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35岁危机并不是早先就存在的,它是近期才普遍的东西。因此有些年长者或在校生,会因为没经历过而过于乐观;
2、个别人可能会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割别人的韭菜;
3、中年危机与工作经验本身关联性不大,这和大家传统认知的青春饭or吃经验不同;
4、中国的35岁危机,实际上来自于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原因,与企业、政府、从业者三者都息息相关。
下面,我就以浅薄的思考,给大家分析一下35岁危机这个话题。
具体而言,将会从企业、政府、从业者三个角度为各位简单分析。
当然了,这三个角度并不独立,界限很模糊,每个角度实际上也与其他角度相关。
一、企业角度
我个人之前强调过一点,35岁危机与行业相关性不大,而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受约束的程度息息相关。
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工作的本质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资本家给予的报酬,用报酬维持或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也正是这个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工作,谈不上任何忠诚或成就感。在企业中承担的所谓高大上的工作,就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已。如果一个人有独立于工作外获取金钱养活家庭的手段的话,这个人完全可以不要工作,而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资本家和你谈情怀,不要信就对了。
在这个劳动者与资本家的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的报酬。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给予劳动者报酬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这是大家熟悉的剩余价值理论。
而剩余价值理论中,剩余价值包含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前者可以通过单纯的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工作强度来增加;
后者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中途时间和生产资料损耗等方式来增加。
由于资本增殖的需要和资本家的贪婪,资本家必然遵循着增加剩余价值获取的路径进行发展,那么上面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的路径,就会成为资本家关注的重点。
对于第一种,资本家只需要单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即可;
中国现如今的996和上班如打仗的工作强度就是这么来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劳动者除了划水摸鱼外,暂时没有好的应对办法。
对于第二种路径,资本家的主要处理方式,一个是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另一个则是加强分工协作。
而这两者结合起来,则表现为资本家对于工作内容分工流程的细化,以及机器和软件的引入。
对于工作内容分工流程的细化发展,来自于人类社会的经验。当人们发现,在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务处理中,几个人的分工和协作比一个人单干效果更好时,这种方式被保留了下来。
例如,几个人可以搬动很重的物品,搬砖时可以采取接力的方式而不用每个人从头搬到尾等等。
而在人们劳动过程中,人们普遍需要使用工具,借助工具来辅助劳动,否则以人自己是没办法完成诸如切割、打击等劳动的,他们需要锯子、锤子和钉子。
于是,资本家自然想要把这两种发展结合起来,因为这两条路径都可以更多地赚取相对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增加。
因此,资本家需要一个特殊的不变资本,它可以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还能被动的促成劳动者的分工与协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下,资本家巧妙地利用了科学研究和工业革命的成果,机器和软件等工具应运而生。
得益于机器与软件的存在,资本家一方面可以使用这些庞大的机器或者巧妙的软件,让劳动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产品或者项目,而且远超人力能及。比如,一台半导体设备进行的制程,是人类无法做到的,只有机器才能达到这样精巧的制程完成这样的工作;
同样的,CAD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画图人员的效率。画图人员可以很快用软件画图,而不再需要用纸笔和尺子等各种工具慢吞吞的比比划划。
另一方面,机器和软件的存在,实现了劳动者的自然分工,对于机器来说,机器无法一个人操作,必然需要几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分工协作,以实现机器的快速生产和产品稳定性的保障。
同样的,软件的方便快捷,可以便于资本家发号施令,让劳动者按照要求,每个人只负责其中部分工序、部分结构,或者项目中的其中一种型号进行画图工作的分配,然后组合起来。而在互联网行业中,资本家也得益于编程软件的出现,轻易地进行分工。
我们在总结完资本家获取更多剩余价值采取的方式后,我们不禁要问:
资本家一面增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一面推广机器和软件的使用,资本家采取的这些做法有什么后果吗?
对于增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来说,结果不用多说,看看996的打工人们什么身体状态大家就心里有数,以这种工作强度来说,时间长了以后基本都有一定的毛病。
很多由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压榨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疾病,是用996赚多少钱都很难治得好的,更不要说现在年轻人996耗命的钱基本都砸进混凝土综合体里了。
如果没有外在的强制性条件加以限制,资本家将只留给劳动者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必要时间,比如吃饭、睡觉、上厕所等,而劳动者需要的休息休闲娱乐、家庭事务处理等时间,被资本家认为是没必要的。
就这样,陷入长期加班文化的年轻人,没有个人休息恢复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时间,也没有处理家庭和生活事务的时间,每天都被资本家进行最大程度的损耗。劳动者目前只能以划水摸鱼的方式来默默抵抗这种压迫行为,然而又因为引入更加内耗的情绪劳动而变得更累。
最终,劳动者在35岁左右,甚至还没到35的时候,身体和心理机能就很难适应社会上普遍的工作强度,并导致自己离开职场或者被企业赶走的下场,引发全行业无差别的35危机。
这也是我强调35岁危机与行业无关的原因之一。
只要高强度和超额加班难以改善,从业者35危机将是全行业无差别的,它来自劳动者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因素,已经超出了行业专业的范围。
实际上,上面的解释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模板:
在西方贯彻8小时之前,西方是普遍实行12小时乃至更高强度的工作制度的。而在大工业时期,无论你是纺织等轻工业,还是在钢铁、机械加工等重工业,资本家大多只使用劳动者到30岁左右,便会更换一批更年轻、更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而在工作制被政府约束之前,劳动者往往因为各种职业病,只能活到40岁上下。
相比两百年前的西方大工业世界,中国现在的加班泛滥和35危机确实是"福报"!!!
