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法律法规》三、银行管理——4、资本管理

第四章 资本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知识点1】 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 银行常用的资本概念主要包括账面资本、 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
| 账面资本 | 账面资本又称为会计资本, 属于会计学概念, 是指商业银行持股人的永久性资本投入, 即出资人在商业银行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其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 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账面资本反映了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 是银行资本金的静态反映。 |
| 监管资本 | ( 1) 银行实际持有的符合监管规定的合格资本。 合格资本是指按照监管规定, 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计算得出的资本数量。 从监管角度看, 部分账面资本不具有吸收损失的功能(如商誉) , 需要从资本中扣除; 而某些不属于会计角度的内容(如可转换债券) , 但因具有一定的吸收损失功能, 因此可计入监管资本当中。 ( 2) 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应当持有的最低资本量或最低资本要求。 最低资本要求则是监管规定的, 用于覆盖银行面临主要风险损失所必须持有的资本数量。 外部监管当局最关心的是保护存款人利益, 促进银行审慎经营,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 因此要求银行持有足够的合格资本能够覆盖其所面临的风险水平, 即应大于最低资本要求。 |
| 经济资本 | 经济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下( 如99%) , 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或需要的资本金。 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计算出来的虚拟资本, 即银行所"需要"的资本, 或"应该 持有"的资本, 而不是银行实实在在拥有的资本。 经济资本本质上是一个风险概念, 因而又称为风险资本。 从银行审慎、 稳健经营的角度而言, 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应大于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银行的一种内部管理工具, 运用经济资本的方法, 可以将银行不同类别的风险, 进行定量评估并转化为统一的衡量尺度, 以便于分析风险、 考核收益和经营决策。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计量方法和容忍度水平, 对同样的风险水平, 银行选择的方法和容忍度不同, 经济资本计量结果也会不同。 |
| 三种资本之间的关系 | ( 1) 账面资本反映的是所有者权益, 而监管资本、 经济资本则是从覆盖风险与吸收损失的角度提出的资本概念。 ( 2) 在资本功能方面, 账面资本与监管资本( 银行持有的合格资本) 具有交叉, 可以用于吸收损失。 ( 3) 从数量角度而言, 账面资本经过一定的调整, 可以得到符合监管要求的合格资本,合格资本的数额应大于最低监管资本要求; 银行要稳健、 审慎经营, 持有的账面资本还应大于经济资本。 ( 4) 就银行管理角度来看, 相对于监管资本, 经济资本更好地反映了银行的风险状况和资本需求, 对银行风险变动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目前已经成为先进银行广泛应用的管理工具。 |

【知识点2】 资本的作用

与一般企业相比, 商业银行的突出特点是高负债经营, 融资杠杆率很高, 资本所占比重较低, 承担的风险较大, 因此资本所肩负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

|--------------------|----------------------------------------------------------------------------------------------|
| ( 1) 为银行提供融资。 | 资本既是银行维持日常运营的资金来源, 也为银行发放贷款和其他投资提供资 金, 它和商业银行负债一样肩负着为资产提供融资的使命。 |
| ( 2) 吸收和消化损失。 | **资本金承担着吸收损失的第一资金来源。**商业银行一旦破产, 首先消耗的是银 行的资本金。 因此, 资本金又被称为保护债权人、 使债权人免遭损失的"缓冲 器"。 |
| ( 3) 限制业务过度扩张。 | 银行要满足最低资本要求, 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 就要做到风险与资本之间 的平衡, 要想扩大业务规模就必须有充足的资本, 这使资本具有了约束银行盲目 扩张、 过度承担风险的重要功能。 |
| ( 4) 维持市场信心。 | 资本充足的银行有助于树立和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消除债权人对银行损失吸收能力的疑虑, 从而在市场上能够赢得公众的青睐, 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

