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的基本格式

HTTP/HTTPS

HTTP

应用层,一方面是需要自定义协议,一方面也会用到一些现成的协议.

HTTP协议,就是最常用到的应用层协议.

使用浏览器,打开网站,使用手机app,加载数据,这些过程大概率都是HTTP来支持的

HTTP是一个超文本 传输协议,

文本=>字符串

超文本=>除了传输字符串,还能传输图片,视频,音频等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有长连接和短连接的用法

一个网站=前端+后端

前端:网页:

HTML描述了网页的基本结构

CSS描述了网页的样式(包括不限于字体,颜色,背景,位置,大小)

JavaScript描述了网页的行为,和用户进行交互.
上述是三种单独的语言

网页 HTML, CSS ,JS都是在浏览器上执行的,都是在访问服务器的时候,从服务器下载到浏览器上,然后才能显示执行的,其他的应用程序,一般都是先下载安装,才能使用,网页是随时用随时下载

使用网页的优势:服务器随时更新,用户就能随时用上新版本

劣势:性能有限,很难提供一些复杂的,重量的操作

后端:HTTP服务器

学习HTTP,就需要学习协议格式

需要用到抓包工具:

此时抓包工具就可以获取到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的交互细节了

http的协议格式

请求

1.首行

这三个部分用空格来分割

URL:

请求,就是客户端(浏览器)给服务器发起一个数据,这里要利用URL来明确指出,要访问的服务器是什么,要访问服务器中的哪一个资源

下面给出RFC标准文档中给出的URL的标准格式

这里的服务器地址也可以是IP地址,也可以是域名
查询字符串(query string),是键值对格式 ,键值对之间,使用&符号分割,键和值之间使用=分割,查询字符串以?开始,虽然知道了query string的格式,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的含义.,因为这里的键和值都是程序员自定义的

实际上,对于URL来说,上述的几个部分,都是可以省略的,不是哪个部分是必须得有的
IP地址/域名省略,相当于是访问当前服务器的地址,比如:

访问b站主页,请求里必须要带有bilibili域名,响应的内容就是bilibili主页 的html,这个html里就会触发一些其他的http的请求,这些后续触发的http的请求,就可以省略IP,省略的IP就相当于使用和刚才获取bilibili的html一样的IP
端口号也可以省略,(相当常见)

省时,浏览器会自动加上端口(这个端口号,表示的是访问目标服务器的哪个端口),如果是http协议,自动添加的端口就是80,如果是https,自动添加的端口号就是443知名端口号(1024)
带层次的路径也可以省略如果省略,相当于访问的是/

/为根目录

(目录结构就是树形结构,根目录就相当于树根一样)

服务器提供的资源,也是类似于目录结构一样的树形结构来组织的,既然是树3,就会有树根,/就是根节点,通常根节点就会对应到服务器的主页
查询字符串也可以没有

正是上述的灵活性,使得http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场景,进行一些"自定制"的工作,也就使得http协议成了广泛使用的协议
url encode本质上就是转义字符,与\不同的形式出现而已

query string中可能有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符号,这些符号在URL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含义
+ => %2B
url编码替换

转换规则:把要转换的内容的二进制的每个字节,都使用十六进制来表示出来,然后每个字节前面加上一个%

方法:

GET请求是把一些自定义的数据放到query string中,而body是空着的

POST请求最常见的情况:

登录,上传

POST是把一些自定义的数据放到body中,query string通常是空着的

2.请求报头header

这里的header也是键值对 ,每一行都是一个键值对,键和值之间使用:空格来分割

,query string和body中的键值对,完全是程序员自定义的,而header中的键值对,主要是标准规定的,少数是自定义的

重要的几个键值对:
Host :表示服务器主机的地址和端口
通常情况下Host里的内容和URL中的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例外,如果使用了代理,就不一样了
Content-Length 表示body中的数据长度