关于机器和软件的话题,实际上,它们的作用就要隐性得多。不过如果仔细思考观察,总是能发现其中端倪的。
首先,由于机器和软件的推广,劳动者的分工和协作被分割到了极致。
每个劳动者只负责其中一个工序、一个流程、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而不再对各个流程进行了解和学习,这会让劳动者的工作极其细化,并增加劳动者失业风险,尤其是负责的这项工序容易被优化或取消时。
而分工流程的细化,会让劳动者长期从事单一的工作内容,在丧失工作意义、增加工作枯燥感的同时,也会让劳动者高度特化。
最终,劳动者将会在某个岗位需求的技能上有所专长,但由于长期的工作,其他方面却发生了明显的退化,并由此引发生活中的各种不便,和转行的困难。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技术人员偏向木讷呆板、性格内向、不愿交流,而且长期高强度工作使其精力很差,人际关系单一;
行政人员则偏向思考揣测,城府较深,缺少一些基本科学常识的判断,容易被收智商税。
本质上,这些都是工作岗位专一后造成的其他能力的退化结果。而不同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基本上是无法顺利换行的,只能从头再来或者没有机会走这条路。
于是,劳动者因为只掌握某一项工作特长,而不是对某个完整的流程有了解,劳动者将离不开资本家而单独生存。资本家便可以以此要挟劳动者,进一步加大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重复了前面讲过的高强度工作带来的问题的同时,还会让劳动者35岁以后因为个人技能过于专一,从而丧失独立生存能力,让35成为了危机的代名词。
其次,机器和软件的出现,提高了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弱化了人的重要性。
现在的仪器设备、设计和编程软件,可以说是非常傻瓜式的,只要一键操作,或者按照要求书写代码,基本的操作即可完成。而劳动者在熟悉完这些基本操作后,后续的工作提升主要在熟练度积累上,而非工作能力的拓展上。
由于机器软件的出现,劳动者的工作难度被大大降低了。在半导体制造业中,本来需要了解的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一众高大上知识,因为仪器设备的出现,现在没学过这些物理知识的人也能较为轻松的胜任;
曾经需要积累大量画图技巧甚至结构力学等知识的设计类工作,现在得益于CAD的出现,学习难度也大大降低。
工作难度的降低,意味着可替代性的升高。当一个35岁的劳动者可以轻易被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替代时,这个35岁的劳动者是没什么议价能力的。因为自己的工作,那个年轻人确实基本都能干。
而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会对自己拥有的专一职业技能盲目自信,认为自己拥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现实往往会教做人,让你真的到中年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或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却又不敢离职的岗位上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丢了手里的工作,彻底被职场抛弃。
最后,机器和软件,本身就会导致高强度工作和35危机的发生。
我们知道,人需要休息,但是机器需要二十四小时运行,软件也可以二十四小时开启。那么自然,机器的出现,会强制性地让资本家为了降低或规避掉机器设备软件无人使用造成的时间和成本损失,让劳动者沦为机器的搬运工和软件的操作员,沦为机器和软件的附庸,并被迫为机器和软件尽可能长时间的工作,从而又再度重复了前面叙述过的流程。
不过,谈论资本不能脱离环境泛泛而谈,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环境本身。
二、政府角度
中国现如今的大型企业,基本都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孕育的,那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
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引入市场经济的目的,在于重新释放发展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所以,中国当时进入了一段与外企共建合资的蜜月期,目的在于学习国外优秀公司的技术,以技术和研发驱动企业发展,稳扎稳打,最后走向成功。
换句话说,中国希望这片土地上,未来成长起像英特尔、微软这样的有技术或者产品壁垒的企业。实际上,这是条非常正确的路,虽然这条路可能走得很慢,充满荆棘,但是收益却最高。
但是,在提倡走这条路线时,政府没有规定和落实秩序,为上面的理想路线保驾护航。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条路就走偏了。
在实际情况下,一些公司发现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不够优秀,被先行者逐渐拉开差距,它们想要挽救这种局面,让自己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批胜利者。
于是,这些后面的公司,发现了一条投机取巧的道路,这条道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以市场营销的方式和宣传手段,夸大自身产品效果,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并获得占有市场带来的超额回报。
第二步,将市场占有带来的超额回报,反哺产品,并以超额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加快产品迭代的进程,追赶曾经的领先者。
第三步,在一二步的基础上,凭借市场和产品的优势,击败曾经的领先者,把它们的市场份额吃掉,而后收购兼并,自己发展壮大,并最终形成行业内垄断。
实际上,这是条非常有效率的路径,往往只需要几年就能实现一个大厂的原始积累和垄断过程。现如今的拼多多和字节跳动,就是通过短短几年时间实现这样的成长的。
而上面提到的这种路径,正是我国大厂的普遍成长方式,而这些90年代开始使用这套发展策略的企业,它们现在都有着耳熟能详的名字:华为,中兴,腾讯,阿里,百度......
