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泛微:产业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OA?

在泛微诞生以后的十年,恰是OA系统的大规模突破。十年间,上百家OA企业的诞生直接将市场推向了鼎盛期。而后又迎来了移动互联网风口,在互联网厂商的冲击之下,传统OA在不断进击的同时,还要进行自我蜕变,成为"新时代OA"。

作者|思杭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在协同办公这条赛道,22年是一段足够长的时间,长到足以让一家企业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2001年,国内正处于从信息化时代到电子化时代的过渡期,而就在这个过渡期,孕育出了泛微。

在外界看来,泛微诞生以前是"无纸化办公"时代,当时的办公软件还停留在单机版的应用软件,如WPS、微软Office等。而在泛微诞生以后的十年,恰是OA系统的大规模突破。

从数量上来看,上百家OA企业的诞生将市场推向了鼎盛期;从软件应用上,十年间OA系统释放了真正的价值。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组织内各个业务系统开始集成,ERP、HR、财务软件都可以集成在OA上,这让OA的作用从"边缘软件"变成了"中枢系统"。

但二十年间,超1000家企业参与了OA系统的建设。泛微也正是在这样激烈的厮杀中,成为了OA的"引领者"。

在泛微漫长的成长历程中,它所经历的是,**从大众对协同管理软件的不认同,到对新品牌的陌生;再从互联网厂商的冲击,到走向数字化深水区的挑战。**这些难关都实实在在地挡在了泛微的面前。

这家企业是如何破茧成蝶,成为OA与数字化办公行业的引领者?在这一切的背后,这家企业又有着怎样的管理模式?最后,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它又如何定义新时代的OA?

一、破茧成蝶:一家OA企业的进化之路

通过与泛微的对话,笔者了解到,这22年可以分成五段,**从2001年到2005年是产品立足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前三年里,泛微只做好一件事,根据客户需求打磨产品。

然而,产品打磨好了,但没有品牌,怎么办?这是泛微遇到的第二个难题。于是,在2005年泛微踏上了代工OEM的道路,开始为浪潮、朝华数码等知名IT厂商做代工,以浪潮OA的身份来对外销售,从而达成了代工OEM的合作模式。

后来,在成立的第五年(2006年),泛微产品得到了客户的认同。不仅如此,随着2005年前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也让整个OA系统的价值愈发凸显。品牌的认同,与OA系统的价值叠加起来,让泛微步入到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机构拓展、全国布局阶段。

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延伸拓展。第一个分支泛微选在了距离华东较近的浙江,接下来是江苏,然后是北方、华南。从2006年到2010年,泛微建了十几个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模式让泛微更贴近客户现场来服务。

而2010年前后,泛微恰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智能终端兴起,移动办公软件成为潮流。在此背景下,泛微主动求变,在意识到移动办公市场的新机遇后,泛微开始投入技术率先研发移动办公产品e-mobile。

**除了应对外界的冲击,从自身发展来看,泛微正走在其第三个阶段,即市场拓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泛微做的第一件事是,进行全国范围内大型品牌推广。

当时正处于OA的上升期,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做出改变。一年开展几十场主题巡展活动,让客户近距离体验泛微产品带来的管理价值与实际应用场景。泛微携手SAP等管理软件厂商做联合解决方案,通过强强联合提升组织管理效能,这样务实的方案对于一些迫切需要信息化转型升级的集团型组织无疑是有价值的。很多大型集团组织整个团队前来学习观摩。

**在泛微成立的二十二年时间里,最重要的节点属于2017年,泛微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并且在上市后的第三年(2020年),泛微获得了腾讯的加持。从当时的新闻上看,"泛微将上市公司5%的股权转让给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交易总价为7.71亿元。"

这一阶段为资本加持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目前泛微正在经历的,即品牌深化阶段。

在感受到市场已经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后,泛微推出了一个应对当下时代的新产物,即全程数字化运营平台。之所以叫做"数字化运营平台",是因为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型企业经常会上线十几套数字化系统,而且各个系统之间通常是数据孤立、业务不畅。这种问题在集团型大型组织极为常见。

对此,泛微结合了二十二年的经验,将所有平台化产品上的核心应用模块,全部独立成专项软件,比如人事、合同、费控、采购、项目、营销、客服、档案等系统。客户既可以根据当前业务需求独立部署使用,也可以后期将多个系统全部整合在一个大的数字化运营平台上。