第二节 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

【知识点1】 巴塞尔资本协议

|--------------------------|---------------------|----------------------------------------------------------------------------------------------------------------------------------------------------------------------------------------------------------------------------------------------------------------------------------------------------------------------------------------------------------------------------|
|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1988年, 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出台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 (即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确立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基本框架, 第一次在国际上明确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个要素, 即监管资本定义、 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
|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1、统一了监管资本定义 |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 ( 或普通股) 、公开储备 (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留存利润、 股票发行溢价) ; 附属资本:非公开储备、 重估储备、 普通准备金、 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等。 |
|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2、建立了资产风险的衡量体系 |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关注信用风险, 根据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大小分别赋予不同的风险权重, 共分为0、 10%、 20%、 50%、 100%五个档次。 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相应的风险权重相乘, 计算出风险加权资产, 综合反映资产的风险水平。 |
|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3、确定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 | 资本充足率为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
| 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2004年, 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 修订框架》 (即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也称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与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资本充足率计算总体框架保持不变, 继续采取了资本/ 风险加权资产的形式, 维持了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 基本保留了原资本定义。 与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不同的是, 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构建了"三大支柱"的监管框架, 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的种类, 改革了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方法。 ||
| 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1.第一支柱: 最低资本要求 | 明确商业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资本要全面覆盖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对各类风险的计量, 提出了几种难易程度不同的计算方法, 允许商业银行采用比较粗略的方法计量资本要求, 同时鼓励银行采用更加精细、 更加敏感的计量方法, 并要求将计量结果充分应用于业务管理之中。 |
| 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2.第二支柱: 监督检查 | 在第二支柱下, 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 用于评估与其风险轮廓相适应的总体资本水平, 评估的范围应覆盖银行面临的所有实质性风险, 据此制定相应的战略确保维持充足的资本水平。 监管当局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程序, 采取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方式, 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和战略, 以及它们监管资本达标的能力; 对资本不足的银行, 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
| 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3.第三支柱: 市场纪律 | 第三支柱又称市场约束、 信息披露, 是对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第三支柱要求银行通过建立一套披露机制, 以便于股东、 存款人、 债权人等市场参与者了解和评价银行有关资本、 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等重要信息, 通过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行为, 驱动银行不断强化自身管理。 |
| 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2007年爆发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监管当局认识到, 现行风险监管框架在一些关键细节并非完美无缺, 仍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 2010年12月16日, 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最终文本。 ||
| 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1.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 资本监管框架始终是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框架的核心, 也是本轮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提升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界定并区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功能: 一级资本应能够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 其中普通股( 含留存收益) 应在一级资本中占主导地位; 二级资本仅在银行破产清算条件下承担损失。 (2) 增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的审慎性:提高了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 大幅度提高了内部模型法下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和定性标准, 大幅度提高源自场外衍生品和证券融资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 ( 3) 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明确了三个层次的最低资本要求: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4.5%,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 总资本充足率为8%, 并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最低资本要求。 |
| 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2.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 杠杆率监管指标基于规模计算(该指标采用普通股或核心资本作为分子, 所有表内外风险暴露作为分母) , 与具体资产风险无关的, 以此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过度扩张, 并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指标。杠杆率不能低于3%, 要求银行自2015年开始披露杠杆率信息, 2018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
| 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 3.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 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两个流动性量化监管指标: ( 1) 流动性覆盖率( LCR), 用于衡量在短期压力情景下( 30日内) 单个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 2) 净稳定融资比率( NSFR), 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能否支持其资产业务的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都不得低于100%。 |
|  《巴塞尔协议三: 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 | 《巴塞尔协议三: 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 (以下简称巴三最终方案) 延续了巴塞尔协议"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 以重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为切入点, 全方位重构了传统监管框架, 对于优化银行体系信贷资源配置能力(优化资源配置) 、 提升不同国家不同银行之间风险计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增强风险计量可比性)
、 增强银行体系整体稳健性(强化市场约束) 具有重大意义。   巴三最终方案的发布, 标志着历时十余年的国际资本监管改革基本完成, 银行业监管的国际新标杆基本确立。 ||

各层次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功能和监管安排

|-------------------|-------------|----------------|-------------|------------|---|
| |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 一级资本充足率 | 总资本充足率 |
| 最低资本要求 | | 4.5%(我国5%) | 6% | 8% ||
| 储备资本要求 | 2.5% | |
| 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 | | 7% | 8.5% | 10.5% ||
| 逆周期资本要求 | 0-2.5% | |
|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 1%-3.5% | |

【知识点2】 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

中国银监会坚持国际标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和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统筹推进的思路, 研究建立了新的银行资本监管体系。2012年6月, 中国银监会发布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 资本办法》 ) , 这标志着我国资本监管制度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

|---------------|--------------|----------------------------------------------------------------------------------------------------------------------------------------------------------------------------------|
| 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 |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监管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 / 风险加权资产×100%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 / 风险加权资产×100%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 / 风险加权资产× 100% 其中, 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 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
| 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 ( 1) 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 6%和8%; 需要说明的是, 我国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高于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为4.5%) 。 (2) 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   储备资本要求为2.5%, 逆周期资本要求为0~2.5%, 均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3) 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 若国内银行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所适用的附加资本要求不得低于巴塞尔委员会的统一规定。 (4) 第四层次为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确保资本充分覆盖所有实质性风险。   根据《资本办法》 的规定, 正常时期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1.5%和10.5%。 ||
| 资本定义 | 1.核心一级资本 | 核心一级资本是银行资本中最核心的部分, 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能力也最强。 核心一级资本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
| 资本定义 | 2.其他一级资本 | 其他一级资本与核心一级资本相比, 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能力相对差一些, 主要包括: 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在银行 实践中, 其他一级资本主要包括符合条件的优先股、 永续债等。 |
| 资本定义 | 3.二级资本 | 一级资本工具的目标是在持续经营前提下吸收损失, 而二级资本目标是在破产 清算情况下吸收损失, 承担风险与吸收损失的能力相对更差。 主要包括: 二级 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在银行实 践中, 二级资本工具主要包括符合条件的次级债、 可转债及符合条件的超额贷款 损失准备金等。 |
| 资本定义 | 4.资本扣除项 | 计算资本充足率时, 商业银行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一些不具备损失 吸收能力的项目,主要包括商誉、 其他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除外) , 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 贷款损失准备缺口等。 |

相关推荐
2301_776045232 小时前
加密货币地址的基本概念
区块链
CESS_Cloud2 天前
CESS 出席华盛顿区块链政策峰会:参与国家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专题讨论
安全·阿里云·web3·去中心化·区块链
TianXuan_Chain3 天前
web3跨链桥协议-Nomad
web3·区块链·智能合约·跨链桥
证卡识读张工3 天前
中软高科身份证云解码金融(银行)解决方案介绍
金融
CertiK4 天前
Web3.0安全开发实践:探索比特币DeFi生态中的PSBT
区块链
选择不变4 天前
慢牛提速经典K线形态-突破下跌起始位和回档三五线,以及徐徐上升三种形态
区块链·通达信指标公式·炒股技巧·短线指标·炒股指标
飞天阁4 天前
Hyperledger Fabric 2.x 环境搭建
运维·区块链·fabric
Sui_Network4 天前
Sui 基金会任命 Christian Thompson 为新任负责人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智能合约
电报号dapp1194 天前
NFT交易所开发攻略:打造未来数字艺术品交易新平台
人工智能·去中心化·区块链·智能合约
Q8137574604 天前
中阳动态分散投资策略: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科学路径
人工智能·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