但是,这套做法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隐患:
在这种成长轨迹中,企业的重心点在挖掘市场需求和市场营销上。这意味着企业自身在技术上,多半会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以最快实现市场需求的变现,从而让企业在产品迭代的路上越走越远,却缺少技术上的积累和技术壁垒的构建。
所以,这种模式下成长的企业,其业务的准入门槛很低,只要有突发性事件出现,市场份额马上就会被其他企业轻松蚕食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之前的滴滴事件,滴滴由于数据安全问题接受审查,而在短短一两个月期间,网约车市场就呈现出了群魔乱舞的局面,可见网约车平台搭建的门槛之低。
于是,国内的企业,为了维持已有的优势,只能互相比谁更肝了。
在缺少技术壁垒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已有的优势,或者后来者想实现赶超,企业只能采取不断且快速的产品迭代和营销投入,确保产品和品牌能够一直跑下去。否则,只要自己跑得慢了一些,就很容易被后来者追上,然后被落下很远。
试问,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员工?
当然是那些能肝的员工了!
在这种企业发展模式下,国内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年轻有活力,能适应大量且日常性加班的年轻人。因为企业需要持续性的保持高速迭代,才能维持自己的优势或者实现发展壮大。
而这些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体本身带来的精力下降,以及未来家庭和生活事务的时间需求增加,这些人是没办法再继续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方式的。
但是企业停不下来,它们仍然需要这种方式来继续自己的优势维持。
于是,企业只好规律性的淘汰难以胜任高强度工作的员工,并招募新一批的年轻人,维持发展所需的高强度产品迭代。
而这些被淘汰的老员工,算了下自己的年纪,大概就是在35岁左右吧。
另外,随着中国就业压力的增加,企业现在有一个需要完成的指标------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如果大家看看现如今公务员的录用条件(应届生,35以下),大家就知道这一点有多重要了。
为什么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呢?
因为应届毕业生在职场中是小白,没有政策保护,应届毕业生是很难找工作的。而应届生往往没有老油条圆滑,仍然有着工作的激情,因此往届生如果进入社会,自然会想办法自力更生,但是应届生可能会由此产生一些宏大叙事。
那么自然,在就业紧张的前提下,保障应届生就业就是更重要的事情。
而相对的,往届生,也就是老员工的就业率,就处于了次要地位。
但是,一个企业能容纳的员工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应届毕业生都装得下。
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采取两种做法:
1、照常根据自己的需求量进行招聘,因而招聘量较小。
这类企业大多是一些薪资一般,福利高,较为稳定的央企国企,然后因为招聘量小,被年轻人给骂惨了。
2、定期牺牲老员工的位置,把这些位置腾出来给新进的年轻人用,实现每年的大量招聘需求。
这类企业以民企为代表,并因为高薪资受到学生群体的广泛欢迎。
然后,很多去了2的年轻人,到了一定年纪,自然也会成为老员工,成为被企业牺牲的位置,并由一个新的年轻人来代替你,满足就业率的保障需求,这个年纪一般在35岁左右。
这个时候,这些人终于认识到1的企业是多么得好,然而当他们认识到现实的时候,1已经不收他们了......
三、从业者角度
这个角度其实就是一直在强调的词语------内卷!
就业率紧张,从另一个角度讲,则是人才过剩。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实现优中选优,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于是,国内的企业可以层层加码,选择企业认为最优秀的那个员工,办理入职手续。
这一般会带来一个现如今普遍的社会现象:向下兼容
简单来说就是,博士中的内卷之王,度过博后和非升即走的阶段,才能干博士硕士的活;硕士博士毕业后,只能干本科生的活;本科生毕业后只能干专科生的活;专科生干着中学文化的活;而只有中学文化的人,干着牲口的活;反而由于科技的发展,真正的牲口可以不干活了......