泛微提供一个以低代码平台为核心,外加7大技术引擎为支撑的数字化运营底座。企业只需要关注运营和业务即可,不需要关心有多少系统,因为所有的系统最终都会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这是泛微基于客户需求和新时代的痛点,形成的一种更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也意味着泛微开始向数字化深水区探索。

对于泛微而言,**它和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移动办公软件有明显的差异。**泛微的移动办公软件在应用上与业务系统高度融合,互联网移动办公软件构建的一个以移动门户为入口,主打沟通协作的移动平台。泛微中大型产品e-cology产品强调为客户做私有化定制服务,做深做透业务。互联网移动办公软件强调SaaS模式,注册即用,应用也相对较轻。

以泛微为首的协同办公厂商都诞生于2001年前后,而以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为主的移动办公平台则诞生于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前后,即2016年左右的时间。出生年代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户的差异。

在2001至2011十年期间,OA正处于发展初期,主要集中在政务、央国企、集团型组织等大型客户。当时OA的真正需求是政务和国企强调公文管理和会议管理,集团型民营企业强调门户、流程和知识管理。这也是OA的起源。

但2015年之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则大不相同,互联网公司发布的移动办公软件以免费的模式全面推广,这导致使用者更多的分布在中小企业,这类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

因此,**今天在衡量一家OA企业的成绩时,首先要分清楚其属性。**于泛微而言,其主要的客户群体都是中大型企业,部署方式也都以私有化部署和定制为主。在OA的市场格局中,泛微依然处于领先者的位置。

在IDC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团队协同软件市场半年跟踪报告》中可以观察到,在私有化部署模式市场中,排名前五的厂商占据整个市场69.6%的份额,而泛微则以23.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协同SaaS市场格局中,排名前五的厂商市场份额总计占比41.6%,泛微以5.5%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三位。

这样的成绩背后,一套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必不可少。

二、阿米巴模式:最先进的组织管理

当人们谈起大企业、大组织,会用"复杂""看不透"来描述。作为一家成立了22年的上市公司,泛微走到今天离不开其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及创新的渠道模式。

"目前团队有1万人,在全国有200个城市运营中心,而在所有客户中,中大型客户占到了7万多家,SaaS软件的客户占到90万家左右。"泛微介绍。

"阿米巴"(Amoeba)在拉丁语中指代单个原生体,它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具生命力和延续性的生物体。而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的由来则是日本企业家兼哲学家稻盛和夫所创建的。当时,稻盛和夫与好友在1959年成立了京瓷公司,而后在1984年又成立了电信公司KDDI。这两家公司在"阿米巴模式"的经营手法下,都保持了高收益。

因此,阿米巴模式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语境下,是指一个阿米巴就是一个小集体,通过内部购销和独立核算的方式,让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成为利益共同体,以此实现人人都参与到公司的经营中。

这种模式十分适用于公司人数超过5000人以上的集团型企业。集团公司面临的问题与一两千人或几百人的小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当组织过于庞大、集团过于臃肿,就会面临一个命令传达下去,中间要经过五六级。信息传递慢,也会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e-cology、e-office、eteams的销售方式体现了泛微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其中,e-cology是指面向中大型组织的平台化软件。比如中大型组织希望把产品做成一个平台。平台的定义是,尽可能多地承载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同时还会做定制化服务,就是以低代码的形式让客户在底层平台上搭建各种应用。

e-office则是面向中小型客户。他们的诉求与大型客户不同,他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是尽可能标准化,在一两个月内实施好,快速交付。与e-office不同的是,e-cology最快的交付周期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按照项目周期分期推进。因此,针对不同的产品线,不同的客户群体,泛微也采用了不同的渠道模式和管理方式。

像e-cology产品线,泛微采用了纯直销的方式。e-office全部交给代理商。

从三类产品占比来看,足以发现泛微的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哪。"e-cology的营收占到总营收的80%~90%。"泛微介绍。而且这两条产品线的开发语言不一样,开发架构也不一样,后者开发出来就是面向中小微企业,需要快速交付,所以泛微交给代理商或伙伴来销售。

最后,eteams则是一个纯粹的SaaS软件。相对于前两者,eteams更轻量化。类似于钉钉和企业微信,但又不一样,区别点在于应用模块上做得比较深,不仅能满足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还能满足一些业务上的诉求。但整体来讲,eteams属于注册即可使用,配备网络营销团队来销售即可。

三、产业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办公软件?

在前几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被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是,OA厂商如何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飞书、钉钉、企业微信又会怎样搅动OA的市场格局?

