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
-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
- [2.1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网络协议](#2.1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网络协议)
- [2.2 网络拓补图分类](#2.2 网络拓补图分类)
- [2.3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2.3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
- [2.4 按照交换技术分类](#2.4 按照交换技术分类)
- [2.5 其他分类](#2.5 其他分类)
- 三、OSI参考模型
-
- [3.1 应用层](#3.1 应用层)
- [3.2 表示层](#3.2 表示层)
- [3.3 会话层](#3.3 会话层)
- [3.4 传输层](#3.4 传输层)
- [3.5 网络层](#3.5 网络层)
- [3.6 数据链路层](#3.6 数据链路层)
- [3.7 物理层](#3.7 物理层)
- [3.8 借助OSI模型理解数据传输过程](#3.8 借助OSI模型理解数据传输过程)
- 四、TCP/IP参考模型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
计算机网络: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互联起来,在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等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之间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包括硬件共享、软件和信息共享。
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实现集中管理、分布式处理和负载均衡等其他功能。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相互渗透,电信网络、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将逐步走向统一(ICT)。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2.1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网络协议
2.2 网络拓补图分类
2.3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可以将网络分为个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4 按照交换技术分类
按照交换技术分类可分为电路交换网路、报文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2.5 其他分类
按照协议分类:IP网、IPX网等;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无线网和有线网,有线网又能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和光纤网络等。
按用途分类:教育网络、科研网络、商业网络及企业网络。
三、OSI参考模型
背景: 网络分层解决的问题: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标准化
- 将网络的通信过程划分为小一些,简单一些的部件,有助于各个部件的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 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允许多个供应商进行开发。
- 通过定义在模型的每一层实现功能,鼓励产品标准化。
- 允许各种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互相通信。
- 防止对某一层所作的改动影响到其他的层,利于开发。
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处理
低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特点:
- OSI模型每层有自己的功集;
- 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靠;
- 上层依赖下层,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3.1 应用层
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常见的应用层协议:http(80)、ftp(20/21)、smtp(25)、POP3(110)、telnet(23)、dns(53)等。
3.2 表示层
负责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常见的标准:ASCII、JPEG。
3.3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间的会话连接,在设备或者节点之间提供会话控制,在系统之间协调通信过程。
3.4 传输层
负责将来自上层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并将他们组合为同样的数据流形式。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层协议:TCP、UDP。
3.5 网络层
定义了逻辑地址(三层地址),分组寻址,负责将分组数据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路由选择、维护路由表。
3.6 数据链路层
在不可靠的物理链路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把帧从一跳(节点)移动到另一跳(节点)。
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局域网链路层协议:以太网、令牌环、FDDI、Apple Talk
广域网链路层协议:X.25 、FR、PPP、HDLC
3.7 物理层
在提供机械和电气规约(接口、线缆),如双绞线线序、光纤接口SFP、SFP+、QSFP+
3.8 借助OSI模型理解数据传输过程
封装过程
解封过程
四、TCP/IP参考模型
-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TCP/IP)簇是由美国国防部所创建,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簇
- TCP/IP是当今数据网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