向下兼容,不但会造成教育过度和教育浪费,而且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工作错位的发生。
而内卷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从业者的过度竞争。
一个工作岗位,二三线城市,月薪一万,早九晚五,要求本科及以上。
最开始,一个普通本科生投了简历,面试也符合要求,公司待定。
过了一会儿,一个211本科投了简历,面试时,这个211本科生表示愿意接受加班,公司把第一个人踢掉了,让这个人待定。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985本科生投了简历,面试时,这个985本科生表示可以不给加班费,公司把上一个人踢掉了,让这个人待定。
又过了一会,一位C9硕士投了简历,面试时,这位C9硕士表示可以996且无偿加班,公司最终留下了他。
然而,正当公司准备发offer时,又一位C9硕士投了简历并参加了面试,这位C9硕士表示自己可以996无偿加班的同时,只要8k的薪资。
最终,公司留下了这个只要8k薪资、并且可以996无偿加班的人......
这是个假想的例子,不过可以简要说明内卷的危害。
劳动者在面对相同门槛的岗位时,由于内卷的存在,需要以比这个门槛高得多的硬性条件,以及比这个岗位实际上低得多的待遇,才能在内卷中战胜其他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的门票。
企业不但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甚至还可以毫无损失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量。
而内卷,同样会体现到中年人的就业危机上。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有人比你更优秀。
而内卷的持续,必然会导致后来者的整体素质高于前辈。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护城河之类的壁垒,后来者必然会有替代前辈的那一天。
而这些后来者成为前辈的时候,他们的后来者也会替代他们。
而企业是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的,因为这可以最大化企业的竞争力。
于是,在劳动者还能贡献劳动力的时候,这些老员工就要被迫给更优秀的后来者让路了。
而这个让路的时候,一般就是在35岁左右。
另一方面,即使两个人已经同处于一个公司当中共事,由于现如今生活成本、住房、教育、医疗压力的增大,劳动者之间必然会为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竞争关系。
如果是新员工,这种竞争的胜败,最多就是晋升与不晋升,加薪与不加薪的区别。
但是如果是老员工,特别是已经有一定资历的老员工,这种竞争的胜败,往往就是留下和走人的区别了。因为老员工往往已经拥有一定的人际网络,这会对胜者造成隐患。
最终,老员工的竞争,最终一般都会出现一山不容二虎的情况。尤其是这个老员工有了一些小身份,比如带一个几人构成的小组,或者德高望重有很多支持者等等。
最终,卷铺盖走人的败者,被迫离开公司。
综上所述,无论是工作强度难以承受,还是就业对老员工的不友好,亦或者是家庭和生活的要求,还可能是知识迭代后自身技能过时,总之,社会上招聘35岁以下的基层职工,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有些人,可能会用一些幸运的个例,尽可能地反驳这种说法。
对于这种人,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证实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从工位上起立,看一下整个走廊里的数百个工位上,有多少35岁以上的员工,特别是有多少中年的基层员工?
我认真查看过我投资的一个公司的情况,整个技术部门,除了40岁的中层经理,35岁的基层主管外,只有一个人是高于34岁的基层员工,而他也在为下一份合同如何续签,如何转去后勤等养老部门而发愁。
实际上,我朋友公司的情况要更严重一些,很多32岁左右的老员工,就由于各种身体健康问题或者家庭因素,被迫自己离职走了。
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没能再找到工作,即使它们的技术能力并不差。
如果各位有心,也可以大概去做个了解。
那么,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可以做些什么呢?
1、尽可能在一个自己认为理想的企业,爬到足够高的位置。
只有脱离基层身份,才能增加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在这个企业能够待更长的时间。
无论是通过人际关系的扩大和运作,还是通过工作能力赢得领导赏识,哪怕被画大饼,只要有向上层冲击的机会,就值得一试。如果你打算在职场度过一辈子,这是最好的方式。
不过个人认为,在大内卷和画大饼普遍的情况下,这条路属于下策,很可能会出现费力还被摘桃子的情况。
另外,如果有人说让你养成不可替代的本领,请不要相信任何类似的说辞。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劳动者的不可替代性,防止因劳动者的变动导致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损失。
2、重视人际关系网络的建设
这个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却是在社会上立足乃至发展良好的制胜之宝。进可以让你受到他人助力,退也可以让你更容易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式。
但这需要中产人士改变传统的竞争观念,尝试以团结互助的心态,与其他劳动者共处。这样,劳动者间才能凝结为团结的集体,从而增加集体中每个人抵抗风险的能力。
3、尝试探索工作外维持生存的渠道
如果真的不幸在中年后找不到工作了,那么这条路将是从容迈入人生下半场的主要依靠。
甚至,这条路径可以让你提前退出职场,远离内卷的环境,体会到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