如果请求中有body,就有这个字段,如果没有body,就没有这个字段
这个字段的作用是为了解决粘包问题
Content-Type 表示请求的body中的数据格式

针对一个数据,到底该如何解析,如何理解,HTTP协议有很多用途,传输的数据也有很多种类

在HTTP请求中,Content-Type有三种主要的格式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form

body的格式就和query string是一样的键值对
multipart/form-data: form

一般上传文件/图片会是这种格式,但是不绝对
application/json

body是json格式

User-Agent

主要是包含了当前机器的系统和浏览器的版本,主要用来兼容,现在UA的意义就小了不少,主要用来区分PC端(Windows/Mac)和移动端(Android/iOS)
Referer

描述了,当前这个页面从哪里来的
location :

搭配3xx状态码使用, 告诉客户端接下来要去哪里访问
Cookie

浏览器本地存储数据的一种机制,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存续数据

按照键值对的方式来存储一些字符串,这些键值对往往是服务器返回来的,浏览器把这些键值对按照"域名"维度不同的网站,不同的cookie,且都是程序员自定义的,分类存储

一个网站的cookie中会存储很多键值对,往往会有一个很重要的键值对,是用来表示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尤其是有的时候,登录一个网站之后,后续再次访问这个网站的其他页面,或者关了电脑,第二天再次访问,仍然不必重新登录

为了实现身份识别的效果,不仅仅需要cookie来支持,服务器这边还需要一个sessio机制来支持

首次访问网站,注册不考虑,登录成功之后,服务器/网站就会生成一个你的身份标识--sessionid,身份标识就通过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响应,保存在浏览器的cookie中了

与此同时,服务器这边也会创建出一个对应的session,相当于是一个电子档案,session中就会记录一些我的关键信息

网站中肯定是不只一个用户,每个用户都有自己单独的session和sessionid,因此,服务器就会使用类似于hash表这样的方式,以sessionid为key,以session为value ,把所有的数据组织起来

作为用户的身份标识,不同网站身份标识的key和value可能都是不同的

如果是通过浏览器地址来直接输入URL/点击收藏夹打开这个网页的,这个请求中是不带有这个Referer的

但是如果是点击了某个网页的内容,产生了跳转,就会带有Referer

3.空行

相当于一个分隔符,分割了header和body,描述了body是从哪里开始的

4.body正文

body里面的格式,其实是可以有很多种的,其中可以和query string一样是键值对的格式,只不过是经过了url encode,在登陆场景中,这里就会包含这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认证信息,密码一般是加密的,一般密码都是不会明文传输的

明文+加密算法+密钥=>密文,有的时候,加密的过程是可逆的,有的时候,加密是不可逆的 (加密过程可能会出现信息量损失)
响应

1.首行(版本号 状态码 状态码描述)

状态码就是对这次相应的定性(成功,失败,其他...)

计算机中,通常会使用数字表示结果,使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情况

比如:200表示成功

2.应头header(键值对)
ETag 说明:对于某个资源的某个特定版本的一个标识符,通常是一个 消息散列

Location 说明:用来 进行重定向,或者在创建了某个新资源时使用

3.空行

4.body正文

相关推荐
supingemail21 分钟前
WebSocket 从入门到进阶实战
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
走过冬季1 小时前
TCP与UDP区别及应用场景详解
网络协议·tcp/ip·udp
互联网搬砖老肖1 小时前
运维打铁:生产服务器用户权限管理方案全解析
运维·服务器·网络
上海云盾商务经理杨杨2 小时前
2025年高防IP与游戏盾深度对比:如何选择最佳防护方案?
网络协议·tcp/ip·安全·web安全·游戏
不愧是你呀2 小时前
深度剖析并发I/O模型select、poll、epoll与IOCP核心机制
linux·服务器·网络·windows
Think Spatial 空间思维2 小时前
【安全攻防与漏洞】HTTPS中的常见攻击与防御
网络协议·安全·https·漏洞·攻防·防御
UrSpecial2 小时前
HTTPS核心机制拆解
网络协议·http·https
hgdlip2 小时前
手机IP地址更换的影响与操作指南
网络·tcp/ip·智能手机
一米阳光zw3 小时前
mac将自己网络暴露到公网
网络·macos·php
网硕互联的小客服3 小时前
如何排查服务器 CPU 温度过高的问题并解决?
linux·运维·服务器·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