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状态转换

TCP状态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定义了一套状态转换过程来管理通信的连接状态。以下是TCP状态转换的常见过程:

  1. CLOSED状态:初始状态,表示没有任何连接存在。

  2. LISTEN状态:服务端进入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3. SYN_SENT状态:客户端发送SYN(同步)包后进入此状态,表示请求连接。

  4. SYN_RECEIVED状态: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后进入此状态,并发送回一个SYN和ACK(应答)包。

  5. ESTABLISHED状态: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SYN+ACK包后,发送一个ACK包确认连接,进入此状态,表示连接已建立。

  6. FIN_WAIT_1状态: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发送FIN(结束)包后,进入此状态,等待对方确认。

  7. CLOSE_WAIT状态:被动关闭连接的一方接收到FIN包后,进入此状态,表示需要关闭连接。

  8. FIN_WAIT_2状态: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等待对方发送ACK包的确认。

  9. LAST_ACK状态:被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发送ACK确认包后,进入此状态,等待对方的最后确认。

  10. TIME_WAIT状态: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接收到对方最后确认后,进入此状态,等待一段时间后释放连接。

  11. CLOSED状态:最后一个ACK包发送完成后,连接正式关闭,回到初始状态。

这些状态转换是TCP连接的常见过程,通过这些状态的变化,TCP协议能够实现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

TCP状态转换图

TCP状态转换的典型流程如下:

  1. 服务端启动并进入LISTEN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 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向服务端发送SYN包。

  3. 服务端接收到SYN包后,会发送SYN+ACK包作为应答。

  4. 客户端接收到SYN+ACK包后,发送ACK包来确认连接。此时,连接已经建立,进入ESTABLISHED状态。

  5. 数据传输阶段:在连接建立的基础上,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6. 关闭连接:当任一方决定关闭连接时,会发送一个FIN包来表示结束。

  7. 接收方收到FIN包后,会发送一个ACK包作为确认。

  8. 发送方接收到ACK包后,进入FIN_WAIT_2状态,等待接收方的最后确认。

  9. 接收方发送完最后确认后,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发送方的最后确认。

  10. 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最后确认后,发送最后一个ACK包。

  11. 接收方收到发送方的最后ACK包后,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2倍的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

  12. 完全关闭连接:在经过等待时间后,接收方关闭连接并进入CLOSED状态。

这是TCP连接的基本流程,通过这样的状态转换,双方能够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并能够正确关闭连接。这种面向连接的机制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TIME_WAIT状态必要性

TIME_WAIT状态在TCP连接的关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它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疑问,但它是必要的。以下是TIME_WAIT状态的几个重要原因:

  1. 确保可靠的连接关闭:在TCP连接关闭后,TIME_WAIT状态允许确保连接正常终止。在此状态下,它允许相应的ACK包在网络中完全传输和处理,以确保双方都已完全关闭连接。

  2. 可靠处理重复数据包:TIME_WAIT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可以处理在该状态下可能到达的重复数据包。重复数据包可能在网络中滞留并在一段时间后到达,因此TIME_WAIT状态能够正确处理这些数据包,避免与之前的连接混淆。

  3. 允许端口重用:TIME_WAIT状态确保在相同的本地端口上重新创建连接时不会出现冲突。如果没有TIME_WAIT状态,新连接可能会与以前的连接混淆,导致数据错乱或连接复用问题。通过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旧连接彻底关闭后,可以安全地使用相同的端口。

  4. 避免"失序的连接"问题:TIME_WAIT状态还可以防止来自早期连接的数据传输到新的连接中,从而避免了错误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失败等问题。

尽管TIME_WAIT状态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占用一些系统资源并导致可用端口数减少,但它是确保TCP连接正常关闭和维护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机制。它帮助避免连接冲突和数据混乱,使TCP协议能够稳定和可靠地工作。

端口复用

setsockopt()函数的原型如下:

c 复制代码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etsockopt(int sockfd, int level, int optname, const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参数说明如下:

