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传统方案解决手机操作问题](#1 传统方案解决手机操作问题)
[2 桥接模式](#2 桥接模式)
[2.1 基本介绍](#2.1 基本介绍)
[2.2 原理图](#2.2 原理图)
[3 桥接模式解决手机操作问题](#3 桥接模式解决手机操作问题)
[4 桥接模式注意事项和细节](#4 桥接模式注意事项和细节)
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对不同手机类型的不同品牌实现操作编程(比如:开机,关机,上网,打电话等),如图:
1 传统方案解决手机操作问题
- 扩展性问题(类爆炸),如果我们再增加手机的样式(旋转式),就需要增加各个品牌手机的类,同样如果我们增加一个手机品牌,也要在各个手机样式类下增加。
- 违反了单一职责原则,当我们增加手机样式时,要同时增加所有品牌的手机,这样增加了代码维护成本。
- 解决方案-使用桥接模式 。
2 桥接模式
2.1 基本介绍
- 桥接模式(Bridge模式)是指: 将实现 与抽象放在两个不同的类层次中,使两个层次可以独立改变。
- 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 Bridge模式基于类的最小设计原则,通过使用封装、聚合及继承等行为让不同的类承担不同的职责。它的主要特点是把抽象(Abstraction)与行为实现(lmplementation)分离开来,从而可以保持各部分的独立性以及应对他们的功能扩展
2.2 原理图
原理类图说明:
- Client类: 桥接模式的调用者。
- 抽象类(Abstraction):维护了 lmplementor,即它的实现类ConcretelmplementorA... 二者是聚合关系,Abstraction 充当桥接类
- RefinedAbstraction:是 Abstraction 抽象类的子类
- Implementor:行为实现类的接口
- ConcretelmplementorA/B:行为的具体实现类从UML图: 这里的抽象类和接口是聚合的关系,其实调用和被调用关系。
3 桥接模式解决手机操作问题
类图:
代码仓库地址:桥接模式代码地址
4 桥接模式注意事项和细节
- 实现了抽象和实现部分的分离,从而极大的提供了系统的灵活性,让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独立开来,这有助于系统进行分层设计,从而产生更好的结构化系统。
- 对于系统的高层部分,只需要知道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的接口就可以了,其它的部分由具体业务来完成。
- 桥接模式替代多层继承方案,可以减少子类的个数,降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成本
- 桥接模式的引入增加了系统的理解和设计难度,由于聚合关联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进行设计和编程。
- 桥接模式要求正确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因此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需要有这样的应用场景。
- 对于那些不希望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次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急剧增加的系统,桥接模式尤为适用。