轮"开拓海外市场。2022年才开启东盟出海战略,哪吒却靠着一支本地化团队,正在东南亚市场"翻江倒海"。根据泰国AutoLife官网公布数据,2023年1月-5月,哪吒V以3752辆上牌量稳居第二,市占率达到了15.6%。

8月,哪吒汽车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将在香港成立国际总部,同月便带着哪吒S、哪吒U、哪吒V等车型亮相印尼车展。

这种与时间赛跑的态度可以理解。在比亚迪、埃安等品牌海外扩张提速,"蔚小理零"纷纷上市的背景下,哪吒既要加速抢占海外市场,也要为登陆资本市场做准备。

唯有如此,哪吒汽车才能拥有更宽阔、更长远的未来。

结语

借着Crossover轮融资的消息,梳理一下哪吒汽车近期的发展动态,可以明显看出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价格战后,车企正在努力打造新的发展范式,突破价格桎梏,实现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这意味着车企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一场长跑。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够宽也够长。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25年在全球汽车销量中的份额将超过50%,这是一个数万亿的大市场。

其中,中国品牌正在成为这条赛道的主导者。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今年1-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世界新能源的61%。

不管是已经上市的车企,还是仍在冲刺上市的车企,都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乾坤未定,皆是黑马。也许,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江湖还会有更多意外的故事上演。

来源:松果财经

相关推荐
samLi06202 天前
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数据合集(2002-2023年)
汽车
怿星科技2 天前
怿星科技联合赛力斯举办workshop活动,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
汽车
TSINGSEE2 天前
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攀升,智慧移动充电服务有哪些实际应用场景?
汽车
CASAIM2 天前
模具制造之三维扫描和逆向建模
目标检测·3d·汽车·制造
百感水佩2 天前
NOTEBOOK_11 汽车电子设备分享(工作经验)
汽车
开源网安3 天前
安徽移动携手开源网安亮相2024中国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共筑车联网安全新壁垒
物联网·安全·汽车·车联网
Q_19284999063 天前
基于Spring Boot的新能源汽车个性化推荐系统
spring boot·后端·汽车
高工智能汽车3 天前
踩准智能汽车+机器人两大风口,速腾聚创AI+机器人应用双线爆发
人工智能·机器人·汽车
Qingniu013 天前
汽车气候控制传感器
人工智能·科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汽车·电脑·散热风扇
矽睿半导老谢3 天前
霍尔传感器在汽车车门把手上的应用
人工智能·科技·嵌入式硬件·汽车·智能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