  1. sockfd:套接字文件描述符,用于指定需要设置选项的套接字。

  2. level:选项的级别,用于指定选项所属的协议族或套接字类型。常见的选项级别有:

    • SOL_SOCKET:通用套接字选项,适用于所有协议族。
    • IPPROTO_TCP:TCP协议特定选项。
    • IPPROTO_IP:IP协议特定选项等。
  3. optname:选项的名称,用于指定要设置的具体选项。常见的选项包括:

    • SO_REUSEADDR:允许重用本地地址。
    • SO_KEEPALIVE:启用保持活动检测。
    • TCP_NODELAY:禁用 Nagle 算法,提高小数据包的实时性等。
  4. optval:指向存储选项值的缓冲区的指针。

  5. optlen:选项值的长度。

函数返回值为0表示设置选项成功,返回-1表示设置失败,并设置相应的错误码。

cpp 复制代码
 int opt = 1;
 setsockopt(sockfd,SOL_SOCKET,SO_REUSEADDR,&opt,sizeof(opt));

close和shutdown

shutdown()close()都是用于处理网络套接字(socket)的函数,它们在TCP连接的关闭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1. shutdown(): shutdown()函数用于关闭套接字的读取或写入功能或两者同时关闭。它提供了对TCP连接进行精细控制的能力。shutdown()函数有两个参数:套接字描述符和关闭的方向。关闭方向可以是以下三个值之一:

    • SHUT_RD:关闭套接字的读取功能,也就是禁止从套接字中读取数据。
    • SHUT_WR:关闭套接字的写入功能,也就是禁止向套接字写入数据。
    • SHUT_RDWR:同时关闭套接字的读取和写入功能。 例如,shutdown(sockfd, SHUT_WR)会关闭套接字的写入功能,表示不再向套接字发送数据。
  2. close(): close()函数用于完全关闭套接字连接。当调用close()时,套接字会被立即关闭并释放相关资源。已经关闭的套接字不能再进行读取或写入操作。close()函数只需要一个参数,即套接字描述符,例如close(sockfd)就会关闭套接字。

在关闭TCP连接过程中,通常会先使用shutdown()函数进行半关闭操作,然后再调用close()函数完全关闭连接。半关闭的作用是允许一方继续接收对方发送的数据,同时暗示双方已经完成他们的任务,准备关闭连接。完全关闭连接后,网络套接字会被彻底释放。

需要注意的是,关闭套接字后,套接字描述符在当前进程中将不再可用,无法再使用对应的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如果需要继续进行网络通信,必须重新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总结来说,shutdown()函数用于关闭套接字的读取或写入功能,提供对TCP连接的精细控制;而close()函数用于完全关闭套接字连接,释放相关资源。在TCP连接的关闭过程中,通常会先进行半关闭操作,然后再完全关闭连接。

相关推荐
沈艺强1 小时前
伊犁linux 创建yum 源过程
linux·运维·服务器
拾光师1 小时前
linux命令行快捷键
linux·运维·服务器
Dola_Pan3 小时前
Linux文件IO(二)-文件操作使用详解
java·linux·服务器
城南云小白4 小时前
Linux网络服务只iptables防火墙工具
linux·服务器·网络
咩咩大主教4 小时前
C++基于select和epoll的TCP服务器
linux·服务器·c语言·开发语言·c++·tcp/ip·io多路复用
Flying_Fish_roe5 小时前
linux-网络管理-网络配置
linux·网络·php
FuLLovers5 小时前
2024-09-13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OS管理 进程
linux·开发语言
xuanyu226 小时前
Linux常用指令
linux·运维·人工智能
有时间要学习6 小时前
Linux——应用层自定义协议与序列化
linux·服务器·网络
阑梦清川7 小时前
简明linux系统编程--互斥锁--TCP--UDP初识
linux·udp·tcp·互斥锁·信号·解锁·加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