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自学笔记二十三:K近邻算法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简称KNN)是一种常用的监督学习算法,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在OpenCV中,KNN算法有相应的函数实现,主要包含在ml模块中。

KNN算法的原理很简单,它基于样本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类或回归。对于分类问题,KNN算法将未知样本与训练集中的样本逐个比较距离,并选择距离最近的K个邻居样本,根据这K个邻居样本的标签进行投票,将未知样本归类为票数最多的标签。对于回归问题,KNN算法将未知样本与训练集中的样本逐个比较距离,并选择距离最近的K个邻居样本,然后取这K个邻居样本的平均值作为未知样本的预测值。

在OpenCV中,KNN算法的函数为`cv.ml.KNearest_create()`。下面是一个使用KNN算法进行分类的示例代码:

复制代码
import cv2 as cv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KNN对象

knn = cv.ml.KNearest_create()

# 准备训练数据

trainData = np.array([[1, 1], [1, 3], [2, 2], [2, 4]], dtype=np.float32)

responses = np.array([0, 0, 1, 1], dtype=np.float32)

# 训练KNN模型

knn.train(trainData, cv.ml.ROW_SAMPLE, responses)

# 准备测试数据

testData = np.array([[3, 1]], dtype=np.float32)

# 使用KNN分类

_, results, _, _ = knn.findNearest(testData, 1)

print("结果:", results)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KNN对象。然后,准备训练数据`trainData`和对应的标签`responses`。接下来,使用`train()`函数对KNN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准备测试数据`testData`,并使用`findNearest()`函数进行分类预测,其中参数1表示选择距离最近的1个邻居样本。

运行以上代码,将输出结果为`结果: [[0.]]`,表示测试数据被分类为标签0。

除了分类问题,KNN算法还可以用于回归问题。回归问题与分类问题类似,只是需要使用`cv.ml.KNearest_create()`创建的KNN对象设置`cv.ml.KNearest_REGRESSOR`标志,并且使用`findNearest()`函数的返回值来得到预测的连续值。

相关推荐
Katzelala1 小时前
[K8S学习笔记] Service和Ingress的关系
笔记·学习·kubernetes
递归不收敛2 小时前
PyCharm项目上传GitHub仓库(笔记)
笔记·pycharm·github
递归不收敛2 小时前
一、Java 基础入门:从 0 到 1 认识 Java(详细笔记)
java·开发语言·笔记
xian_wwq3 小时前
【学习笔记】Https证书如何升级到国密
笔记·学习·证书
一又四分之一.4 小时前
hexo文章
笔记
Suckerbin5 小时前
TBBT: FunWithFlags靶场渗透
笔记·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
大筒木老辈子6 小时前
Linux笔记---基于HTTP协议搭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
笔记
AI 嗯啦7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opencv实战----指纹识别的案例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四谎真好看7 小时前
Java 黑马程序员学习笔记(进阶篇6)
java·笔记·学习·学习笔记
mzhan0177 小时前
[笔记] 来到了kernel 5.14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