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冒泡排序的核心思路和代码实现

一、前言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冒泡排序的核心算法思路以及代码实现。


二、内容

2.1 思路

冒泡排序的思路就是,不断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使较大的元素逐渐"浮"到数组的一端。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演示动图如下: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2. 如果发现顺序不对(例如,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
  3. 继续重复步骤 1 和 2,直到没有任何交换发生,此时数组已经排好序。

2.2 步骤

具体而言,冒泡排序的步骤如下:

  1.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将其视为当前未排序区间的唯一元素。
  2. 比较当前元素和下一个元素。
  3.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交换它们的位置。
  4. 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继续比较和交换,直到达到未排序区间的末尾。
  5. 此时,最大的元素已经"浮"到了未排序区间的末尾。
  6. 重复上述步骤,但忽略最后一个已排序元素,因为它已经在正确的位置上。
  7. 继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没有任何交换发生,整个数组变得有序。

2.3 代码

下面是冒泡排序的Java代码实现:

外层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数(从后往前逐渐缩小范围),内层循环在每一轮中比较相邻元素并执行交换操作。这个排序算法在每一轮中将最大的元素"冒泡"到未排序区间的末尾,逐渐完成排序。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if (arr == null || n < 2) {
        return; // 如果数组为空或只有一个元素,不需要排序,直接返回
    }
    for (int i = n - 1; i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需要比较的轮数
        for (int j = 0; j < i; j++) {	// 内层循环,比较相邻元素
            if (arr[j] > arr[j + 1]) {	// 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交换它们的位置
                swap(arr, j, j + 1);	
            }
        }
    }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 辅助方法,用于交换数组中指定下标的两个元素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数组的长度。由于它需要比较和交换相邻元素,因此在大规模数据集上不是最有效的排序算法。然而,对于小型数据集来说,冒泡排序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三、总结

总的来说,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但并不高效)的排序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比较和交换相邻元素,使较大(或较小)的元素逐渐"浮"到数组的一端,直到整个数组有序。尽管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较高,但它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用,比如对于小型数据集。

相关推荐
FreeBuf_5 小时前
黄金旋律IAB组织利用暴露的ASP.NET机器密钥实施未授权访问
网络·后端·asp.net
张小洛6 小时前
Spring AOP 是如何生效的(入口源码级解析)?
java·后端·spring
why技术7 小时前
也是出息了,业务代码里面也用上算法了。
java·后端·算法
白仑色9 小时前
完整 Spring Boot + Vue 登录系统
vue.js·spring boot·后端
ZhangApple11 小时前
微信自动化工具:让自己的微信变成智能机器人!
前端·后端
Codebee11 小时前
OneCode 3.0: 注解驱动的Spring生态增强方案
后端·设计模式·架构
bobz96511 小时前
kubevirt virtinformers
后端
LuckyLay11 小时前
Django专家成长路线知识点——AI教你学Django
后端·python·django
Java微观世界11 小时前
征服Java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this/super高阶指南
后端
Java技术小馆11 小时前
RPC vs RESTful架构选择背后的技术博弈
后端·面试·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