从本质上分析,互联网厂商所做的移动办公软件,追求的是将其做成互联网软件,它需要巨大的客户群体。所以,互联网厂商的移动办公软件核心在于流量。**那么在天平的两端,流量与深应用是无法平衡的。**追求流量,必然无法将软件做得很重、很深、很透。这样一来,移动办公软件就演变成为OA的入口和门户。

而老牌OA厂商则不然。在他们所诞生的时间里,大部分客户都是本地部署的方式,客户需求很多,软件做得很深。甚至不少大客户沉淀了多年的业务数据在OA平台里,这也让OA平台摇身一变,从协同办公软件变成了协同管理平台。而重应用的结果,也会让这些OA厂商有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公司与老牌软件公司属于差异化竞争。在双方各自掌握自身优势的同时,合作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无论是企业微信+泛微,还是钉钉+蓝凌,都让各自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形成联动的效果。

以企业微信+泛微的合作为例,对腾讯而言,他们的移动OA多了些更深的应用,在保证SaaS化的基础上,更加满足客户需求。而对于泛微而言,这无疑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两者产品合作形成的"内外协同",也实现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客户伙伴、经销售和代理商进行产业链上的协同模式。

站在更长远的角度,会是未来新时代数字化办公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被问到新时代下需要怎样的数字化办公软件时,泛微谈到了五个方向:

**一是智能化办公。**大模型的到来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软件的交互方式。大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机交互。也许未来根本不再需要ERP、HR、OA、财务软件,这些都可以集成在大模型上,企业只需要问大模型就可以了。而无论是大模型技术,还是RPA、OCR技术,未来OA的方向都是更智能化。

**二是平台化办公。**未来的OA将成为一个组织数字化的底层基座,因为要实现全员办公,无论是管理还是业务、财务的应用,数据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协作处理。OA将作为协同管理软件向平台化发展。所有的应用都可以千变万化地长在一个底层平台上。组织还可以利用低代码技术快速构建个性化应用,让平台随着组织业务的发展具备可扩展性。

**三是全程电子化办公。**在OA系统上,可以将电子签章、数字身份等技术融合进来,实现全程数字化,不需要进行线下办公。

**四是内外协同办公。**OA不应该仅仅是内部员工的办公软件,它还可以是整个产业链的办公,甚至整个社会的协同一体化平台。

**五是信创办公。**目前,OA系统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国产化。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党政机关和大型的央国企单位将实现全面的OA系统升级换代,让OA平台具备安全可控的能力。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泛微都是一家足够务实的企业,对于泛微这家企业,外部能够了解到的,除了真正的成绩以外,被人谈及最多是产品领先和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

二十二年磨一剑,作为一家老牌OA厂商,泛微已然褪去青涩,走向成熟。最近其新推出的全程数字化运营平台,也正是泛微二十二年沉淀出的结果。不仅如此,它也更是泛微眼中的"新时代OA"。

**如果一定要给泛微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会是敏捷进化。**它的敏捷进化不仅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更体现在产品上。

对于任何组织而言,管理一万人的团队,都很容易陷入低效、僵化的组织氛围。而泛微所采用的阿米巴模式,既有效地避免了该问题,还能让组织变得更加敏捷,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产品上,泛微以不同的客户群体规模,设定了多条产品线。这样的管理方式也更能让不同团队集中精力,各司其职。

而对于新时代的OA,无论是全程电子化,还是智能化、平台化,泛微都始终在成为一个标杆。

相关推荐
TDengine (老段)1 小时前
TDengine IDMP 重塑智慧水务运营(内附 Step by Step 步骤)
大数据·数据库·物联网·时序数据库·iot·tdengine·涛思数据
kk哥88993 小时前
从数据分析到深度学习!Anaconda3 2025 全流程开发平台,安装步骤
人工智能
陈天伟教授4 小时前
基于学习的人工智能(3)机器学习基本框架
人工智能·学习·机器学习·知识图谱
搞科研的小刘选手5 小时前
【厦门大学主办】第六届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技国际学术会议(ICCSMT 2025)
人工智能·科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云计算·学术会议
fanstuck5 小时前
深入解析 PyPTO Operator:以 DeepSeek‑V3.2‑Exp 模型为例的实战指南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aigc·gpu算力
萤丰信息5 小时前
智慧园区能源革命:从“耗电黑洞”到零碳样本的蜕变
java·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安全·能源·智慧园区
世洋Blog5 小时前
更好的利用ChatGPT进行项目的开发
人工智能·unity·chatgpt
serve the people9 小时前
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技术在WAF安防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0***K8929 小时前
前端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